藝術中國

中國網

世界博物館日,微信與荷蘭梵谷博物館展開深入合作

世界博物館日,微信與荷蘭梵谷博物館展開深入合作

時間: 2021-05-18 11:06:42 | 來源: 藝術中國

文森特·梵谷,《戴灰色氈帽的自畫像》,1887 (梵谷博物館,阿姆斯特丹,梵谷基金會)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微信與荷蘭梵谷博物館宣佈展開深入合作,期待通過其新上線的小程式與視頻號傳播梵谷文化。

5月10日北京時間晚上,梵谷博物館進行了在微信視頻號上的直播首秀,標誌了該博物館即接入微信支付、上線微信小程式後在微信生態上的全面打通。這也是首家海外博物館在微信視頻號上的直播,打造了疫情下觸達廣大中國觀眾、線上創意逛展的新方式。梵谷博物館的董事顧問、梵谷弟弟的嫡曾孫威廉姆·梵谷從阿姆斯特丹展館現場解密梵谷畫作與生平故事。數萬名中國觀眾得以線上欣賞梵谷在不同時期的重要作品,包括他最為世人所熟知的作品《向日葵》、《在阿爾勒的房間》和《樹根》等,並通過點讚、提問和抽獎等方式與導覽員進行互動。

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建成于1973年,是全球收藏梵谷作品數量最多的國際頂級文化機構,收藏了梵谷的210幅油畫、704幅素描和水彩畫等。

疫情下積極創新的梵谷博物館在近日正式上線了其官方小程式。博物館精選了其館藏的梵谷最著名的25件作品,將其數字化,“搬”到微信官方小程式中。通過認識梵谷、AI梵谷肖像畫、博物館歷史、名作賞析、梵谷商店和樓層指引等6個板塊展示梵谷的作品及背後的故事。這使得那些受限于地域、經濟等條件無法親臨海外博物館感受梵谷作品的許多中國藝術愛好者只需在手機上點開小程式,就可以通過圖片展示和語音、文字導覽,近距離欣賞梵谷作品,仿佛置身於博物館裏。

文森特·梵谷,《在阿爾勒的臥室》,1888, (梵谷博物館,阿姆斯特丹,梵谷基金會)

此外,小程式獨有的“AI梵谷肖像畫”功能,通過梵谷博物館專家們研究總結出來的AI演算法將用戶上傳的個人照片創作成梵谷風格的肖像畫,讓中國觀眾切身感受到這位後印象派大師的繪畫筆觸與顏色處理。

微信致力於推動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和公共藝術教育的傳播普及,利用其強大的社交生態及觸達能力,賦能博物館及文化藝術機構。本次深化合作是微信與國際頂級博物館結合、以數字化新形式傳播藝術文化的一次重要嘗試。合作取得的成績也驗證了“微信生態+文化機構內容”強強聯合的模式是未來數字化時代的新趨勢。目前,微信支付已合規接入64個國家與地區,支援25種貨幣結算。

世界博物館日,微信與荷蘭梵谷博物館展開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