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首次完整公佈百件秘藏畫卷,《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限量首發!

首次完整公佈百件秘藏畫卷,《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限量首發!

時間: 2021-05-12 14:47:36 | 來源: 藝術中國

大河南北兩岸輿地(圖)

運河圖

太華山全圖

西湖全圖(請橫屏欣賞)

上面這些精彩的輿圖作品,

以及更多獨一無二的孤本、珍本輿圖,

都收錄在了上海書畫出版社即將出版的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中。

這是一套

將顛覆全世界對中國古代地圖的

理解與定義的書。

書中包含學界最新研究成果。

輿圖領域頂尖專家學者,

以獨特視角觀看流動的、可視的中華文明史。

全書採用高品質印刷工藝、人性化裝幀設計,

更是一套藝術品級別的珍藏圖書。

購買請掃描上方二維碼

名詞解釋

輿圖

即地圖。輿的本意是車的底座,可用來承載物體。因為地圖上載有山川、河流、城鎮、四方地物,所以古人就把地圖稱為輿圖。這些輿圖,是與國家圖書館四大鎮館之寶——文津閣《四庫全書》、敦煌遺書、《趙城金藏》和《永樂大典》一樣的文化寶藏,且除了具備古籍的各類特性,輿圖因其特殊的形式還兼具了藝術性。如今,在各大知名高等院校和國家圖書館等機構,都設有輿圖相關專業或部門,專門研究這一珍稀典籍。

千里江山,萬里圖卷,歷時五年編纂而成的十卷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于2021年5月全球首發,這是首次大規模以山川名勝輿圖為主題的整合性彙編圖錄,這也是第一次,從歷史、文化和藝術性的角度甄選、集結出版如此大規模的山川名勝輿圖。

這74種100幅冊特藏珍稀輿圖,將從各個角度,以不同的表現形式,為你高清呈現真正的中華千里江山圖景與中華千年文明史。

這是堪稱具有填補空白意義的重大出版項目,不論是在各大售書平臺、渠道的圖書中,還是在各類舊書網的圖書中,《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全十卷)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主編解讀

山川名勝輿圖産生於人們長期的生産、生活實踐,在地理表現和空間資訊之外,擁有獨特的文化涵義,它們中折射出大量歷史、地理、藝術、文學、政治、思想資訊,且具有文字數據無法取代的學術價值,通過研究這些內涵豐富的地圖,可以探究我國自然和歷史的滄桑變遷。

——李孝聰

專業的歷史研究者

如果你是各大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以及學生,輿圖所擁有的獨特資訊將為中國地圖史、歷史學、考古學、地理學、歷史地理學以及美術史等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極其珍貴的第一手圖文並茂的資料。

藝術家

如果你是藝術家,尤其是山水畫家、版畫家,博物館中、畫冊上,已有太多耳熟能詳的畫作,但這批新出現的輿圖,尤其是以山水畫形式繪製的輿圖作品,對創作都具有不同於以往的參考意義。

家藏萬卷的書香門第

如果你的藏書架中已有《四庫全書》《石渠寶笈》等傳統意義上的大部頭藏書,恰好你正在尋覓充實書架的藏品,這將是一套藝術品級別的大部頭收藏品。不論是其學術性,還是它的藝術性,都足以稱得上是重量級的藏書。

如果你是這其中的一員,且聽小編為你細細道來這套書的不一般之處吧!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

(全十卷)

饒 權 李孝聰 主 編

張志清 鐘 翀 副主編

定價15000.00元

上海書畫出版社

ISBN:9787547925751

特別典藏版

全球限量發行50套

定制特別函套+總價值1740元倣真複製畫三件+收藏證書

經典版全球限量發行 350套

經典版限時10998元一套!

僅限預售期5月3日-5月31日

6月1日預售期結束恢復8折12000元

八大特點

1.版本珍貴

首次大規模出版!孤本首次露面

中國國家圖書館是全球範圍內中國古地圖收藏的代表單位之一。迄今為止,館藏1949年以前編制的中文地圖近8000種,無論是數量還是品質,不管是從縱向的時間脈絡,還是橫向的專題收藏來看,均在海內外均首屈一指。

為使這批資料公諸學界,精選了最珍貴、有代表性的74種100幅冊上起金代,下迄民國的輿圖匯整合帙。

輿圖的不可再生性,稀少性,不易保存等特點,使得它們中的大部分從未有機會與大家見面,這次大規模整合出版可謂史無前例!甚至可以説,這是目前唯一能夠一次性看全這些作品的機會。

全書按主題分類編纂,分為川圖卷、山圖卷和名勝卷。其中川圖卷包括長江、黃河、運河、湖泊及其他川圖,共計25種31幅冊;山圖卷以五嶽、佛教名山、道教名山及其他山嶽為主,共計27種29幅冊;名勝卷收錄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以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名勝古跡,共計22種40幅冊。

74件輿圖珍品的圖例

這些曾深藏于皇家寶庫,後進入國家圖書館的作品,皆為保存完好,但不輕易現世的珍品。

特別要説明的是,我們在書中選擇了大量彩繪輿圖,但事實上,彩繪輿圖的存世量在輿圖中更是少之又少。其中就有《長江名勝圖》《大河南北兩岸輿地(圖)》《陜西輿圖》《直隸長城分防險要關峪各口山水形勢地輿城圖》等世間僅有的孤本。

★ 孤本一

長江名勝圖

超長畫幅,僅圖像部分就長達1121 釐米,不僅詳細描繪沿江景觀,而且細緻表現長江水道狀況,有助於今人研究長江水域的景觀演變與航道的歷史變遷。

★ 孤本二

陜西輿圖

此主題,此繪製手法,全球僅此一件。

★ 孤本三

大河南北兩岸輿地(圖) 局部細節

裝幀形式特殊,繪製時應是一張完整紙張。

繪製手法特別,中間用寬寬的黃色表示黃河水面,且採用對景畫法,對折後正反兩面就分別為南岸和北岸,且黃河都位於下方。

2.內容豐富

主編解讀

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不管是從縱向的時間脈絡,還是橫向的專題收藏來看,都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系統性,為同行業之翹楚,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中國古代山川名勝輿圖的發展脈絡,可以説是一個內容豐富、種類繁多的文獻寶庫,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文獻挖掘和專題研究。從內容上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涵蓋了大量重要的名山大川;從載體形態來看,包含長卷、豎軸及冊頁等多種形式;從文本形態來看,包含了繪本、刻本、拓本等等;從作者身份上看,包括了宮廷畫師、文人藝匠和民間畫工等;從地圖繪製方法上,既有工筆界畫,也有渲染寫意畫,分景圖與全景畫皆備。這些輿圖因其形制特異,保存和傳承比書籍更為不易,因此傳世的古代地圖十分難得。

——李孝聰

01

同一主題,天壤之別的呈現

每一主題類目下的輿圖,因側重點各不相同,也因此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十卷本在挑選圖目時,希望不僅能以這些輿圖作品呈現我國傳統文化,還能借這些特殊的“藝術作品”傳遞各個時期、各地區的不同藝術風格,故而,收錄了不少山水畫、小景等類型的輿圖。

比如,我們收錄以西湖為主題的輿圖:

由乾隆皇帝賞識重用的錢維城、裘曰修編繪的《西湖三十二景》,採用經折裝,分別繪製了西湖各個景點細節,並附上景點相關的文字考證。

採用了道光年間傳入我國的石印技術製作的山水導覽圖——《西子湖圖》。圖中對西湖全景的描繪可謂細緻入微,還具體地繪製了入山的各條道路,並將山中各個景點串聯起來,表現出名勝導覽地圖的特徵。

除了石刻版,還有彩繪版的名勝導覽地圖,這張《西子湖圖》便是其中之一。彩繪輿圖在本就稀少的保存完好的輿圖中,更是少之又少的珍稀品種!這件作品的裝裱形式也非常特殊,採用了一幅分切四軸的裝幀方式。

《西湖全景圖》是十分罕見地以皮質為載體的畫作,畫面上隱約可見羊皮之間的接縫處。整件作品以金粉打底,更像是一幅青綠山水畫。

《西湖全圖》是一件少見的以紗為材質的畫作。採用由東向西的視角,好似畫者站在西湖東堤府城,眺望西湖全景。

同樣更接近於山水畫的還有這件《西湖勝景圖》。清光緒三十年(一九〇四)一群執迷于篆刻的浙派篆刻家,在西湖孤山南麓西泠橋畔,建立西泠印社。《西湖勝景圖》就是西泠印社的早期成員吳小樓女士的一時感懷之作。

02

輿圖的功能,只有你想不到

這些輿圖與我們今天的地圖在功能性上並不完全相同,它們不僅是地圖,有的甚至還兼顧了考證、紀實等重任。

★ 歷史考證

唐李白舉杯問月處

霸王自刎處,有墓祠,內有大井,人不可觀,觀者即病。

晉陶淵明在此做縣令

《長江大觀全圖》,考證了如項羽自刎處、李白舉杯問月處、陶淵明做縣令處等歷史古跡。

★ 軍用輿圖

《長江圖》是記錄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曾國藩的軍隊佈局的輿圖!

《長江圖》,實為同治年間曾國藩的長江水師自江西九江至江蘇江浦的佈局詳解。圖中不僅記錄了自然景致,更重點記錄了各江段的水程數據、重要的江防設施,以及水師的汛地分佈、駐防地點與管轄範圍。對軍事地圖感興趣的你,怎能錯過這不可多得的研究曾國藩佈局軍隊思路和我國古代軍用地圖的機會?

★ 地理變遷實錄

《山東黃河全圖》記錄了清代的一次黃河改道。

清朝咸豐五年(1855)以前,黃河過河南,經山東曹縣、單縣,沿江蘇北部運作,最後從江蘇響水縣雲梯關入海。咸豐五年(1855),黃河在河南蘭考銅瓦廂決口後,黃河改道。然而清政府忙著鎮壓起義,無暇顧及水患。直到光緒元年(1875),清政府才統一築堤,形成了今天的黃河下游河道。這幅輿圖繪製的,就是這次改道。

★ 歷史事件記錄

《薊門湯泉全圖》記錄了由名將戚繼光重新修建的薊門湯泉景象和修建過程。

隆慶元年(1567),明朝廷急調戚繼光鎮守薊州、昌平、保定三鎮。他看到昔日刻石如林的湯泉勝地廢圮殆盡,為保戍邊將士的健康,便動員兵役,集資修葺了湯泉勝地,並親自撰寫了與《薊門湯泉全圖》一同刻在碑上的《薊門湯泉記》。

★ 長城的功用與變遷見證

《直隸長城分防險要關峪各口山水形勢地輿城圖》記錄了清長城的狀況和功用。

圖中繪製的直隸長城西起沙坡峪,東至山海關,其中的大小要塞,幾乎全為明朝所修建,清代對長城基本沒有新的佈局。且相較于明朝,清朝在長城的經營上又出現了新的變化。清代長城設置了許多關卡,出邊貿易的百姓需在此核實身份、領取票照,這裡還肩負了徵收貿易稅的責任。

  日記

《江山勝跡圖》繪製者沈起鯨,為清朝時浙江海鹽人,他遍遊大江南北,並用四十五幅山水畫配以題跋記錄了自己所見所感,堪稱“驢友”的旅行日記。

★ 帝王行程圖

為皇帝出行繪製的行程計劃圖

道教聖地武當山自唐代以後得到歷代皇帝的重視,其地位至明代達到頂峰。熱衷出巡的乾隆皇帝對武當山始終唸唸不忘,晚年曾打算前往武當山巡遊。乾隆六十年(1795),官方專門組織人員為乾隆皇帝登臨武當山勘測、調查、繪製了一幅出巡路線圖,這就是《自谷城均州至武當擬建行宮道裏圖》。

★ 全景“航拍圖”

《避暑山莊全圖》忠實反映了避暑山莊全盛時期雄壯秀麗的景色,讓我們可以看到不少早已湮滅的避暑山莊建築的歷史面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同時也是一份極其珍貴的檔案數據和繪畫藝術品。

主編解讀

中國傳統的江山社稷歷來是以標誌性的山河湖海等自然風貌來體現的,這些極具形象的景致最便於用輿圖來展現,因此歷代傳世的輿圖中都不能缺少描繪名山大川、名勝古跡風貌的內容。“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中,山川名勝不僅是供人遊覽的風光勝境,更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意蘊,而被納入強大的人文地理傳統。五嶽、四瀆等標誌性山川河流,作為華夏大地空間格局中的代表性地標,成為凝結華夏民族的重要象徵。山川名勝的文化意義不斷延伸,催生出品類豐富的山川名勝輿圖,形成了歷史悠久、特色鮮明、源遠流長的山川名勝測繪傳統。“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山川名勝輿圖于咫尺之內囊括萬里河山,讀者亦可在方寸之間飽覽臥遊之趣,富含人文氣息。

——李孝聰

3.裝幀面貌豐富

書中收入了採用卷軸裝、經折裝、冊頁裝、書籍裝等裝幀形式的輿圖,採用了如羊皮、紗等少見材質的輿圖,它們對研究藝術、輿圖的學者和愛好者,都是一次整合式的梳理。

當然,輿圖並非只存在於我國古代,同時期的西方,也存在著各種形式的地圖。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在輿圖領域,我們也看到了來自西方的影響,比如這件《江浙太湖全圖》,就是一件中西合璧的輿圖稿,圖中採用西式的方位針表示方向,並標注圖例。圖上雖然沒有比例尺,但有計裏畫方的方格,並標注“每方十里”。是一幅清代少見的,由傳統製圖與西方測繪製圖方法相結合的産物。

4.繪製形式多樣

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十卷本中,我們囊括了盡可能多的輿圖樣式。比如採用線描稿、彩繪、水墨、描金等等繪製手法。

以山水畫彩繪形式繪製的《閭山觀音閣圖》《五園三山及外三營圖》《武當山全圖》《西子湖圖》。同為山水畫彩繪,每一件輿圖的風格也各不相同。

主編解讀

表現山川名勝的輿圖,是中國古代輿圖中非常獨特的一類,中國古地圖,可以説是中國山水畫的一個重要分支。中國傳統山川名勝輿圖的藝術性傳承了中國獨有的山水畫藝術,擅長使用青綠、水墨、點彩、白描等多種繪圖技法,古代繪畫的用色、構圖、用筆等等方面都在輿圖中有充分的表現。從人文意蘊看,山水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佔有獨特的地位,中國古代能夠留存這麼多表現山川名勝的輿圖並非偶然現象,而是有其深層次的文化原因。縱覽這些輿圖,在表現山川地理之餘,也傳達出人們寄託于山水的精神和品格,許多圖繪結合詩作、題識、鈐印,書法與繪畫融為一體,頗具文人意趣。

——李孝聰

5.市場價值高

與大量存世的書畫作品相比,輿圖的存世量只能用“稀少”來形容,其收藏者更是來自小眾圈子,但在拍賣場上的價格卻常常不輸書畫。

2004 年北京翰海春拍,乾隆年間《大清台灣府地輿全圖》,以143 萬元成交。2006 年中國嘉德春拍,乾隆年間《金沙江全圖》,以308 萬元成交。當然,最廣為人知的還是曾出現在2018 年春晚中的明代《絲路山水地圖》,以1.33 億元人民幣成交。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收錄的74件輿圖,因其為國家圖書館珍藏,不會流入市場,無法以市場價估計。然而,我們也整理了與書中收錄作品相類似的市場上同類作品的價格,以供參考。

故而,《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也是一套珍貴的、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相比《四庫全書》等廣為人知的大部頭珍藏版古籍,這套書在內容上更新奇也更小眾,作為一套最新研究成果,在兼具藝術性的同時,其學術價值也不可估量。

不僅書中的作品在不斷溢價,這套書本身也有極高的溢價空間,在比較了孔夫子舊書網上的同類絕版書後,我們發現,以同樣是十卷本的《永樂大典》為例,這類書的溢價達到了12倍之多!

6.強大的學術團隊帶領

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著名歷史地理專家、北京大學教授、上海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李孝聰共同領銜主編。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不是簡單對各件輿圖進行影印,而是首次大規模以山川名勝輿圖為研究視角進行整理研究,是該領域的最新一線學術研究成果,也是該領域迄今為止最大資料庫集結性的重大出版項目。

項目的啟動來之不易,作為國家圖書館古籍館中極為珍貴的藏品,輿圖的圖像資源獲取本就不易。經過與國家圖書館多次商洽,項目得到了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和副館長張志清的大力支援,正是在他們的支援下,這個珍貴的研究出版項目才有機會得以實施開展,獲取了這些珍稀輿圖的圖片資料與研究資料。這對推動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輿圖研究來説,功莫大焉!

項目啟動後,力邀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生導師、上海師範大學特聘教授、輿圖研究領域權威專家李孝聰擔任主編,由李孝聰教授與我社領導班子集體在國家圖書館收藏的1949年以前編制的近8000種中文地圖中,最終選定了現在書中的這74種最具版本、藝術、史料價值的珍貴代表性輿圖。每一件單獨取出都可説是意義非凡。

輿圖選目確定後,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長鐘翀教授與李孝聰教授、國家圖書館古籍部白紅葉研究員等組織了一支實力線上老中青糰隊,極為全面、認真、專業地進行研究考證,絕不放過一處待考的資訊與研究點。

本書對所有輿圖的各項資訊完整著錄,並對每一幅珍貴輿圖進行分析與研究,撰寫專文,旨在多角度、全方位展現我國自然人文名勝的價值與意義。

學者的加入,保證了《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嚴謹、深度和研究性的一面。

2019年,研究團隊將定稿的圖與文字交給出版社,由出版社進行圖片、文字編輯加工,這個加工過程也耗時兩年,直至2020年10月才全部確定。這期間,教授們仍在不斷推敲書中涉及的釋文斷句和考證資訊。

書中的每一篇作品介紹與釋文,都經過了主編與研究團隊的反覆斟酌,才最終定稿。

7.圖片品質前所未有

為還原這些古輿圖原貌,書中圖片全部採用國際最先進的原作複製掃描技術,所有作品圖片都為600dpi 高清圖片,最大限度展現原圖細節。全書74件作品的圖片文件達到578G容量之多。

其中,單件冊頁、條屏或卷軸的容量,也不容小覷。

在編輯過程中,為了更好得呈現這些輿圖作品原貌,我們經歷了多次選紙、調色、上機測試、排版推敲和清晰度校準等實驗,以尋找最合適這些圖片的呈現方式。

最終選定以170g進口特種紙作為印刷材料。在印製的過程中,編輯們全程跟進印刷,以保證這套書表現出上海書畫出版社一貫的高品質水準。

因為有著國家圖書館引進的最新進口掃描技術,以600dpi高清原大掃描出來的高清圖版,讓高精細、超常規的350dpi的超高規格四色印刷成為可能!

8.人性化編排, 呈現高清細節

裝幀設計:內文書脊設計半開半閉,讓每本圖書可以全部180度平攤,無死角,使讀者自由翻閱,解決了沉重帶來的煩惱。

封面設計:為突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選擇正紅色布面作為材料,同時與以往採用燙印或單色燙印相比,嘗試布面彩色燙印這項新技術,前往廣州,反覆測試,攻破技術難關,以求達到完美的效果。

同時,封面書脊選取黃河為主題的輿圖進行巧妙構思,精心設計,可將它視為一幅流動的黃河,視覺效果極佳。

長卷的處理方式:本書除使用大八開的開本外,還製作了多個拉頁,以便完整、直觀地呈現卷軸形式的輿圖。

豎軸的處理方式:豎軸的作品,旋轉90度後放置,雖然在閱讀時需要你旋轉書本,但這保證了你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到圖上的細節。

高清局部細節的處理方式:一些尺幅特別巨大的作品,我們在全圖之後放置了局部細節圖,以便研究者和欣賞者能夠先欣賞輿圖全貌,然後更加清晰地解讀作品。

為了保證你能看清圖上的每一部分,我們並非精選輿圖的部分細節進行展示,而是按照順序截取了每一個部分,你可以在這些細節中找到你想看清的每一個城池、廟宇、小舟甚至行人。

著錄、考證、釋文的處理:

一、編委會從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山川名勝輿圖中,精選最珍貴、具有代表性的七十四種一〇〇幅冊匯整合帙。全書按主題分類編纂,分為川圖卷、山圖卷和名勝卷。其中川圖卷包括長江、黃河、運河、湖泊及其他川圖五大類別,共計二十五種三十一幅冊;山圖卷以五嶽、佛教名山、道教名山及其他山嶽四大類別,共計二十七種二十九幅冊;名勝卷收錄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以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名勝古跡,共計二十二種四〇幅冊。

二、全書收錄輿圖的時間跨度上起金代,下迄民國,每種類型下均按照繪製年代或地圖表現的年代進行排序。

三、每種主圖均有文字介紹,一般由基本資訊與內容提要兩部分組成。每幅地圖給出中文圖名,凡原圖具有編繪人姓名,一律給出作者名稱;多位作者,以取主要的兩人為限。凡尚難確定者概以“不詳”標示。

四、每幅地圖一律給出繪製年代或地圖表現的年代,凡尚難確定繪製時間者,僅提供一個大致相當的時段,或幫助地圖內容所表現的時代。凡時代有出入者,按照較晚的時代著錄,不取較早的時代,避免將晚近摹繪本誤以為早期作品。

五、凡確知印(繪)制地者,皆予以著錄。

六、按絹本、紙本、石刻、拓本、木板等地圖載體詳細著錄,凡繪本、刻印本、拓印本、石印本、刊印本及地圖之設色,均如實著錄。

七、每幅地圖以內廓縱橫尺寸計量,計量單位均以釐米計。

八、中國古代大部分輿圖並無比例尺,因此除計裏畫方地圖之外,其餘地圖均不註明比例尺。

九、每件輿圖均詳細著錄其原始收藏號、當前圖籍分類。

十、書中簡要介紹著錄地圖的形式、覆蓋範圍、內容、淵源關係、學術價值、錯訛,以及地圖繪製的時代、作者、繪製技術和所反映的重要歷史資訊。

十一、輿圖中除版刻文字題跋不予著錄外,其他文字均予以釋文著錄,其中闕字不識者以“□”

標示,脫字以“〔〕”標示。

十二、本書基本資訊與內容提要部分的文字整理採用通用規範繁體字;釋文題跋部分的文字著錄,為避免失去真實性,依原圖皆保持原字,不做規範統一。

這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的出版,會使更多人關注、了解中國傳統山川名勝輿圖,回顧和領略山川名勝輿圖的魅力,也讓更多人了解其價值與意義。優秀的國寶不應該再藏于秘府,更應該向全社會介紹和展示,讓其中的寶貴遺産在當代“活起來”,從而發揚傳統山川名勝輿圖的文化意義,弘揚其中凝結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為堅定文化自信貢獻力量。

購買請掃描上方二維碼



《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整合》限量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