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四十年後,再看陳丹青《西藏組畫》

四十年後,再看陳丹青《西藏組畫》

時間: 2021-05-12 10:50:00 | 來源: 藝術中國

康巴漢子 板上油畫 79x55.3cm 1980年

5月10日,“四十年再看陳丹青《西藏組畫》”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開幕。展覽匯集陳丹青在80年代創作的七幅油畫《西藏組畫》,以及該系列油畫誕生前的200余幅速寫手稿。

展覽現場

作為陳丹青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西藏組畫》誕生至今已過去四十年,用本次展覽策劃人邰武旗的話來説,“四十年下來,也經歷了一兩代人,很多年輕人可能不一定知道《西藏組畫》了。知道的,想必大多數人也沒有親眼看過,它基本上是作為一個傳説的狀態存在的。”

《西藏組畫》是1980年陳丹青的畢業創作在中央美院展出後外界給予的名稱,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全畫共七幅,于1979年至1980年間在拉薩和北京完成。最初陳丹青創作時並未對幅數進行預設,也沒有想要作成“組畫”,只是為了背離巨型的、單幅的、敘事的、主題性的創作模式,而一幅接著一幅畫出《母與子》、《牧羊人》、《朝聖》……因而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西藏組畫》的出現被公認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典之作。

手寫在墻面上的注腳

據策劃者邰武旗介紹,本次展覽起因是《牧羊人》(組畫之一)不久前被送到自己的工作室做物質狀況檢測。因此機緣,他於是萌生了想湊齊七幅作品,連同陳丹青當時在西藏畫下的大量寫生小稿、速寫、素描與文獻資料,讓大家在四十年後再度重溫它們的想法。本次展覽中,除《牧羊人》外,其他六件作品來自於持有者和機構支援的一比一復刻版。

手寫在墻面上的注腳

展覽墻面上,藝術家為《母與子》手寫的注腳

展覽開幕當天,儘管陳丹青本人沒有到場,但開幕前夕,應策劃者邰武旗之邀,他來到展廳,在多件作品下方的墻面上,寫下了四十年後他對這些作品的注腳以及他想説的話。“過去我們做展覽,在展陳上很注意強調嚴謹的線條和形式感,有一種高冷的感覺,挂畫布展都是橫平豎直,講究雅致。這些東西其實很硬,而這次陳老師在墻面上的批註,這種手寫的痕跡,馬上讓整個展廳的氛圍改變了,變得很親切,和觀眾的距離也一下子變得很親近。“邰武旗對此説道。

除了與西藏組畫相關的作品外,在本次展覽的第二個展廳,策展人還特意陳列了一張陳丹青於15歲時臨摹的小油畫《義大利女孩》。他為這件作品寫下的注腳是:“這張居然沒丟失。這次畫展,這張最好!”

朝聖 板上油畫 53.5x79cm 1980年

陳丹青 朝聖 素描草稿

陳丹青 藏女洗頭草圖

《義大利女孩》與《母與子》

陳丹青曾説:“上世紀90年代,我找到十五歲那年在上海臨摹的歐洲小油畫《義大利女孩》,忽然發現這幅臨摹和《母與子》(西藏組畫的第一件作品)的圖式與溫柔感,多麼相似:猶如電腦儲存功能,來自歐洲繪畫的感應,尤其是少年人親手描摹的刻骨銘心,已在十五歲時內化為我的經驗。追求粗獷的蘇式作風十年後,少年記憶不知不覺回來了,但又要經過將近三十年,我才察覺這經驗的連接:看來西藏組畫轉向歐洲美學不是突然的、沒理由的,法國鄉村畫展是一重要的仲介,但假設少年時代不曾有過這般用心的臨摹,西藏組畫的轉型是不能想像的。”

陳丹青十五歲在上海臨摹的歐洲小油畫《義大利女孩》

母與子 板上油畫 53.8x79cm 1980年(該作品下方,陳丹青寫下的批註是:你們沒見到中間那位女子,非常非常美!現在的姑娘根本比不過她)

這件臨摹之作,由此成為陳丹青日後藝術轉型的重要出處和證據。“這幅作品是他少年時臨摹的,其實從中就可以看出他的喜好還是在法國和歐洲古典繪畫那邊。但是在80年代以前,畫壇整體的畫風還是偏蘇派。所以這幅臨摹的畫,相當於一顆埋在陳老師心裏的種子,他自己當時未必意識地到。這次我們感覺特別要提這張畫,應該説是為整個西藏組畫的創作尋找一個證據,一個源頭。我們有時候把創作想簡單了,就像現在大家很流行自己想怎樣畫就怎樣畫,這種充其量只是一個創意、一個點子,不是創作的概念。而我們要為西藏組畫找一個理由,也就是他為什麼能畫出這樣的東西來。”邰武旗説道。

洗髮女 板上油畫 54x68cm 1980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陳丹青與當時很多藝術家截然不同的一點在於,在80年代,中國其實已經有不少人不光是放棄了蘇派的畫法,他們還開始全面擁抱和嘗試當代藝術。而陳丹青則不然,他重新回到了歐洲的19世紀,這與當時很多藝術家的創作路徑是截然相反的。”

陳丹青 進城之一 草圖1980

進城之一 板上油畫 54.5x79cm 1980年

進城之二 板上油畫 79x55.5cm 1980年

向歐洲溯源:1978年首次來華的法國十九世紀農村風景畫展覽

1978年首次來華的法國十九世紀農村風景畫展覽,深刻地影響了陳丹青,小幅油畫中有情節但無故事,有畫面但不一定是主題的描繪方式,讓陳丹青開始決定用心用意地繪畫,懇切的描繪出人物內心與畫面的內容。

“它既不是眼前見到的生活,也不是杜撰的未見過的生活,最好的莫如這印象中的生活。一個沒有去過西藏的人畫不出這些畫;但當我真在拉薩時,我每日所見的又遠不似我所畫的。從這個意義上説,這些畫都更像我回到內地後留在心目中的那個西藏。”陳丹青曾在自述中這樣説道。

最終,他摒棄當時流行的強烈主題性思想性的做法,直接描繪了藏民的日常生活。

邰武旗指出,“除了畫作外,陳丹青先生的三篇文章特別值得一讀,我們也在展廳裏展示了,其中的很多觀點和思想,在今天讀來依然很有啟發。”

展覽現場 《牧羊人》

牧羊人 板上油畫 78.6x52.3cm 1980年

《牧羊人》

在這七幅作品中,最廣為人知的當屬《牧羊人》,這幅作品是發表次數、引用次數、展覽次數最多且影響最大的一件。

《牧羊人》大膽直白地描繪了一對擁吻的情侶,一種純粹的感情通過對人物的描繪躍然紙上,男人的背影強悍有力,女人的動作稍顯僵硬卻又帶著一絲笨拙。儘管畫面中女人的臉龐被男人擋住了一半,但你依然可以通過露出的半邊,感受到這張臉上滿溢的幸福和動人之感。畫中既沒有政治意義,也不存在教條式的內容,是愛情主題首次出現在畫布之上,毫不回避,毫不修飾。

展覽學術主持,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楊飛雲

就像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院長、本次展覽學術主持楊飛雲所説,“它所表露出來的那種對於人性和情感的描繪,人對於最本質的真善美的追求,是永恒的。”

在繪畫領域,《西藏組畫》直接引領了中國向歐洲正統油畫溯源的風氣,打破了當時畫壇在美學取向上的單一,雖然創作借鑒了法國鄉村畫派,但仍不失個人特色,色彩團塊厚重,用筆穩健,同時陳丹青專注身邊、眼下、非英雄非主題的真實生活日常。首次正面將繪畫本身的快感放在第一位,自然地釋放出藝術深刻且濃郁的生命力。

中國社會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而在這場仍在繼續的歷史洪流中,《西藏組畫》一直是被關注的焦點,而“四十年後再看西藏組畫”,正是想要構造一個探討的空間,四十年之後,今天的人如何看待《西藏組畫》?在四十年的進程中,它又有何意義與作用?當下的我們又該如何去看待這些意義?

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繪畫材料技法與修復研究室主任、本次展覽策劃人邰武旗

邰武旗同時表示,希望本次展覽可以作為研究《西藏組畫》的開始,其背後還有深刻的價值與意義值得持續關注和挖掘。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6月10日。(文/臺馨遙,圖片來源:雲杪文化)

四十年後,再看陳丹青《西藏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