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蓮,1970年,絲網印刷,84.5 x 84.5釐米©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by VEGAP 2021
藝術史上,有許多被媒體多番報道,被人們無數次提及、討論的名字。安迪·沃霍爾就是其中的一個。除了是波普藝術的領袖人物,他還是電影製片人、作家、搖滾樂作曲人、出版商、紐約社交圈紅得發紫的明星式人物。即便到了今天,“安迪·沃霍爾”也是流量的保證。他的展覽,永遠不缺少鎂光燈和觀眾。
安迪·沃霍爾在馬德里©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by VEGAP 2021
2021年4月20日, “波普圖像——安迪·沃霍爾的1962-1987”在位於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的陶溪川美術館開幕。展覽以70余件作品,包括安迪·沃霍爾最為人熟知的“瑪麗蓮”、 “罐頭”、“香蕉”、“花朵”和“奶牛”系列,以及其多件鮮少露面的版畫、 攝影、海報和影像等,聚焦藝術家在1962年至1987年之間的藝術創作,以重新審視安迪·沃霍爾在波普藝術興起之時對於這一“藝術運動”的態度與探索。
1962
作為一個東歐移民家庭的後代,安迪·沃霍爾的成名之路並非一帆風順。1936年,八歲的安迪·沃霍爾感染了風濕熱,在臥床十個星期調養休息的過程中,漫畫(大力水手和電影《至尊神探》裏的狄克·崔西是他的最愛)、電影雜誌和糖果常伴他身側。這段時間,安迪還開始給他喜愛的明星鮑勃·霍普、艾麗絲·費伊等寫信索要簽名照,收到簽名照後小安迪會將它們小心地貼在一個相片簿裏,安迪·沃霍爾日後熱衷為明星畫像的“追星”情結便可以追溯至這一時期。
燈塔鞋 爬蟲鞋,,1979年,膠版印刷©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by VEGAP 2021
20世紀50年代,作為一個成功的插畫家,安迪·沃霍爾最為人所知的作品是那些畫有鞋子、小天使和花朵等的商業藝術畫。但是從60年代開始,他搖身一變,從一位商業畫家(1954年,26歲首次獲得美國平面設計學會傑出成就獎),轉型成為一個從事嚴肅創作的藝術家和拍攝實驗電影的先鋒人物。
展覽以1962年這一關鍵年份領銜呈現安迪·沃霍爾的作品,皆因這一年前後,對安迪·沃霍爾和整個紐約藝術圈來説,都是一個節點性的時刻。1960年,紐約藝術圈涌現出一批大膽的新藝術家,抽象派表現主義放棄了傳統的繪畫,轉向情緒激昂的行為藝術,在紐約藝術圈引起激烈反響。
坎貝爾濃湯罐頭,1985年,絲網印刷,88.9 x 58.4釐米 (馨遙 攝)
展覽現場,坎貝爾濃湯罐頭 (馨遙 攝)
1962年,安迪·沃霍爾以32幅“坎貝爾濃湯罐頭”系列畫作舉辦了自己的首個波普藝術展,開始確立他在波普藝術上的主導地位。“我認為藝術不是為挑選出來的少數人服務的…我認為它應該服務於美國大眾。”波普藝術家們最開始選擇與普羅大眾站在一起,以他們熟悉和喜愛的視覺形象——商品包裝盒、漫畫、廣告、新聞圖片、流行樂手和電影明星為主要視覺元素進行創作,他們力圖挑戰當時精英藝術的正統和高高在上,希望打破精英審美的引領地位,為新藝術的誕生開疆拓土。
在《坎貝爾濃湯罐頭》中,安迪·沃霍爾以非常直白的方式對一種大眾消費品進行了複製。32幅“坎貝爾濃湯罐頭”畫作,與當時坎貝爾出售的32個罐頭品種數量相同。它們同時被挂在墻上,看起來就像雜貨店貨架上的商品一樣。
瑪麗蓮、香蕉、花朵、奶牛
沃霍爾的作品既包括卡通漫畫也包括嚴肅作品,他的創作主題既可以是一個湯罐頭,又可以是一把電椅。無論是畫名人、日常用品、自殺畫面、車禍或是災難,他始終使用同一種創作手法——絲網版畫——用明快的色彩成系列地重復生産,並最終將圖像語言減弱為圖標本身:名牌商標、名人、美元標誌等,消除了自己繪畫作品中的一切手繪痕跡。
花卉(黑與白),1975年,絲網印刷,103.8 X 69.2釐米©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by VEGAP 2021
展覽以“坎貝爾濃湯罐頭”系列開始,轉向安迪·沃霍爾以肯尼迪總統遇刺事件為背景創作的《鮮花》系列與《花卉(黑與白)》早期素描系列。鮮艷的色彩與冷靜的黑白形成一種張力,引出我們對自然物與機械、藝術創作與圖像再生産關係的思考。
《鮮花》系列
在安迪·沃霍爾的創作生涯中,他不止一次地將視線轉向花卉,尋求創作靈感。在1950年代,他按照具有代表性的靜物畫作花卉圖畫。約翰·肯尼迪總統遇刺後,安迪·沃霍爾創作了《鮮花》系列。他將一張芙蓉花的照片變成了彩色的絲網印刷系列,每個絲網印刷版的標題都簡單地稱為“ 鮮花”。安迪沃霍爾沒有選擇以沉重的色調表達對巨大悲劇事件的態度,而是以鮮艷的花朵為生命獻上一份溫暖的哀悼。
沃霍爾于1966年至1976年創作的《奶牛》系列 (馨遙 攝)
對名人、明星與商業廣告的關注,集中體現在沃霍爾于1966年至1976年創作的《奶牛》系列以及1970年的《瑪麗蓮》系列。取自冰淇淋品牌的牛頭形象與好萊塢巨星瑪麗蓮·夢露肖像,體現的是“個體”被符號化之後的強大力量。
《地下絲絨與妮可》展廳 (馨遙 攝)
展覽中還有一部分作品是安迪·沃霍爾為多部電影、音樂節、戲劇節創作的平面海報。展覽還特別設計了一個完全獨立的由鏡面構成的空間,分別呈現其海報作品《貓王》及其為地下絲絨樂隊設計的專輯封面《地下絲絨與妮可》。作品映射于多個鏡面中,通過鏡面我們可以看到觀看作品的自己;而透過我們自己,看到的又是另一個不一樣的安迪·沃霍爾。
第20屆蒙特勒爵士音樂節,1986年,絲網印刷,100 x 70釐米©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by VEGAP 2021
伊迪·塞奇威克(馨遙 攝)
在本次展出的兩件影像作品中,《內外空間》記錄了60年代的美國當紅影星、同時也是紐約最迷人的尤物伊迪·塞奇威克坐在電視機前,與螢幕中的自己以及拍攝者對話的場景,作品以雙屏的形式突出了塞奇威克的美,以及她脆弱而不穩定的個性。另一件影像作品《胡安妮塔·卡斯特羅的一生》以古巴革命為背景,講述了一起家庭鬧劇,通過多個螢幕同時播放不同時段的畫面,突出了這一鬧劇所製造的混亂與不安。
景德鎮與安迪·沃霍爾
起初,對一個有著千年傳承的制瓷之都舉辦安迪·沃霍爾的展覽,不少人都感到詫異。因為你很難在第一時間找到兩者的相關和相似性。對此,陶溪川藝術中心負責人朱浩然説道,“我們一直希望做一些與這座城市的樣貌,或者有延續或者有對撞的事情,安迪·沃霍爾的展覽就是一次很好的嘗試,因為在對撞中可以激發出新的生長點。景德鎮是一個擁有千年曆史的古鎮,陶溪川是一個擁有百年曆史的工業遺存。通過這個展覽,我們希望向這座城市傳達一種波普精神。波普精神在今天已經不僅指向波普藝術,它更指向一種挑戰過去、親近大眾、前衛且當代的精神氣質。一座古老的城市,一個有千年傳承的陶瓷行業,需要更年輕、更前衛的思想和內容在此萌芽,如此刺激和衍生出更多藝術生命,並開放出絢爛的花。”
展覽現場,觀眾觀看《胡安妮塔·卡斯特羅的一生》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消費時代的靈魂偶像,他是20 世紀藝術界鮮活的坐標,也是一個時代的ICON。陶溪川美術館所在的陶溪川文創街區則是"工業遺産"歷史的重生,是景德鎮的文化地標,立足於歷史和當下鮮活的一切。
沃霍爾在紐約的工作室被他稱為“工廠”,他不僅在這裡進行藝術創作,也在這裡實踐他對時代的熱情、慾望、野心和幻想;陶溪川也是一座偌大的“造夢工廠”,這裡匯聚了全球優秀的藝術與創意資源,正為充滿創造力的群體提供著一個廣闊的、無邊界的國際公眾藝術展示和交流平臺。(文/臺馨遙,圖片來源:陶溪川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