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 60.5cmx60cm 2021年
屈指一數,吳放先生與中國畫結緣已然40多年了。40多年來,吳放先生做過民辦教師、鄉村電影放映員、劇團美工和布景師、文化館美術創作員、文化局工作等等,儘管身份走馬燈式變化,但他對中國畫始終情有獨鍾,念茲在茲,可謂用功甚篤、用心甚專、用情甚深。
空谷傳聲 68.5cmx68cm 2021年
吳放先生之所以癡情中國山水畫,一是緣於人與自然的依存關係是人類生命的不息運動中一個永恒的主題。自然造化千姿百態、變化無窮,藝術家對大自然富有個性的不斷表現,展示了人類精神創造的無限價值。二是緣于吳放先生從小就生活在“詩經嘉魚”的江南水鄉,那裏長江如帶、田疇如畫、三湖碧波、扁舟點點、漁歌聲聲,“湖秋氣澄澈,山晚勢崢嶸”。於是,吳放先生“畫象布色,構茲雲嶺”,在如畫的山山水水中尋找精神的桃花源和心靈的棲身地。他的一批小品畫,如《原霽》《秋韻》《翠夏無塵》《空谷傳聲》《家園》《老家人》《野泊》等,或模寫叢樹繁密、雲霧顯晦、汀渚掩映的江南風光,或抒發殘陽如雪、鐘磬清心、落日催歸的心緒,其點畫、開闔、節奏、聚散、升降、屈伸,同化于自然草木,對應于天地陰陽,合拍于江湖律動,既有儒家的敦厚沉鬱、靜穆中和,也有道家的天人合一、彰隱自若,還有禪家的雲卷雲舒、任性曠達,更有融合時代精神的開拓進取、自足自洽。
水綠山青春日長 109cmx53cm 2020年
秋韻 99cmx49.5cm 2019年
哲學家、美學家李澤厚評價南宋山水畫小品的馬遠、夏珪以及南宋那許許多多的小品:“深堂琴趣、柳溪歸牧、寒江獨釣、風雨歸舟、秋江暝泊、雪江賣魚、雲關雪棧、春江帆飽……,它們大都是在頗為工致精細的、極為選擇的有限場景、對象、題材和佈局中,傳達出抒情性非常濃厚的某一特定的詩情畫意來”。應該説吳放先生的山水小品畫在審美取向、主體氣質、師承修養方面是有宋山水小品畫之精髓的。這種精髓就是中國畫一以貫之的寫意精神,它不僅僅是一種造型意識,更是思維方式與表現方式的綜合。它尊崇“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創造法則,從自然中來,但不求真實地複製自然;它主張寫胸中丘壑、胸中意象,它高於自然,但又始終保持與自然物象的聯繫。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大象無形,大美無言。
吳放先生的山水小品畫立足於傳統筆墨語言的傳承創新,在傳統意象審美觀上進行傳統向現代精神的圖示轉換進行了一定的探索。他的小品畫創作對當下的啟示意義在於:我們不僅要對傳統文化精神和繪畫語言進行深刻研究和延承,而且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把握也是當代中國畫創作中應有的精神追求。
李建華 2021年4月
翠夏無塵 68.5cmx68.5cm 2018年
好景數處在江南 52cmx52cm 1996年
藝術家吳放
吳放 漢族,195O年5月20日生,湖北嘉魚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會員,作品多次在《書法報》《中國畫》《今日湖北》《湖北日報》《武漢晚報》《長江日報》《文化報》《海南綠報》《台灣聯合報》《中國語文》《幸福》等十多家報刊上發表,中國畫《水鄉情》(組畫)入選湖北省走向二十一世紀美術作品展並獲唯一金獎。先後在海南、深圳、台灣、武漢等多地舉辦個展,多次參加中日美術作品交流展覽。多幅作品被湖北省檔案館、湖北省文物商店等美術機構、收藏愛好者收藏。出版專輯《世紀風書畫家作品集-吳放作品》。
地厚載萬物 59cmx57cm 1995年
野泊 55cmx54.5cm 1993年
湖山小隱 55cmx52cm 1993年
老家 50.8cmx46cm 1990年
山到秋處紅更多 49.5cmx49.3cm 1989年
江南小景 62cmx58cm 1988年
無題 45cmx46cm 1987年
夢裏牛繩猶在握 59cmx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