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在春天裏,再看一次梵谷

在春天裏,再看一次梵谷

時間: 2021-03-03 10:13:54 | 來源: 藝術中國

 

 《春日花園》1884丨梵谷(荷)布面油畫

春天,在梵谷的作品中是一個重要的命題,貫穿了其創作生涯的始終,也見證了他在不同時期創作手法的變化。從早期的沉悶抑鬱的灰暗色系到後期亮麗飽滿的色調,春天在其筆下的形態也在隨之改變。梵谷在春季創作出了大量作品,不僅為我們記錄下春天稍縱即逝的美,更透過他充滿張力的筆觸,傳達著不同境遇下他複雜的內心。

梵谷的《春日花園》是其早期的一幅作品,是1884年5月梵谷在他父親當時供職的教堂所在地——靠近荷蘭布拉班特省埃因霍溫的一個小鎮紐南居住時畫的。

不同於梵谷1886年到達巴黎後,調色板開始被印象派點“亮”而形成的那些耀眼作品,1880年-1886年期間梵谷創作的大多數作品都是暗調的,這個時期梵谷深受生活的壓迫,擔任過多種職位,但是卻一事無成。《春日花園》正是創作于這個時期,因而可以通過整個畫面裏深沉鬱暗的色調、苦澀滯重的筆觸感受到畫家此時的沉重的心情,畫中北方鄉村凋敝的景象和人在宗教天空下壓抑的感受,是典型的梵谷紐南時期風格。

《春日花園》局部

畫面上,飽受冬日摧殘的樹樁、扭曲的未被修剪的灌木枝條、枯黃的草葉、樹根旁新出土的嫩芽……畫家充滿耐心、不知疲倦地刻畫木樁的每一道紋理、樹葉的每一渦捲曲、每一縷穿透烏雲的陽光、氤氳空氣流動的質感……他看起來用上了曾向提奧提及的“從煤中提取的褐色顏料與瀝青”,從而使畫面色彩顯得豐沛、濃郁。

《春日花園》局部 圖片來源於辛格·拉仁博物館(Singer Laren)官網

《春日花園》局部 圖片來源於辛格·拉仁博物館(Singer Laren)官網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這幅體現著梵谷早期創作特點的畫作,卻在在梵谷的167週年誕辰這天被盜,小偷在梵谷生日這天偷走《春日花園》,增加了《春日花園》這一作品的藝術性與傳奇性。

《春日花園》局部

塞納河系列畫作是梵谷在1886年和1887年期間的主要作品,在這一時期,梵谷的繪畫從深沉的暗色調和取材嚴肅的主題過渡到更歡快的明亮色調的主題上。

《春季垂釣》1887丨梵谷(荷)布面油畫

《春季垂釣》創作于1887年春季,是梵谷去了巴黎後接觸印象派後畫的前期作品,所以顏色還沒有後期那麼鮮亮,但已經看出在把之前那種褐色,土色的習慣拋掉,把簡單的形態畫的生動。

《春季垂釣》局部

梵谷一直是個激烈濃重的人,但是他的畫裏卻有著一種不同的世界。 塞納河是巴黎商業、旅遊及娛樂生活中心的一部分,梵谷便努力地在繁華的城市生活中捕捉自然氣息,並把它們表現在繪畫裏,此刻的春天是梵谷躁動的藝術心靈裏的一泓寧靜。

《春季垂釣》局部

1888年的早春2月,在厭倦了巴黎的社交生活後,35歲的梵谷從巴黎來到法國南部的小城阿爾勒。那裏猛烈的陽光、刺眼的麥田、奪目的葵花,一種靈肉的契合油然而生,梵谷長期積蓄於心底深處的靈感如火山般噴發,奔放而瘋狂地運用強烈而明亮色調,他似乎想要在這個春天重新地認識“生命”。

《盛開的桃花》就是創作在這個時期,這幅看似讚揚春天生機的風景寫生,其實也是為了紀念他去世的表兄即他的老師安東·莫夫而畫的作品。

 《盛開的桃花》1888丨梵谷(荷)布面油畫

在給提奧的信中,梵谷寫道:"我把畫架擺在果樹園裏,在室外光下畫了一幅油畫——淡紫色的耕地,一道蘆葦籬笆,兩株玫瑰紅色的桃樹,襯著一片明快的藍色與白色的天空。這大概是我所畫的最好的一幅風景畫。”梵谷這幅畫背後的書信寫到:“只要活人還活著,死去的人總還是會活著。”

在這幅畫中,畫面中央主體是兩株怒放的桃樹,大地在彤雲密布的暖和陽光下,反射熾烈的光。桃花綻開得那麼旺盛,使人驚喜若狂。兩棵桃樹榦,枝挺姿健,妖嬈可愛,整個畫面線條簡單鮮明,光影處理得恰當好處。

 《盛開的桃花》局部

桃樹所展現的旺盛生命力,被畫家那強有力而又十分激動的筆觸表現得極其飽滿。梵谷恣意誇張地揮灑著奪目的顏色,讓人透過畫面就能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和大自然的震撼,也昭示了他如火般地熱愛生活崇尚生命的狂熱。

除了桃花外,梵谷還創作了多幅關於杏花的畫作。杏花是春天最早開放的花朵,梵谷在給高更的信中便提到了杏花,“天氣雖然寒冷,但杏枝還是開花了。”在梵谷心中,即使天氣嚴寒,但美麗還是會該綻放就綻放。

《春日杯中杏花開》1888丨梵谷(荷)布面油畫

畫作《春日杯中杏花開》是梵谷創作于1888年3月初的一幅油畫,現存于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美術館。該畫作的知名度雖不及1890年創作的《盛開的杏花》,但仍然可以感受到這春天裏溫柔的花朵,那錚錚向上的生命力。

《盛開的杏花》1890丨梵谷(荷)布面油畫

《盛開的杏花》和《春日杯中杏花開》雖然都以杏花為題,但傳達出的精神卻是截然不同的,梵谷在《盛開的杏花》中表現出驚人的平靜,但在《春日杯中杏花開》中卻極力渲染出梵谷獨有的那種原始的、蓬勃的熱忱。

當鮮花被梵谷安插在容器裏,或杯子,或瓶子,摻著孤獨,和著柔情,線條與色彩都有了深意。《春日杯中杏花開》油畫中所描繪的是開放的杏花,並不濃烈的花朵表現出了一種清新淡雅又不柔弱骨子透出堅毅。黃灰調子看似平靜,但通過那一道紅色的線可以看出畫家心中難以掩飾的激情。

《奧維爾綠色的麥田》1890丨梵谷(荷)布面油畫

《奧維爾綠色的麥田》創作于1890年5月,是梵谷在最後時光中所繪之作。在這幅畫中,梵谷摒棄了先前的鄉村石墻,木製推車,高大樹木以及鄉村建築等題材,取而代之的是飄動的雲朵以及高聳的綠草。原先充滿活力的暖色,此時被綠色和藍色的冷色調所取代,與《白衣女孩》一起代表了多産的奧維爾時期。

《奧維爾綠色的麥田》局部

《奧維爾綠色的麥田》畫中沒有小鎮標誌的古堡,也沒有人物和動物,唯有的生物就是植物,一片綠色的麥田,還有一條田間的小徑,小徑仿佛玉帶般流動的河水,讓人感受到水流歡快的節奏,像是流經小鎮的瓦茲河。

《奧維爾綠色的麥田》局部

一陣風來,卷雲涌動,推麥成浪。畫中除了麥田,草地,道路和天空之外,再沒有清晰具象可形容的,只是風中的一切,茂密繁雜。畫中三分之二的區域都被綠色和藍色覆蓋,並點綴有金燦燦的黃色花朵,使整幅畫都充滿了清新柔和的色調。原先在南方那種充滿活力的熱色,此時,被綠色和藍色的冷色調所取代,但觀者依然可感受到充沛的精力。

《奧維爾綠色的麥田》局部

梵谷作品總是充滿活力,即使身世悲慘坎坷,但仍讓人感到熠熠生輝蓬勃旺盛的生命感。梵谷的春天和其他人所繪的生機盎然的春天不同,在他的筆下的春有著更複雜的張力,既能感受到他的痛苦扭曲,但又能體會到他對生命的無限渴求, 讓人相信在春天裏,即使身陷囹圄但一切仍充滿希冀。(喬綺曼/文)

在春天裏,再看一次梵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