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王萌:“中國表現”——出現在2020的一個詞彙

王萌:“中國表現”——出現在2020的一個詞彙

時間: 2021-01-04 16:33:33 | 來源: 藝術中國

“中國表現”參展藝術家

文/王萌 (在“中國表現”第一回展研討會上的發言,因疫情未能赴滬于北京提供)

很高興看到“中國表現”第一回展在上海拉開帷幕,這個展覽成為2020年中國當代藝術界少有的具有氣勢磅薄感的大型展覽,也體現出一種具有濃厚的“本土性”含義和“在地性”語義範圍中從中國出發的起始特徵。在這個概念的內涵中以“表現”的語匯出現,明確了一個具有“畫派”和“主義”色彩的雄心,但這畢竟並未明確以畫派主義的現代主義方式出場,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藝術史在“現代主義之後”群體性藝術現象的結構特徵。這種結構特徵在當代藝術的語境中,不在完全凝結為現代主義的畫派主義,取“宣言”而代之的是一種“當代文本交互”式的“話語生産”,表現為批評性的理論言説和研究性的學術討論,從而生成一個“言説的現場”,與藝術家從工作室到美術館所移動出來的那些“作品”合構為“詞與物”的交匯。這種當代藝術總體現象的交匯通常是以“展覽”的“行動方式”在藝術世界顯現的,而正是這種“展覽行動”構成了當代的視覺世界的基本語符。如果説當代藝術需要某種藝術現象式的方式去呈現一類相對固定的內涵和方向,這就需要一種持續性的“現象生産”的方法論。作為第一回呈現的“中國表現”行動,能否成為這樣的學術成果?這正是本次展覽和研討會所需要討論的議題。

中國表現展學術主持張曉淩(左一)和策展人張方白(右一)

對於“中國表現”這個概念,我十分熟悉,記得在2018年夏天,張方白先生從德國路德維希美術館個展後來中國美術館,我們進行了一次學術討論,也就是今天這個展覽的方向。就像發端于德國的表現主義、後續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德國的“新表現主義”以及近些年活躍並在中國年輕一代的畫家群體廣受關注的“新萊比錫畫派”等藝術史的脈係,又從“表現主義”、“表現式”和“表現性”等學術概念做了甄別,可以説,形成了一次2018年夏季的研討。兩年以後看到這個展覽以第一回展的形式出現,很是期待。

中國表現展現場:德國路德維希美術館貝亞特館長視頻發言

中國表現展現場陳曦雕塑

中國表現展現場隋建國和張方白作品

 對“中國表現”這個雄心壯志的學術名稱,我十分熟悉的另一個原因是早在9年前,也就是2011年的秋季,我受邀在北京策劃了一個叫“中國意志”的當代繪畫展,展出尚揚、何多苓、毛焰、譚平、孟祿丁、秦風、張方白、吳震寰、劉國夫、馬軻、楊勁松等當代藝術家的繪畫作品。那個時期是新世紀結束第一個十年,剛剛開啟第二個十年的時候,提出“中國意志”,代表了藝術家們渴望從中國文化和當代現場的“文脈與現場”的合集中探尋各自個性的切入口去生成個人語匯,並將這種個人語匯提升到更為宏觀的中國文化的體系中去思考當代性的問題。記得在那次展覽的策展前言中我提到:“中國意志”的提出,是當代藝術“本土覺醒”的一個信號。的確,新世紀已經過去了兩個十年,第三個十年也即將過去第一年,我們所走過的這些“時間的合流”,正是曾經我們所遙望的“21世紀”的真實!在今天已化為了現實。進入第三個十年,21世紀真的已經進入“歷史敘事”的進行時態之中,再也不是想像和遙望了。如果回到藝術史的語境,可以説,我們此刻發生的一切,特別是其中所能提煉出來的“事實”,就是未來人書寫歷史的“材料”

中國表現展現場王天德作品

中國表現展現場王易罡作品

中國表現展現場馬珂作品

中國表現展現場金日龍作品

“中國表現”的提出意味著中國的藝術家們開始思考全球化進行到此時的“全球轉型”時刻,我們所能做的是什麼?我曾在2020年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年會所舉辦的“策展在中國”主題論壇上發表題為《如何透析發生在中國的具有“全球含義”的展覽?》的學術論文,引起現場的熱議和重視。從“事實判斷”出發,近些年,特別是許多北京和上海的美術館,舉辦了許多可以在“全球當代藝術世界”産生“含義”和作用的全球版本的展覽。我在發言中談到,中國與全球的新關係——全球需要中國,而中國,在今天,本身就是一個全球的熱門詞彙。中國即是一個地理名詞,也是一個文化詞彙,同時,在全球語境中的此刻,它還是一個“方法論”意義上的存在。

中國表現展現場段江華作品

中國表現展現場顧黎明作品

中國表現展現場劉剛作品

中國表現展現場吳震寰作品

如果從這樣一個全球和中國的語境中看今天這個擴大範圍性的第一回展覽,內涵和外延的交叉處,存在著無限的活力和動態感,這正是一種“發生性文化語境”的視角。它所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和未來感,已經深深聯繫起了中國幾千年文明史的歷史資源與新世紀中國發展的創新長流的匯聚,這個匯聚在今天正在繼續凝結,凝結為“中國與全球”的再次共用,而在這其中,作為藝術的最重要的精神——創造性——構成了我們從此刻出發的地理和文化意義上的最珍貴的內涵!這個展覽向外界傳達出了對“本體價值”的挖掘,對“開放性”和“延展性”的啟迪狀態,這些都構成了繼續探索的前提。從詞彙上講,“表現”意味著“解放”和“表達”的順暢,是一個“開放性”的語匯。當代的“中國現場”也正是一個重視和鼓勵創造性的現場,在這裡AI、VR、AR、5G……,以及各種創新性的應用平臺構成了當下中國的“實況”,如何在這個實況中“表現”,本身就是一個多元而豐富的創作現場。這表現出特別是存在於“外延性”的邊界處,正在生成無限的活力,此刻的我們還不足以去圈定和界定,就讓“外延的話語”去解放我們許多困境的羈絆吧。期待看到“中國表現”的第二回展,也祝願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表現藝術研究中心不斷出品有價值的學術內容。

王萌

2020年11月27日

王萌

王萌,著名策展人、藝術批評家、當代藝術學者,中國美術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學術委員、北京策展委員會委員,大學與研究生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策展作品兩次被文化部評為全國年度優秀展覽,三次被北京市文化局評為北京年度優秀展覽。在核心期刊發表9篇論文。

出版11本學術專著:理論專著有《美術館作為“文化發生場”的啟示:一種新思維的提出》;著有三部實驗報告《來自水墨的新語境》、《抽象藝術新一代》和《今日繪畫中的媒介與方法》;主編三部研究室報告《圖像研究室:水墨進程的一種“顯象邏輯”》、《繪畫發生中的觀念和語言》、《運作中的“非形象”》;主編《視覺樂園——于幸澤的藝術世界》、《中國意志——當代中國繪畫》、《從現代出發》(副主編)、《敞開視野:水墨的生態》。

主要策展作品:“寺上美術館實驗室計劃”【“今日繪畫中的媒介與方法”(第一回)、“來自水墨的新語境”(第二回)、“抽象藝術新一代”(第三回)】(被文化部評為2013~2014全國優秀展覽)、“正觀美術館研究室計劃”【圖像:水墨進程中的一種“顯象邏輯”(第一回)、繪畫發生中的觀念和語言(第二回)、運作中的“非形象”(第三回)】(被文化部評為2015全國優秀展覽)。

其他策展作品包括:“從現代出發——15位藝術家的15個表達”(中國美術館)、“INK NOW:水墨形態”(威獅當代藝術中心)、“視界:抽象藝術的語匯”(四川省美術館)、“2016中國當代水墨學術邀請展——敞開視野:水墨的生態”(威海美術館)、“此時此地——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中韓青年藝術交流展”(南韓文化中心)、“多棱體——新興抽象的結構維度(試驗展798站)”(北京798青研會空間)、“中國意志——中國當代繪畫展”(北京當代美術館、798領升藝術機構)、“‘跨’波普折枝——金準植個展”(798北京名泰空間)、“開啟與攀越——水墨現代性之路研究展”(濰坊博物館)、“神奇的新‘疆’——張永旭作品展”(新疆吐魯番博物館)、“代碼視界——叢雲峰作品展”(芳草地798空間)、“物狀態——田園個展”(798山藝術空間)、“視覺樂園:于幸澤的三個世界”(北京寺上美術館)、“折象——王彥萍作品展(1992~2012)”(北京畫院美術館)、“宮娥之卵——武寧亞創旦紀”(今日美術館,以學術指導形式整體策劃)、“關注的目光——李洋水墨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安靜的普陀山——一次繪畫行動”(普陀山全景+山門空間)、“LIZI個展”(義大利羅馬Vision Area Art Space)、“Liquid Shadow——廖培個展”(義大利羅馬Vision Area Art Space)、“意味:劉剛”(深圳Lia藝術空間)和“文明互鑒——版畫語境中的世界圖像”(中國美術館)等。在澳大利亞“中國文化年”(2011)和德國“中國文化年”(2012)期間,作為“新境界——中國當代藝術展”(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和“無形之形——中國當代藝術展”(德國卡爾舒特藝術中心)視覺藝術策展團隊的成員,成功實現了在堪培拉和布德斯多爾夫的項目。

 


王萌:“中國表現”——出現在2020的一個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