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12月1日下午,“雙城記——成都·重慶當代影像展”于成都當代影像館開幕。數百位全國各地的嘉賓見證了這場融合成渝兩地文化特色的影像盛會。
視覺是人類最親密的感知方式,視覺文化與社會變遷之間也保持著忠誠且緊密的聯繫。特定的視覺文化擁有特定的社會肌理,可以直觀地呈現人的生命需求、生存反應與思想觀念。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因此,本次展覽中,策展人王慶松以藝術家的作品及創作歷程為切入點,系統梳理成渝兩地的影像發展脈絡,集中呈現12名活躍在成都與重慶的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以此為契機,展覽試圖探尋成都和重慶的文化歷程,厘清兩地的城市現代性在影像文化層面的機制特徵和結構,並思考超越既存現代性模式的可能路徑。
策展人王慶松
正如策展人王慶松所言:“無論新一代青年藝術家,還是尋找故鄉的遊子,不管是傳統攝影,還是非攝影,我們都可以從藝術家的作品裏尋找到那些被忽視、遺忘、看不到的影像和情感。”
四川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平志英
開幕式上,四川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平志英在致辭中指出,巴蜀文化是四川重慶一脈相承的地域文化,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此次影像攝影展不僅增強了成渝雙城文化互動與合作發展,同時增強了兩地的文化自信和交流互鑒,為成渝雙城經濟發展貢獻了文化的力量。
重慶市攝影家協會主席楊礦
重慶市攝影家協會主席楊礦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展覽作為助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一項重要文化舉措,反映出新時代天府文化、山城文化的價值理念,也展現了藝術家對新時代、新生活的體驗與感受。
藝術家木格
參展藝術家木格則從自身的成長經歷談起。他出生於重慶,又有二十餘年的成都生活經歷,“雙城記“的主題正是他最貼切的生活寫照。重慶江湖兒女的熱辣塑造了他的性格,成都的舒適宜居則為他提供了靜心創作的條件,這兩座城市之於他都意義非凡。
借由本次展覽,成都當代影像館還圍繞影像藝術本體與在地影像創作等議題推出了一系列學術研討會。
研討會現場
開幕式當日上午,以“影像藝術節“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圍繞“國內外攝影藝術節的發源、現狀以及未來發展“以及”成都舉辦高水準國際影像藝術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兩個議題展開思維碰撞。策展人王慶松認為,中國攝影節在逐步接軌國際的同時,更應回頭深耕,做出自己的專業特色;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總監段煜婷提到,無論從整個平臺設置的機制,還是從展陳形式,都應該更加明確自己作為一個獨有的文化主體,來進行一些更具主動性的一種對攝影節的把握和思考;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則寄語成都攝影節在未來做到國際性,能持續發掘新生代攝影師,並能找準自己的定位。
研討會現場
同時,以“國內外影像藝術“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對準“國內外影像藝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以及”國內外影像藝術品收藏“兩個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其中,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指出,影像作為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經逐漸以各種形式滲透到了各個場所,作為企業家和藝術家,在創作與收藏的過程中也應同時承擔社會責任,這也是對藝術收藏初心的回歸;中國影像藝術機構聯盟主席謝子龍提到,中國影像藝術機構聯盟的成立,是為了與成都當代影像館、上海攝影藝術中心、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攜手,做一些推動中國影像藝術發展的事情。
研討會現場
當日下午,以“成渝影像現象——土壤與長成“為主題的學術論壇則通過分析兩座城市的性格特點,探討了地域與藝術家創作主題的關聯及其對藝術家創作風格的影響。此次論壇由策展人王慶松及麓湖·A4美術館館長孫莉擔任學術主持,部分參展藝術家參與對談。
通過對這些從“雙城影像”延展出的多條學術線索的談到,不僅為“國內影像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成都舉辦影像藝術節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及“成渝影像文化機制特徵和結構“等議題提供了新的理論見解與新的發展路徑,對加強成渝地區城市之間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打造國際化影像文創産業高地,推動成渝兩地攝影藝術事業的發展同樣具有積極意義。
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4月4日。(圖片來源:成都當代影像館)
部分展覽現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