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北風帶來了2020年的第一場雪,早起就變得更難了。
匆匆趕路的你,還來得及吃一碗熱騰騰的早餐嗎?
當然,早餐會遲到,《早餐中國》卻從不缺席。
不久前,《早餐中國》第三季回歸,並旋即以9.1分創下了該系列的豆瓣評分新高。從中原腹地到濱海小城,從北國街角到儋州小巷,熟悉的配方,原來的味道,一眾“雲食客”依舊“吃”的津津有味。
在今天競爭激烈的美食紀錄片市場,《早餐中國》如何殺出重圍?對此,《早餐中國》的總策劃洪雷曾坦言,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導演)將精緻恢弘做到了極致,“我們沒有其他路可以走,只能另外找一條路”,這條路就是“短一點”“體量不大”“帶一點情感,有一些人情,有一些溫暖”。
這就是《早餐中國》。在短短的時間裏,通過早餐,見美食、見人生、見中國,用一門“以小見大”的學問,取得了一場“以小搏大”的勝利。
小體量:短視頻帶來的網感體驗
《早餐中國》最獨特的創新就是它短小精悍的體量。起初單集時長不超過5分鐘,第三季調整為10分鐘,立刻有一眾網友在彈幕高呼“終於延長了”。
“微紀錄”正是對當下網路流行的“小視頻”模式的成功複製。以第三季為例,十分鐘之內要講完食物製作、食客反饋、老闆心路、單曲迴圈等至少四部分內容,既帶來了高濃度的資訊獲取體驗,也迎合著受眾碎片化的觀看需求。
而時長的壓縮帶動著紀錄片整體敘事節奏和情感基調的轉變——取消了“文藝范”的播音腔旁白,用人物採訪配合字幕開門見山;充滿節奏感的音樂加快了剪輯速度,也推進著敘事進展。
更有趣的是,很多傳統意義上的花絮素材被當做正片播出,也有很多看似跑題的“閒筆”,如《山西蔭城·豬湯》一集,導演慫恿來喝湯的男孩向身邊的女同學表白,問道“你上了大學會不會想她啊?”在男孩表達會與女孩聯繫後,導演反而調侃道“我説的是豬湯啊!”這類閒聊或八卦貢獻了數量眾多的笑點。還有的“喜感”素材被綜藝“花字”或鬼畜剪輯進一步放大,再度強化了綜藝感和喜劇效果,這也呼應了網際網路時代文化生産的娛樂化傾向。
當網民日益成為文化産品受眾中的大多數,“網感”就意味著一种先天的傳播優勢。從時長到形式,《早餐中國》這濃郁的“網生范兒”,從第一印象開始就預定了一波關注度。
小切口:一份早餐撬動的情感共鳴
形式雖然新穎,《早餐中國》的創作團隊卻在訪談中強調“打動人的並不是短視頻的形式或是加花字等綜藝手段,而是更快找到情感共鳴點的能力”。
考察當下美食紀錄片的創作思路,可以發現宏觀和微觀兩條線索。宏觀敘事有如《舌尖上的中國》和《風味人間》系列,它們以食物為邏輯起點,在“生命傳續”“文明演進”“東西交融”等宏大命題上漸次深入。
從宏觀到微觀,則至少有“空間”和“時間”兩個方向:前者聚焦地域,例如《尋味東莞》《風味原産地·潮汕/雲南/甘肅》等;後者則有“宵夜係”的《人生一串》《宵夜江湖》以及“早餐係”的《早餐中國》。
這其中,《早餐中國》的切口無疑最小——每集只講一間小店,店家往往是一家老小,開店多年只賣一種早餐。但就是這一份份平平無奇的早餐所攜帶的情感能量,成為《早餐中國》撬動受眾情感共鳴的支點。
正如片尾文案“只需早期,你就能找到故鄉”,《早餐中國》的目標觀眾並是不小店老闆,甚至不是光顧小店的食客,而恰恰是那些人在異鄉,不能好好吃早飯的“都市漂一代”。
早餐不僅是故鄉的味覺標簽,更代表一種屬於故鄉小城的溫暖的生活方式。《中國居民早餐飲食狀況調查報告》顯示,35%的調查對象不能做到天天吃早餐,其中“時間緊”成為不吃早餐的首位因素。相比于都市的快節奏生活,長時間通勤,以及夜宵興起對早餐時間的擠壓,熱騰騰地吃麵喝湯嗦粉,時而與街鄰朋友訴訴家常,片中食客的安逸與踏實,成為很多觀眾只屬於故鄉和兒時的記憶。
離鄉漂泊,生活和學習的匆忙中已無暇吃一頓充滿儀式感的早餐——《早餐中國》就這樣精準把握住了受眾“想吃而不能”的“痛點”,用短短幾分鐘的“吃播時刻”,向觀眾提供了一份“身不能至、心嚮往之”的精神撫慰。正如導演王宏非所言:“節目挑動了人們吃早餐的慾望,説明早餐一直埋在大家的心裏。”
此外,紀錄片中早餐十幾年不變的味道和早餐店充滿年代感的環境也成為了一種懷舊情緒的培養皿。“懷舊”作為一種文學和藝術表現方式,往往用以表達對“現代化”話語的抗拒。都市的迅猛發展,往往讓人在目不暇接的變遷中,感覺沒幾年就仿佛跨越了一個時代,而《早餐中國》中記錄的小店,卻傳遞出一種安全感,好像故鄉的風物與味道會一直在原地等候,只要你願意,就能回到你記憶中的故鄉。
小人物:一幅笑中帶淚的生活圖景
《早餐中國》最動人的部分,在我看來並不是早餐,而是做早餐的人。
他們是一群在天亮前討生活的人,淩晨開始勞作,往往到下午才得片刻休息,日復一日。《早餐中國》有意將鏡頭對準這群人的生活狀態,挖掘他們的喜怒哀樂,這其中有父母的守望、父子的和解、夫妻的扶助,以及人生的徬徨與堅定。
《河南安陽·筲灌腸》中,賣灌腸掙的錢,老兩口攢下來給孫子買了一套學區房。拉扯大了孩子,孩子的孩子又成了割捨不下的牽掛。
《河南洛陽·驢肉湯》中,父親住院,叛逆的兒子在獨挑大梁時終於理解了父親的付出。不管走到哪,家人才是最強大的後盾。
《江蘇南京·皮肚面》中,夫妻二人辛苦半生,從一無所有走到如今。結婚時花光積蓄買的皮衣,一直留到今天,還會時不時拿出來看一看。
《陜西渭南·豆腐泡饃》中,女兒因為父母身體不好,放棄升學留在家照顧生意。也羨慕別人能讀大學,卻也相信不管有沒有文憑,把自己做到最好,生活就差不到哪去。
苦難裏面的一點點希望,希望裏面的一點點悲傷,悲傷裏面的一點點堅強。在他們面前,《早餐中國》用真正平等的目光,表現有溫度的人性,直面現實的困惑,尋求心靈的慰藉,這背後是對奮鬥人生的讚美、對家族凝聚的嚮往、對個體選擇的尊重,在簡單的一餐、一店、一家人中折射出中國人的生活理想和人生哲學。
故事最後,伴著“每個老闆都有自己的單曲迴圈”,那些可念不可説的部分,都隨風而逝,成了觀眾眼中一點點酸澀的滋味,這酸澀過後,卻變為溫暖又激勵人心的精神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