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你看到的不⼀定是你看到的——世界名畫背後的奇趣故事

​你看到的不⼀定是你看到的——世界名畫背後的奇趣故事

時間: 2020-11-28 22:41:28 | 來源: 藝術中國

俗話説:“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沒有真切的看到,一切都是道聽途説,這話誠然有幾分道理,但是面對藝術品,眼見卻不一定為實。觀看一幅油畫,可以看出它的色彩明暗,結構佈局,技法的精湛,甚至還可以窺測到藝術家創作時的心緒,但畫面中蘊含的故事,乃至真實的意圖,往往需要透過畫布往藝術更深處探尋。

一時任性毀一生——《夜巡”》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

倫勃朗創作的的《夜巡》和委拉斯凱茲的《宮娥》以及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的微笑》被公認為世界三大名畫。荷蘭畫家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創作于1642年的《夜巡》更是當仁不讓的成為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為一幅群像畫作,《夜巡》的構圖讓每個人都出現在畫面上,不僅安排得錯落有致,而且明暗對比強烈,層次豐富,呈現出如同舞臺畫面的戲劇性效果。也正是這種不同於同時代其他畫家的畫風,為《夜巡》增光添彩,使其成為世界級的作品。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幅畫創作之前,畫家已經是荷蘭知名的雇傭畫師了,並且年紀輕輕就已經贏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但是這件備受讚譽的作品,從誕生之日起完全扭轉了畫家的命運,自此倫勃朗的命運蒙上了一層不可逆轉的悲劇色彩。

17世紀的荷蘭一番太平盛世景象,由於無仗可打,軍隊變成了富裕市民的社交俱樂部,他們熱衷於請畫家給自己畫像,以此來炫耀攀比。自衛隊的軍人們以AA制的形式,每人出資100荷蘭盾聘請了倫勃朗前來作畫,他們希望畫家創作一幅近似于大合照的群像,即使畫面有主次,也要雨露均沾,好讓自己的形象被親人朋友一眼認出。

然而,等到這幅畫亮相時,人們並沒有驚艷于他高超的技法和構圖,畫面上只有隊長、他的副官還有小女孩全身沐浴在光線中,成為全體隊員中最為突出的人物,其他大都數人在暗色調的背景裏露出一張臉,甚至有人沒有臉,只是一個模糊的輪廓。軍人們全都氣炸了,先是對倫勃朗進行強烈譴責,然後上法院起訴,還在媒體上大肆講他的壞話。

因為畫作表現的不公平,軍人們自然不把它當回事,畫幅太大,無法挂在展廊的門廳裏面,隊員們就自行把周邊裁掉,根本不顧及作品原有的平衡。而且挂這幅畫的大廳是燒泥炭明火取暖的,時間久了,炭灰一層又一層的堆積在畫面上,使得整幅畫色彩變得暗淡,以至於到了18世紀,人們把這個原本是白天的場景誤以為是在夜晚進行的,從而給這幅畫取名為《夜巡》。

圖片來源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官網

畫家的一時任性沒能一直爽下去,不僅名譽一落千丈,隨後妻兒的不幸死亡,更是讓他一蹶不振,從畫壇寵兒變成了人間棄嬰。時間帶走人們對他一時的喜愛,卻把他永遠留在神壇,活著時被世人無情的拋棄,過世後又被人們追捧到至高的巔峰,倫勃朗的一生可謂是成也夜巡,敗也夜巡。

狂風巨浪洗不盡的人性之惡——《梅薩杜之伐》泰奧多爾·傑裏柯

如果説倫勃朗的遭遇只是天才的個人悲劇,那麼《梅薩杜之伐》背後的故事則會讓每一個凡人都如臨其境,毛骨悚然。

最初看到傑裏柯所畫的《梅杜薩之伐》是在初中的美術課本上,紙張和印刷雖然粗糙,但整個畫面呈現出的慘烈故事依然透過色感偏差的印刷品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

收藏在盧浮宮的浪漫主義代表作品——《梅杜薩之伐》所表現的痛苦悲慘的場景來自一個完全真實的故事。1816年7月,法國政府派遣巡洋艦“梅杜薩號”,滿載400多名官兵及少數貴族前往聖·路易斯港。由於無能船長的胡亂指揮,船隻途經西非海岸時不幸觸礁,茍且的船長連同貴族逃跑了,拋下150多人在一隻狹小的木筏上,聽任汪洋大海的無情擺布。

圖片來源於盧浮宮官網

數日無盡的漂泊,加之饑渴酷熱挑戰著人們的生存底線,有人投海自盡,有人哀號求救,有人偷飲最後的救命水......好在這些行為還是為了自保,更有貪生者為了生存砍斷纜繩,試圖讓所有人同歸於盡;陰謀者為了減輕木舟負重手刃同伴,把他人推進大海;卑微者為了茍活下去,舔食死者的屍體充饑......

波德萊爾的惡之花在腥臭的木筏上綻放出血艷欲滴的罪惡,染紅了怒浪滔天的藍色海洋。 逃跑的,淹死的,自殺的,被殺的......最終只剩10個人活了下來。傑裏柯聽聞了這個特大慘劇,對10個人進行了詳細的採訪,然後結合自己的繪畫天才,創作出了這幅寫實的巨作。陰沉的色彩,動搖的結構,絕望的動作和表情,無論誰看到這幅畫都會試圖去探究背後的故事。

10個人的性命雖然得救了,但心靈的救贖卻隨著那一葉殘舟越飄越遠,親歷了人吃人的海難,人性大惡觸手可及,還有誰能恢復內心的寧靜,一如既往的生活?10個人是受害者,或許也是施害者,多年後,他們無不在自責內疚的精神折磨中相繼死去。極端絕望的籠罩下,瘋狂一觸即發,也許沒有人理應被責備,人性本善只因生逢盛世。

置身“政治”中的無黨派人士——《自由引導人民》德拉克洛瓦

德拉克洛瓦創作的《自由引導人民》是他的浪漫主義巔峰之作,在創作上他深受傑裏柯的影響。

德拉克洛瓦畫中的女神化身自由的象徵,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中,手持紅旗,引領著男人們衝脫枷鎖,奔向自由。有人説征服世界是男人的工作,女人則只需要征服男人,但在這幅畫裏女人不僅征服了男人,而且要帶領男人們征服世界!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有意思的是,畫家本人恰恰是跟隨在女神身後一起征戰的男人之一。女神身後,高戴禮帽,手握火槍,著裝時尚的男人正是畫家自己。他把自己描繪成七月革命中英勇無畏,敢於獻身的一員,然而實際生活中他從未加入過任何黨派,也沒參與過什麼戰爭,立場不明確,對政治漠不關心,反倒是把一腔“政治熱情”全然澆灌在藝術中了。

人間老大我如是——《拿破侖加冕》雅克·路易·大衛

滑鐵盧戰役失敗後,法國推翻復辟的波旁王朝,擁戴路易·菲利浦登上王位,建立起七月王朝,這次革命行動史稱七月革命。所以,提到七月革命,不能不想到拿破侖的滑鐵盧慘敗。

雖然滑鐵盧戰役葬送了他一世英名,但拿破侖在法國歷史中的重要地位無可匹敵,從盧浮宮的館藏珍寶裏能夠略窺一二。諾大的盧浮宮,文物珍寶應有盡有,而在架上繪畫藝術中有兩大題材表現的特別多——聖經故事和拿破侖畫像。

拿破侖的御用畫師——雅克·路易·大衛 一生為他創作了無數肖像,最富盛名的莫過於對加冕大典的再現。這幅寬近10米,高6米,面積達60平方米的巨幅油畫,畫了190多個人,可見加冕典禮的大手筆!

加冕大典在巴黎聖母院舉行,按照傳統,當教皇把王冠放在皇帝頭上的那一刻即為加冕禮成。誰知心急如焚的拿破侖並不把老祖宗的規矩當一回事,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從教皇手裏搶過王冠戴在自己頭上,緊接著馬上為皇后加冕。

這一舉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被當成擺設的教皇敢怒不敢言。雖然耶穌是全民老大,可是在侍奉耶穌的教皇面前,拿破侖才是活生生的權利化身,天上的耶穌也只能眼瞅可憐的教皇,無奈的笑笑。

立體主義背後的無聲控訴——《格爾尼卡》畢加索

法國的現代藝術藏品十分豐富,尤數盧浮宮之盛,同時也盛産現代藝術大師,畢加索是首當其衝的一位。由於畢加索成名在法國,作品遺留在法國的也非常多,導致許多人以為他就是法國人。其實,他是法國人的鄰居。

1937年德軍法西斯的一場空襲把西班牙的一座小鎮——格爾尼卡夷為平地。畢加索在自己的故鄉親歷慘案,憤怒至極,此時恰逢巴黎世博會邀其作畫,他便以這場空難為題創作了《格爾尼卡》。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幅畫乍看起來參差淩亂,不知所云,但是細心觀察會發現,整個版面分成了左中右三個部分,每一部分都用抽象的構圖隱喻了戰爭的慘烈和恐怖。扭曲的牛頭,嘶叫的馬匹,母親懷中的死嬰,光芒四射的頂燈照射下來的依舊是黑暗一片。淩亂表像的背後是科學嚴整的構思和精密動感的推敲,更是對法西斯的滔天罪行的無聲控訴。

許多人初看畢加索的中後期作品感覺摸不著頭腦,可就是憑藉在不斷質疑中的堅持,形成了他獨樹一幟的立體主義風格。畢加索名聲遠播後,引得歐洲各國人趨之若鶩,前來追捧。有一次,一隊德國士兵來到美術館參觀這幅畫,畢加索發給每個德國軍人一幅《格爾尼卡》的複製品,軍人們像迷弟見到偶像一樣興高采烈追著要簽名,卻不知小小的卡片上滿是他們罄竹難書的罪惡。

圖片來源於網路

另一個小插曲是在畢加索創作《格爾尼卡》過程中,他的情人瑪麗突然闖到府,當時他的另一個情人朵拉剛好陪在他身邊,諷刺的是男人正畫著抗議戰爭暴行的《格爾尼卡》,他的一雙情人卻在畫室裏大打出手。

有時候,你所看到的並不是你所看到的。

​你看到的不⼀定是你看到的——世界名畫背後的奇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