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胥建國以新書探索《中國彩塑藝術》的歷史與現狀

胥建國以新書探索《中國彩塑藝術》的歷史與現狀

時間: 2020-11-22 23:20:52 | 來源: 藝術中國

活動現場嘉賓合影

由清華大學出版社與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彩塑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胥建國中國傳統雕塑教學研討暨《中國彩塑藝術》新書發佈會”,于2020年11月15號上午在清華大學出版社舉辦。

《中國彩塑藝術》由清華大學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此次新版《中國彩塑藝術》是在原教材基礎上進行的新的撰寫,是一部集史論與創作實踐、學院教學于一體的理論專著。

胥建國的學術專著《中國彩塑藝術》

清華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勇發來了視頻致辭

在發佈會上,清華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兼董事長李勇先生發來了視頻致辭,他首先代表清華大學出版社向胥建國中國傳統雕塑教學研討會的召開曁《中國彩塑藝術》新書發行表示衷心的祝賀,對各位專家領導的蒞臨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隨後他介紹了清華大學出版社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性出版社一直秉承傳播先進文化,推動社會進步的宗旨,努力出版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品力作的工作。他講到:“彩塑藝術根植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承載著中華文化基因,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不斷兼收並蓄、融合創新,形成具有獨特創作理念和審美意趣的中華傳統藝術門類,為雕塑藝術注入中國元素、中國風格。胥建國教授結合教學與創作實踐,對中國彩塑藝術進行了系統研究、總結、提煉,對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理念和藝術教育具有積極意義。”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藝術顧問、彩塑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張锠教授發來視頻賀辭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藝術顧問、彩塑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張锠教授視頻賀辭中説道:“祝賀胥建國老師專注的《中國彩塑藝術》出版發行,《中國彩塑藝術》一書全面系統的對彩塑藝術概念、彩塑藝術歷史、彩塑藝術觀念、彩塑藝術表現、彩塑藝術實踐以及彩塑藝術教學方法等多層面進行了理論的梳理。另外,《中國彩塑藝術》一書,更著重于理論學習和藝術創作訓練的兩個方面進行詳盡的解讀,成為高等藝術院校雕塑專業教學規範教材,在藝術教育藝術創作實踐中給予專業性的理論指導,使富有生命活力和永恒價值的民族精神在當代的審美觀照中關注生活,培養並創作出無愧時代的當代彩塑藝術人才,和具有時代精神的彩塑藝術作品。”

雕塑理論家、雕塑家胥建國發言(左)清華大學出版社文化與傳播事業部主任紀海虹主持發佈會暨研討會(右)

在發佈會上,雕塑理論家、雕塑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彩塑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胥建國首先對到場的嘉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彩塑專業委員會以及清華大學出版社致以感謝,他説道:“清華大學出版社能專門為本書做這樣一場學術研討曁發佈會,作為作者我感到非常榮幸,我想這不僅是為對正在傳承中國傳統雕塑的藝術家與學者們提供的一次很好的學習與交流機會,更是對中國彩塑藝術推動和發展做出的重大支援。”

本次發佈會暨研討會由清華大學出版社文化與傳播事業部主任紀海虹主持,作為本書的責編,她説道:這本書給我最深的印像是,既有時間上的縱深感,從原始社會時期的雕塑藝術的起源,包括書畫的起源開始談起,研究了彩塑藝術最早是怎麼發展起來的;還有從空間上的拓展,談到了傳統彩塑的藝術産生的時候,同時期中亞與西方的雕塑發展。中國的彩塑藝術立足本土,又吸納了同時期一些外來文化元素,如佛教藝術等,兼收並蓄,融會貫通。這本書的資料梳理、增改工作,作者非常辛苦;編輯修改過程中又經過字斟句酌,反覆核查,累是有的,但的確很快樂。彩塑藝術植根于中國,又不斷吸收很多相關的藝術元素,並且依然在新的時代裏能不斷地發揚創新,其作品的創作思路、審美理念、審美意趣等都在發展,必將在助力形成中國學派方面發揮作用。”

胥建國指導《中國彩塑藝術》課程創作實踐

該書集胥建國先生30年學習研究成果、20年教學創作實踐和15年的理論探索,對彩塑的概念、産生、發展、文化內涵、藝術表現、工藝製作、當今學院教學等均做出了精闢全面的論述,尤其是對多位著名彩塑藝術家作品進行的分期、風格的論述等具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青年雕塑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肖靖就胥建國的中國傳統彩塑教學做了主題彙報

在發佈會上青年雕塑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肖靖就胥建國的中國傳統彩塑教學做了專題彙報。他談到:“胥先生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本科教學方面堅持開設《中國傳統雕塑》和《中國彩塑藝術》這兩門課程。在胥先生的推動下,學院的‘中國傳統雕塑’教學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教學、研究、創作體系,賦予了‘中國傳統雕塑’新的時代精神。胥建國先生將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優良傳統在新時代繼承發揚,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承續發展做出了重要努力和貢獻。三十多年來,胥先生作為中西雕塑比較研究的開拓者、中國彩塑藝術理論奠基人,他的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實踐必然對未來中國雕塑教育産生重要的影響,是中國雕塑教育發展的重要見證者和推動者,‘置根傳統’與‘塑造當代’將是未來中國雕塑發展持續不斷的研究課題,先生的教育教學經驗值得持續關注和廣泛借鑒。”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青年學者孟媛進行主題彙報

作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青年學者孟媛參與了本書的撰寫過程,她在主題彙報中從三個階段詳細講述了胥先生撰寫本書的過程。從2019年3月—2020年8月底,胥先生的《中國彩塑藝術》經過17個月夜以繼日的書寫,胥先生總共完成了27萬字,新增圖片537幅,對教材版的原著文圖進行了諸多的調整和補充。“胥老師在寫作中從始至終都本著尊重歷史的態度,並且秉持著嚴肅與嚴謹的治學理念。包括胥老師在內的一批藝術家、學者與教育工作者,肩負起了歷史的責任與時代的使命,在自己的創作、教學以及藝術研究裏,推動著包括彩塑藝術在內的中國傳統雕塑的傳承與發展。”

研討會現場

發佈會當天還舉行了專題研討會,有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及眾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就中國傳統雕塑教學及中國彩塑藝術展開研討與交流。

美術史論家、《中國雕塑》執行主編宋偉光在研討會發言

美術史論家、《中國雕塑》執行主編宋偉光在研討會上説道:“這本書與幾年前出版的胥建國的《中國彩塑藝術》教科書,結構上發生變化。新出版的這本《中國彩塑藝術》資訊量、章節關係、學術判斷,與上一本不太一樣。上一本基本是就一個敘述、一個有關彩塑藝術的歷史沿革、技術手段等方面的具有指導性的教科書。而新出版《中國彩塑藝術》,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集中于對藝術之間的關係、理論性認識之研究。《中國彩塑藝術》把彩塑放到一種社會、人文背景當中去考察,而不是就彩塑而談彩塑,就技術而談技術。所以,這是一種由形而上落實到形而下,然後又從形而下反饋到形而上的邏輯系統;是一個有細節、有學術判斷、有體系的學術著作。胥建國教授的新版《中國彩塑藝術》,是個結構嚴謹,邏輯清晰,見地新卓的學術專著。他採用中西比較的方法,採用文獻與實物對照的方法,因而,使得此書的縱橫坐標建構得很有節點關係,頗富判斷。”

公共藝術家、美術與設計理論家、北京服裝學院教授、教育部美術學教指委委員趙雲川發言

公共藝術家、美術與設計理論家、北京服裝學院教授、教育部美術學教指委委員趙雲川在研討會發言中説道:“通過對胥建國老師中國傳統雕塑教學的了解和《中國彩塑藝術》一書的學習,覺得他做了一件很了不起事。因為長期以來對中國傳統雕塑比較體系化、比較深入的研究偏少,人們的興趣點更多還是在現代與時尚聯繫比較緊的方面,所以能沉下心來研究傳統文化的人我覺得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胥教授的這個研究,在教學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從教學上看,他的這個體系一層一層往裏推,沒有停留在傳統,而是能夠和現代有一種聯繫,作品裏體現出來的傳統東西、內在的東西都能看出來,能夠感覺到這麼一路探索過來是構建了一個比較完善的體系,這是非常有價值。從《中國彩塑藝術》這本書來看,胥教授著書立傳系統地研究了它的造型觀以及審美和表現等,他論述的都比較系統,從學術高度做出了陳述,給我們雕塑怎麼發展帶來一種可資借鑒可資提升的東西。書裏麵包含的容量非常廣,圖像文字相互並證,舉證充分,顯示出了胥教授的審美品位和藝術思想。”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教授、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纖維藝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洪興宇發言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教授、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纖維藝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洪興宇與胥建國同出身於老工藝美院,他在發言中指出:“胥建國的治學非常嚴謹,從本科到研究生、博士生,一步一個腳印,在那個時候他就設定好了對學術嚴謹的治學態度。這是現在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生很值得學習的。從他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工藝美院老先生的治學態度,對中國傳統的認知、對歷史的尊重,可以説這是我們的根和傳統。在2000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清華以後學院有了許多改變。我們工藝美術系分為四部分:纖維藝術、玻璃藝術、金工藝術、漆藝術,我感覺像是工藝美院的微縮景觀。我也非常榮幸,都是工藝美院的老人,他們有情節、有擔當,很多老先生也很儒雅。我感受到我們工藝美院的路徑,剛剛胥老師的兩位年輕研究生孟媛和肖靖的發言,我從中看到了工藝美院的痕跡,傳承、繼續和發展。雖然工藝美院沒有了,但精神依存,特別是併入清華以後,人文氣息更加強烈,由原來的一個專科學院變成了一個綜合類大學,清華大學有很多好的東西我們都吸收了,使我們得以不斷前進,不斷地發揚光大。”

陶瓷藝術家、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係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章星

陶瓷藝術家、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係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章星談到:“胥建國先生的為人和治學,在現在的藝術圈裏是比較少見的。他有自己的想法、自己要做的事情和自己需承擔的責任。文人和學者著書,給中國文化長河留下的文本是十分有價值的,所以今天看到建國老師出的《中國彩塑藝術》覺得煥然一新。他從本科到碩士再到博士,幾十年的持續推進,我覺得很有示範效應。有一句話説“你對歷史的認識有多深,你在未來的創造上就能走多遠。”建國老師把原來的教科書提升為學術專著,又用學術理論反過來指導教學,可以説他也是向未來清華美院或者我們這代人在教學崗位上樹立了一個榜樣。所以我覺得這本書在傳統文化、雕塑藝術裏面是具有高度的。”

環境藝術設計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係黨支部書記 、博士生導師、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常務理事李朝陽發言

環境藝術設計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係黨支部書記 、博士生導師、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常務理事李朝陽在研討會發言中認為:“胥建國老師治學嚴謹,研究生時就出了一本理論著作《走向新雕塑》,前段時間建國老師又出了本詩集,今天看到新書《中國彩塑藝術》出版我挺有觸動,看得出在現在這種浮躁的環境下,他能靜下心來,這非常可貴,尤其在今天這個背景下,這本書的價值是最能突顯出來,特別是以現在注重西方的、現代的專著偏多一些,而對中國傳統文化能做這麼深入系統梳理的人很少。建國老師不是僅僅停留在資料羅列的層面,還提出很多獨到的觀點,這是需要花大量精力才能形成的理論框架,是非常不容易的。”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係博士生導師、陶瓷藝術家、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日用陶瓷設計委員會副主任邱耿鈺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係博士生導師、陶瓷藝術家、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日用陶瓷設計委員會副主任邱耿鈺説道:“我覺得中國雕塑史其實就是一部彩塑史。中國傳統雕塑到了宋元以後總體上呈現出一種衰落的趨勢,雖説明代也有不少很好的雕塑,但是相比漢唐時期要少的多,到了清代和近現代,在中國的雕塑衰落的時候,隨著西方的雕塑藝術傳入我國,自成體系的西方雕塑對中國的雕塑創作和實踐産生了很大影響,西方雕塑的往往就成了我們評判中國傳統雕塑的參照和標準。當我們有意無意地用這種標準看待傳統雕塑時,就很容易産生認識上扭曲和誤判。西方雕塑的這種標準不僅會影響雕塑創作的實踐,也影響了我們的雕塑教學。所以我們很需要有人來對中國傳統雕塑做一個系統的研究和梳理,胥建國老師就是做了這樣一件特別重要的工作。他對中國傳統雕塑做了非常系統、全面、深入的梳理,這對於今後的雕塑實踐和教學都很有啟示意義。”

紡織藝術家、設計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係書記兼副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流行色協會理事會理事張寶華在研討會發言

 紡織藝術家、設計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係書記兼副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流行色協會理事會理事張寶華在研討會發言中説道:“從教學來説,我認為要根植于傳統,注重於當代。這不僅是胥老師在彩塑教學上的一個方向,對於今後我們的人才培養也都是一個很好的命題,會不斷的研究下去。通過胥老師指導學生的一些創作,我們也能夠看到傳統在以新的角度、新的形式在往前走。如果説希望的話,就是希望胥老師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優秀雕塑人才,對雕塑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雕塑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係教授、副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雕塑家學會常務理事陳輝發言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係教授、副系主任陳輝教授在研討會發言中談到:胥老師是我們雕塑界著書比較多的一位老師。每本書都體現出胥老師每一段時間的追求,他的追求可以概括為‘堅守、創新’。清華雕塑係的中國傳統雕塑和彩塑教學是胥老師二十多年一直堅守的課程。他一直強調傳統彩塑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是因為胥老師的堅持,彩塑課現在成為了清華大學校級的特色課程。胥老師教學的創新體現在堅持彩塑傳統的同時,還注重傳統藝術當代的轉化,培養了許多在這方面優秀學生,推出了一批優秀的作品,並使清華美院中國傳統雕塑的教學與課程發展越來越完善。可以説胥老師的研究影響了清華美院對傳統雕塑的重新認識,並使我們的傳統雕塑課程越來越豐富,也逐漸走入了正軌。胥老師的新書不單是對中國傳統彩塑的一個總結,更是對我們中國的傳統雕塑教學、對我們清華大學雕塑教學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彩塑專業委員會在京委員頒發聘任證書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彩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偉説道:“從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時期的張景祜先生到後繼的張錩教授,再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時期的胥建國教授,天津‘泥人張’完成了從區域民間藝術到學院雕塑藝術的演進,也由家族經驗式的創作實踐,逐步形成重視理論研究的傳統,進而實現對整個中國彩塑藝術宏觀而系統的把握——胥建國教授的《中國彩塑藝術》一書正是對中國彩塑藝術全面而深入研究後所形成的重要學術成果。胥建國教授的《中國彩塑藝術》從文化屬性、歷史源流、創作方法與教學實踐等角度對彩塑藝術展開探討,既重視歷史文脈,兼顧中西比對,又能堅持與時代同步,在歷史責任與文化自覺中構建了一個有中國特色的彩塑藝術理論體系,對於中國彩塑藝術今後的學術研究、繼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青年美術理論家、人民美術出版社期刊采編中心副主任范雨萌則認為:“胥老師的新著我想可以用‘傳道’‘授業’‘解惑’三個詞來概括。授業’是這本書依舊保留了有關彩塑製作概念的內容,對傳承古法和創作實踐有一定的指導,並且將當下具體的教學實踐融合其中,是對理論研究的具體應用。‘解惑’是書中開創性地介紹了彩塑與中國傳統藝術之間的關係,以及歷史背景、審美變遷、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內容,將以往專項的、個體的學科門類研究,放入多學科並舉的美育視野研究中,為當下研究藝術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從更宏觀的層面讓讀者了解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整體樣貌和各藝術門類之間的共生和發展。”

天津美術學院雕塑係副教授、藝術學博士黃文智提到:“胥建國老師從事彩塑教學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對中國古代雕塑、尤其是對彩塑的成型工藝和造型理唸有獨到的見解,加之他還兼授西方雕塑史課程,從事抽象風格的公共藝術創作,從這個意義上説,他在治學和創作上做到了融貫中西,又堅守東方審美意蘊,因此這本傾注了他大量心血的著作,特別值得廣大雕塑藝術從業者和學習者期待,我相信也會因此收穫良多。一直以來,中國古代雕塑在理論建設方面尤為欠缺,這和豐富的中國畫論形成鮮明反差。因此,當前專業教學與美術史建設,迫切需要有高度、有深度的雕塑理論和雕塑史教材,胥老師的書提供了很大的參考價值和創作指導作用。”

青年雕塑家、故宮博物院館員黃齊成則指出:“中國的彩塑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植根于中華文化土壤,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産物。縱觀中國雕塑的發展史,彩塑藝術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諸如:遠古的彩陶、秦始皇兵馬俑、宗教造像、民間泥玩等,大多都有彩的描繪,由此我們可窺得彩塑藝術有著很深的文化淵源。由於雕塑自古被視為“皂隸之事”,難以像中國繪畫一樣受到文人的青睞,多為工匠們的所造,歷來就鮮有理論著作流傳於世,更不必説對雕塑中的彩塑藝術的理論研究了。由此可見,今天胥老師的《中國彩塑藝術》一書的出版難得可貴,將為我們提供一把打開中國彩塑藝術大門的鑰匙。”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彩塑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雕塑係副系主任、雕塑家趙健磊做總結發言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彩塑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雕塑係副系主任、雕塑家趙健磊在研討會的最後做了總結發言,他説道:“感謝今天上午諸位專家老師的發言,各位老師從不同的角度對胥建國先生的傳統雕塑教學和《中國彩塑藝術》一書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我也代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彩塑專業委員會向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胥建國先生的專著對中國彩塑藝術的發展産生可持續的推動力量,對於彩塑藝術如何融入當代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本次研討會也必將會對繼續深入彩塑藝術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參考,再次感謝各位專家老師的發言,也再次祝賀胥建國先生的《中國彩塑藝術》一書出版。”

《中國彩塑藝術》正是對中國傳統彩塑藝術中的諸多問題做出了客觀精闢的分析,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當代彩塑教學、創作實踐和理論研究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和經驗總結,對弘揚民族藝術,促進當代雕塑藝術多元化發展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和長遠影響。(圖/黃齊成 文/孟孟)

胥建國以新書探索《中國彩塑藝術》的歷史與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