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米勒斯公園的《波塞冬》
初次見到卡爾•米勒斯的作品,便感受到一種輕飄飄的夢幻感,青銅的人像沒有做出詳盡的解剖結構,也沒有順應材料的硬朗特質順勢發展,正相反,他的作品以西方古典雕塑藝術為基礎,借助東方的幻想與詩意色彩的憑依,塑造出了夢幻的氛圍。
卡爾•米勒斯原名卡爾•埃米爾•安德森,瑞典雕塑家。他以其富有表現力和節奏感的大型雕塑而聞名於世。不同於其他雕塑家,米勒斯並沒有在一個固定的地方進行一種長期定居式的藝術訓練,他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世界遊歷。但僑居異鄉的經歷使他更容易直面異域的文化與藝術,使他本人更加包容的對待並吸納文化的多樣性。早年的時間中,他經常去研究古代不同時期的藝術品,尤其在法國巴黎時,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盧浮宮展品的觀摩中。他在吸收傳統雕塑語言的同時,也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
早年在巴黎的求學生涯中,卡爾•米勒斯也與羅丹有著不淺的接觸,羅丹對米勒斯的藝術生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正是羅丹對青年藝術家的教導,使米勒斯在藝術思想上樹立了“尊重傳統、尊重自然、以雙眼發現‘美’與‘性格’”。這樣的藝術思想為他日後創作題材的選擇起到了長遠的指導作用。
《舞蹈演員》
同時,在暫居巴黎的時間內,米勒斯創作了一系列的小尺寸創作,這期間他的創作題材基本來源於平常人的生活日常,其中最為知名的是幾組不同的表現舞蹈的雕塑。他受美國舞蹈演員Lone Fuder的舞蹈啟發,創作了包含《舞蹈演員》 等一系列運動體裁的作品。《舞蹈演員》的一隻手臂下壓,另一隻則曲臂內收,裙擺則被雙手緊握,使其隨著舞者身體的動作趨勢而擺動。可以看出,在盧浮宮觀摩收穫的經驗為他的創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為他打下了良好的塑造基礎與解剖知識,在塑造並表達人體“旋轉”、“舞蹈”、“運動”以及身體結構時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福爾克·菲爾比特》
卡爾米勒斯風格上的轉變與成熟期在1904年左右。如果説羅丹是他藝術思想的啟蒙者,那麼在德國期間的學習就奠定了他藝術風格與內核。在1904年到1906年,他移居到了德國慕尼黑,在這段時間他接觸並學習了中世紀和早期希臘藝術,這一時期中對宗教、神話等精神內容的表達與強調使卡爾•米勒斯的作品主題由世俗日常轉變為神話與寓言,同時雕塑人體也不再是穩穩的踩在地面上,而像是在一種“半重力”的環境中輕微懸浮。
同時,卡爾•米勒斯也醉心於中國傳統雕塑藝術,據一位米勒斯公園的管理人員所説,卡爾•米勒斯收藏了眾多的藝術品,這其中,中國雕塑就佔有了很大的比重。正是他對東方雕塑的熱愛與學習,使他的作品既表現著“不現實”的夢幻,又能與西方古典的神話題材雕塑有所區分。
《馬》習作
經歷了德國的學習後,幻想和神話寓言在卡爾•米勒斯的作品中逐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幻想”賦予了他作品飄忽莫定的造型與精神,並借著對神話寓言的主題與雕塑本體的憑依而被敘述。在他于1931年創作的公共雕塑《俄爾浦斯》中,眾多人體坐落于不同的高度層次上,造型各異,但不論是位於中心位置的俄爾浦斯,還是環繞他四週的小型人物,他們唯一不變的共同點是他們微微點地的腳尖與氣韻向上的身體姿態。這些人物造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大面積底座,全部採用點支撐,使雕塑人物塑造出一種宛如失重般的“漂浮”狀態,好似所有雕塑人物在雲尖上起舞。
《俄爾浦斯》
在卡爾•米勒斯晚年的藝術創作中,他作品中的幻想和浪漫情懷也出現了蛻變——他作品中蘊含的意象上升到了對人性的思考以及對神秘宇宙的好奇與求知欲中。他于1951年創作的作品《上帝之手》就是一個完美的體現。他對自己作品的靈感來源有著這樣的闡述:“《上帝之手》的靈感來源於一次夢境。早晨醒來後邊回憶所夢之物邊做出了草稿,隨後也就丟在一邊了。正如他自己所言,這件雕塑完全是一種思想上的、本能上的迸發。米勒斯將他“潛意識”中的靈感提煉出來,並賦予了它具象的造型。他塑造出一個在巨大手掌中站立的人:此人雙臂半屈,舉于身前,上半身則努力地向上仰去,踮起的腳尖仿佛在暗示此人下一秒就要向深邃的宇宙飄去借助天空的背景,突出了它的剪影效果:舉止誇張的人站立在巨大手掌這種極富幻想感與不現實感的畫面,似乎是説明著人為探尋宇宙而不斷探索並積累知識,藉由知識的“大手”承托,從而靠近並仰望宇宙與真理,闡述了人對宇宙乃至世間一切未知事物的好奇與求知本性。
西方的古典雕塑藝術為卡爾•米勒斯打下良好的塑造與技術基礎,羅丹的教導啟發了他的藝術思想,而他對東方藝術的興趣與熱情使他從中汲取到了詩意與幻想色彩,最終,三方的融合,形成了他獨特的雕塑藝術語言。
天使形象 的“漂浮感”
《奧菲斯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