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劉小東在倫敦裏森畫廊呈現的個展“失眠的重量 Weight of Insomnia”,將目標投向演算法和程式,用機械裝置代替藝術家,描繪了數張單色的風景畫。
在裏森個展之後劉小東在英國又停留了一段時間,用他最熟悉的寫生的方式畫了這一批油畫,這次的主題是在英國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華裔。他們有的在努力追求夢想,有的已經過上了穩定的生活,甚至還有業內的精英,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融入著英國這個社會。多元文化在不斷的抗拒,妥協,交融乃至迎合中演變,我想這也是這次在Massimo De Carlo畫廊展覽的主題“新英格蘭New England”所想要表述的。
Weight of Insomnia 失眠的重量 2019
劉小東訪談現場
Weight of Insomnia (Seoul) 240 x 300cm 2018
Weight of Insomnia (Gwangju) 240 x 300cm 2018
Weight of Insomnia (BWM Dingolfing) 250 x 300cm 2018
Weight of Insomnia (London) 250 x 300cm 2019
繪畫裝置細節
繪畫裝置細節
Time 240 x 300 cm 2014
平心而論,用影像去捕捉再通過演算法程式和機械結合的繪畫方式不是一個很複雜的想法。斗膽推測,劉小東想讓一個視頻攝像頭代替他觀察的眼睛,用鋼絲牽引著的畫筆作為藝術家的手,其實這依舊是一種寫生。這個想法更多的難點我想應該是在代碼、演算法以及讓機械結構協調運作之上,而並非想法本身。
當然這個系統建造的過程可能十分有趣,藝術家可能也樂在其中,這無可厚非,但是從最終結果上出發,普通觀眾可能很難從一幅沒有顏色變化的,還略微有些抽象的作品中獲得與藝術家的共情。相比現在動輒VR、AR之流,各種聲光電,3D列印,直觀且“炫酷”,甚至近乎一種炫技層面的裝置,劉小東的繪畫裝置無疑是樸實的,而且設立了一定的欣賞門檻。我認為體現更多的在於對未來程式功能性的探索。
New England 新英格蘭 2020
刻羽彈琴(局部)60x70cm 2019
Duncan和他的戰馬邱麥思 190x180cm 2019
Geoffrey和他的家庭 140 x 150cm 2019
Vic&Ed 姐弟 60x70cm 2019
Veronica和她的混血雙胞胎 190x180cm 2019
馬越之家 150x140cm 2019
展覽現場
Samuel 70x60cm 2019
展覽現場
劉小東日記
劉小東日記
展覽現場
丙烯繪于照片之上
新英格蘭紀錄片2019
弗洛伊德 《裸體與倒影》 1980年
劉小東 Stanley Baby 190x180cm 2019
目光轉向時間更近一些的展覽,當劉小東自己拿起畫筆,也就是在2019年年中劉小東在英國的這幾幅作品。那種不緊不慢、張弛有度,傾聽著畫面主角傾訴的寫生感,它又回來了。我在寫作的時候忽然想到了一個有意思的對比,2019年在皇家藝術研究院曾有弗洛伊德展覽。在相似的題材和環境下,僅對比模特的姿態的鬆弛程度和表情神態,應該不難理解我所説的那種跟主角互動的寫生感從何而來。他們在寫生的時候的形象就很像一個“可怕的老頭”和一個“親切的大叔”,這無疑源自於這兩位藝術家對於寫生的不同理解,不同的觀察的方式,與模特的合作模式,折射出每個人的習慣個性的不同,對比看來相當有意思。
當然這次展覽聚焦的仍舊是個體與文化,每一個主人公都在劉小東面前侃侃而談,定居英國的生活或多或少給他們留下了一些文化的烙印,但都在劉小東的油畫中展現出自己最真實的樣子與平常卻又不平凡的生活,這樣鮮活的人與故事,一定是劉小東油畫中最為珍貴的部分。(文圖/向羿旻 發自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