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電影誕生125週年,國內首個電影分鏡手稿展來了!

電影誕生125週年,國內首個電影分鏡手稿展來了!

時間: 2020-09-29 10:08:45 | 來源: 藝術中國

《火車進站》影片截圖

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那一列“仿佛要衝出銀幕”的火車,曾讓巴黎咖啡館裏的觀眾大驚失色。125年過去,這種被稱為“電影”的“造夢藝術”,已然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銀幕中的經典片段、形象和場景等總是為影迷所津津樂道,然而它們誕生的過程,則常常是惹人遐想的謎團。

IOMA愛馬思藝術中心新展——“光影之前”電影分鏡手稿展,正打開一個通往電影造夢者“腦內劇場”的入口。由開眼App特別企劃的這場展覽,將中外上百幅電影分鏡手稿、動態分鏡、手繪圖等電影製作素材匯集起來,試圖通過多種維度來呈現電影的前期創作思路及背後故事。

“光影之前”電影分鏡手稿展現場 ©開眼

形態各異而又彼此關聯的4個展區版塊,分佈在由廠房改建而成的藝術空間內。展覽本身凸顯新奇感、夢境感的視聽呈現,不僅貼近電影藝術的特性,也與其所處的分層、開放而流動的建築空間頗為契合。

流動的空間加強了“漫遊”體驗©開眼

步入名為“Tunnel(隧道)”的一層展廳,只見聲、光、電在幽暗中共同營造出虛實交織的氛圍,即刻將人拽入奇妙的光影世界。

不少為大眾熟知的科幻、魔幻類影片的珍貴手稿在此匯集。其中,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終結者》、《異種移植》分鏡美術手稿此次首度在中國展出。

卡梅隆被影迷們戲稱為“被導演事業耽誤的漫畫家”俱樂部成員(該“俱樂部”還包括希區柯克、黑澤明、徐克等人)。據説他在籌備《阿凡達》的十多年間,就積累了重達幾公斤的電影手稿,而片中最初的人物設定及很多科幻場景,是他晚上夢見後拿筆畫下的。

詹姆斯·卡梅隆電影分鏡美術手稿

詹姆斯·卡梅隆電影美術手稿

展廳中陳列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藝術設定手稿,則可供“哈迷”們一邊感嘆美術師精巧絕倫的手筆,一邊隨之回味霍格沃茨城堡、對角巷等經典場景。

《哈利·波特》系列展示區©開眼

《哈利·波特》系列展出的設計圖

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彩色分鏡手稿、場景繪稿,帶人重溫這段奇異愛情故事。片中名場面——洗手間場景,在展覽中被特別復原重現:人們可以走進一個浮動著幽藍光線的實景空間,感受水聲自四面八方湧來,想像片中神秘人魚帶著人類世界的愛人在水中游弋的唯美片段。

《水形物語》洗手間場景繪稿

《水形物語》實景空間帶來沉浸式體驗 ©開眼

一層展廳內,一面錯落排布著眾多影史名片的巨大“電影墻”亦十分吸睛。墻上羅列的影片挑選自開眼app用戶上傳的電影相關視頻,策展人將其進行了發散性的混搭,並從中截取出一些關鍵詞,由此呈現出大眾對於電影“造夢”的看法。

“電影墻”

另一面墻上的卓別林投影可供人與這位喜劇大師來次穿越時空的合影

進入二層夾層空間。2號展廳“兔子洞”開啟通向動畫世界的入口。

在此,國産動畫力作《大魚海棠》的分鏡手稿在墻上鋪開,外加其珍貴的場景繪稿等素材,展現出動畫電影前期搭建的種種細節。

人們在《大魚海棠》分鏡手稿前細細觀摩

《大魚海棠》分鏡製作素材

“HiShorts!廈門短片周”“費那奇北京動畫周”的優秀入圍影片也在這個空間得以別樣呈現:墻面上一塊塊小螢幕播放著這些作品的原片,空間頂部則排列著眾多頂燈似的“圓洞”,每一個“圓洞”內側的環面上,都印有一部作品的前期製作資訊。

如果不嫌脖子酸的話,大可在“圓洞”底下細細觀摩,將上面靜態的介紹,和墻上的動態原片結合起來欣賞,在腦中復原出影片從無到有的過程。

充滿奇妙“圓洞”的2號展廳空間

    位於三層的3號展廳“紅藍”,展現了華語電影中的東方美學。

經過前兩個展廳沉浸式的引入,這一展廳帶人跟隨華語電影美學大師、金馬獎最佳美術指導樸若木先生,透過大師的美術設定理念,從偏學術性的角度體悟電影的藝術性。

呈現華語電影之東方美學的3號展廳

《色,戒》中女主角湯唯為何從頭到尾都穿藍色旗袍?《阮玲玉》中的設計如何借用版畫概念?《胭脂扣》中的“軟邊效果”有何用意?……在樸若木的代表作品,以及截自其在2018年金馬獎大師課上的語段中,東方美術哲學的奧義悄然顯現。

《色戒》中湯唯的藍色系旗袍貫穿全片

《阮玲玉》中張曼玉的旗袍花色取自Paul Klee一幅能夠“吸引人目不轉睛”的名畫

《阮玲玉》借用了版畫技巧和概念,使人物和背景描述更深刻

4號展廳“Lumos”則主要聚焦國內青年導演的作品。

周聖崴、仇晟、董性以等青年導演,提供了各自代表作的分鏡手稿、場景繪本等製作素材,由此讓人窺見更為全面的電影幕後製作詳情。

4號展廳空間

展出的分鏡手稿

這些風格迥異的素材被並置陳列,其中有細膩的手繪圖稿,也有照片記錄形式,體現出不同導演在創作習慣上的差異性與各自的藝術個性。

不同導演的分鏡素材呈現不同的創作習慣與個性 ©開眼

除了豐富的電影分鏡作品,展覽期間還將同步推出“黑屋放映”和“開眼談”兩大活動板塊,定期帶來各大國際電影節獲獎和參展佳片展映,以及與知名導演、分鏡師、影評人等的對談活動。

對話視覺藝術家葉錦添 ©開眼

熒幕之下“造夢者”們的藝術世界,通過這場光影之前的聚會,得以更多地進入大眾視野。

這或許亦能鼓舞更多人相信造夢的可能——無論這些夢的開始只是一個簡單的念頭,還是一張薄薄的繪紙。

觀展貼士:

展覽名稱:“光影之前”電影分鏡手稿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5日-2021年3月14日

展覽地點:北京798 IOMA愛馬思藝術中心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11:00-19:00,最後入場時間18:30(特殊活動將另行通知)

(文/圖 齊嶼,部分圖片來自展覽主辦方)

 


電影誕生125週年,國內首個電影分鏡手稿展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