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美術館
2020年9月20日,“在上方——當代雕塑邀請展”在京北寶隆藝術區上方美術館開幕。
“在上方——當代雕塑邀請展”由上方美術館和時代空間聯合主辦,展覽以學術引領市場,致力於打造北京最具影響力的雕塑市場平臺。展覽不僅是2020年金秋時節雕塑界的藝術盛事,也將成為京北地區最火熱的藝術打卡點。
時代空間創始人、策展人阿福主持開幕式
寶隆藝術區董事長陳各新致辭
雕塑家巴拉特致辭
雕塑家章華致辭
上方美術館策展人聞正致辭
展覽展出Bharat Singh、Gurjinder Kaur、Shin Hoyoon、曹雲、陳金慶、程一峰、竇付坤、高孝午、孔景才、申紅飆、王大朋、王立偉、謝遠清、張慧、章華、趙凱等16位雕塑藝術家的137件作品。
此次展覽以豐富的面貌,且從不同維度的形式和風格展現出當代雕塑創作的深度和活力。這也是上方美術館首次嘗試展出當代雕塑,也是疫情以來,本年度京城地區少有的大型雕塑群展。
嘉賓合影
策展人阿福在開幕式上表示,當代雕塑作為現當代藝術的重要版塊,非常適合在寶隆藝術區及上方美術館這樣具有公眾教育意義的場館展出,從而向更多的公眾和市民普及當代雕塑,讓他們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該領域。上方美術館坐落于寶隆藝術園區內,擁有著美好的環境,作為京北為數不多的專業場館,需要向京北地區輸出更多高品質的展覽,和向周邊乃至全北京的人群提供更好的藝術內容和公眾藝術教育。
開幕式後,參展藝術家和策展人為嘉賓導覽
寶隆藝術區及上方美術館的創始人陳各新也表示,得益於策展人阿福及合作方時代空間的努力,首次嘗試當代雕塑領域便展出如此大規模、高規格的展覽,堅信上方美術館能在當代雕塑領域有更加深入的探討和深耕。
展覽現場
展覽首要亮點是在美術館及寶隆藝術區園內展出雕塑家章華的近80件作品。章華在國家大劇院、北京鳳凰中心舉辦了大型雕塑個展,同時得到北京冬奧會奧組會的邀請,在冬奧組委辦公區舉辦了冬奧藝術系列展首展《飛翔的夢·情係冬奧》。其雕塑作品清新、明快、唯美。與那些沉穩、厚重、強調大體量的風格相比,他的作品充滿張揚、流動的大線條,充滿動感,充滿青春的活力。
展覽現場
印度兄妹Bharat Singh和Gurjinder Kaur的作品,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神秘恒河邊世代所流傳的動人神話。他們的作品中貫穿著“愛”與“真善美”的主題,形態各異,富有張力,且意象頗具神秘浪漫色彩的異國情調。藝術家對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動人場景等素材進行了捕捉、挖掘和提煉,並通過雕塑這一被稱為“凝固的音樂”的藝術形式將每個精彩的靈感瞬間予以定格,盡顯自己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的獨特視角和人文思考。
展覽現場
南韓藝術家Shin Hoyoon是一位擅長用紙為材料製作裝置和雕刻的藝術家,試圖通過紙張和金屬等二維材料來剖析三維社會,此次展出作品為不銹鋼材質。在Shin Hoyoon的藝術創作形式當中,獨特的是作品的中空結構關係,在似雕塑非雕塑的虛擬之間,當你從不同的角度觀賞時,會讓人對本來熟悉的符號産生記憶上的衝突,雖然終歸塑造的還是你認識的那個符號,但結果卻是給你帶來另一種判斷的可能。
展覽現場
高孝午的《再生》系列,用一種溫和無戾氣的手段,擺脫了他被大量盜版的圖式符號的“前生”,他的“再生”是以鹿、龜、魚、蜻蜓和蜜蜂等大自然中的動物主題,通過放大、誇張與隱喻等轉化的手法,表現自然界的異化與幻生;通過再生的涵義,探尋不同時空下人類生存意義與自然迴圈的本質聯繫,進而反思生命的價值。
展覽現場
陳金慶的《無住生香》系列,藝術家汲取了中國傳統山水中一些元素,譬如林木,花朵,石頭等,與當代藝術的元素相結合,包括現代感極強的不銹鋼材質,鎦金的炫亮色彩等。藝術家的作品取向從人物轉向自然界裏的其他生命,比如植物,比如鹿、鯊魚、北極熊等動物。這裡面有的動植物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很豐富的,讓我們回憶起在遙遠的過去,我們曾經與它們共用星球的生機與繁華,共同面對世間的挑戰和無常。而有些動植物則在當今的生態環境中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艱難境地。
展覽現場
作為國內較少有的,一直專注于抽象雕塑創作的藝術家,程一峰的作品形式簡練,卻富有能量的流動。他將空間結構和人內心的心理結構相聯繫,抽象雕塑的特點,在於我們可以在360度,任何一個角度切入,並慢慢深入到作品內部的空間,隨著視角的推移,感受三維空間的形式美感。
展覽現場
申紅飆的作品渾厚、大氣,張力十足,具有超越國界和語言的藝術感染力。他的雕塑作品體現的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在人與自然的對話中探尋著人性本真,在借古喻今的對照中表達著人文關懷。他的雕塑中人與動物都是自然的存在,沒有矯情地做作而是率性地寫照。
展覽現場
竇付坤是一個在石頭上玩出“花樣”的雕塑家——錢幣、汽車、線裝書,彼此糾集,在熟悉的外觀下展開內在的解構與重構,展開“不可能的可能”。他用石頭概括當下,自在觀物,關乎生活與自然與自由。竇付坤喜歡站在大文化俯視的角度,對發生在身邊的當下事象以概括,批判的方式展演出普世觀,以及非功利心的人文關懷。
展覽現場
王大朋則擅于塑造靈獸形象,他所雕刻的動物靈氣動人,栩栩如生,溫柔而不尖銳,仿佛剛從森林中走出來,不帶一絲人間煙火氣質。多年的創作生涯,他已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個人風格,並在百花齊放的當代雕塑藝壇中,綻放光芒。
展覽現場
曹雲所創造的馬超凡而脫俗,顧盼而生輝,其人像則栩栩如生,溫柔而多情。她致力於對雕塑語言新方向的探索,作品中又有典型的“中國式”的形象元素,並建構了一套新的國人精神世界。
展覽現場
王立偉的作品以“皮質雕塑”為獨特存在。這種具有獨創精神的材料選擇和形式錶現,以一種柔軟溫馨、更接近生命本體的語言形態,一下子拉開了和硬質的傳統雕塑的距離,使其在當代雕塑領域中獨樹一幟。
展覽現場
謝遠清的“胖子”雕塑的面貌持續有一些年頭了,它們經常得到的評價是“好玩,有意思”,只有少數觀者看穿背後的寓意和隱藏的嚴肅。藝術本來就是一種語言和形式的魅力,既然作者致力於雕塑語言的強化和塑造,觀眾就不可避免首先感受到這一層。在他的雕塑中,飽滿的雕塑形體語言既是藝術家孜孜以求的雕塑性,也是一層“精神糖衣”,用雕塑軀體來設喻和象徵,使作品形成一個清晰明確的“圖像”,讓觀者一目了然,以求在他們的腦海裏留下簡潔的“心象”。
展覽現場
有的藝術家認為需要充當挑起社會爭議矛頭的那個人,來引發大家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與思考。孔景才喜歡從當下社會的尖銳問題切入,尋找生活經驗裏的視覺元素,進行解構和重組再現,以此反應社會現狀中的矛盾界點。
展覽現場
藝術家趙凱則選擇順其自然,隨遇而安,行雲流水,逍遙自在。趙凱用行雲流水的技法,探索精神層面上生命的溝通和交流,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尋求內心的一方安寧與平靜。
展覽現場
張慧的作品重現的是已逝去的歲月,對往事的追懷,她抒發的是對記憶中的童年以及田園生活的無限懷念。透過她的童真之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共騎青牛嬉笑玩樂,人與人的關係被處理得簡單、和諧,這與現代高度緊張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反差和對比。
展覽現場
上方美術館策展人聞正表示展覽期間,將不定期邀請藝術家出席“藝術對話設計”沙龍活動,為藏家、設計師、雕塑家搭建交流對話平臺;同期,展覽還將不定期開啟“雕塑市場論壇”活動,建築師、室內設計師、雕塑家、策展人、藝術市場專家就雕塑與空間、雕塑市場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為雕塑市場平臺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19日結束。展覽橫跨整個國慶檔,本年度最後一個長假一定要去京北的寶隆藝術區打一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