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雨!雨!雨!

雨!雨!雨!

時間: 2020-08-01 14:52:03 | 來源: 藝術中國

又是雨天?夏季的雨水,真讓人愛恨交加。

千變萬化的雨,也是藝術家們的靈感繆斯。不如來欣賞一些和“雨”碰撞出水花的當代藝術作品吧! 或許你會從中發現雨的更多面,在下一次不留神又被一場雨困住時,能淡定一笑,轉而享受雨中的趣味。

【1】

《雨屋》,蘭登國際,2012

“在美術館造一場有生命的雨”

幽暗空間內充斥著細密的雨幕。但當你開始在這場“雨”中漫步,所到之處,頭頂的雨水便會隨之停止降落——在這裡,雨如同擁有生命般,回應著你的行動。

這件頗具超現實主義氛圍的大型浸入式藝術裝置《雨屋》(Rain Room),由當代實驗藝術工作室蘭登國際(Random International)創作,自2012年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首度亮相以來,每空降到一座新的城市(紐約、上海、沙迦等),便會掀起一股“淋雨”熱潮。

 

《雨屋》的秘密,其實是使用3D跟蹤攝像頭隨時監控參觀者的動作,並把相應位置坐標傳輸至電腦,再由控制系統關閉參觀者頭頂水管的電磁閥。在這場借由科技之力創造的神秘大雨中,人與人、自然、機器之間的聯結,顯現出一種無與倫比的親密。

【2】

《雨》,雷安德羅·埃利希,1999

“窗外是城市雨夜的真實幻覺”

耳畔是雨聲和雷聲,面前是一扇城市公寓常見的玻璃窗。貼近它,朝裏看。當“閃電”的白光閃現時,剎那間你將看到窗面上的雨滴、對面的磚墻與窗戶。

這一切把你拽回記憶中一些熟悉的片刻:某個雨夜,你也曾像這般透過某扇小窗,凝望著大雨滂沱的城市,感到被一種私密、寧靜而又憂鬱的氣氛所包圍……

 

裝置作品《雨》(Rain)的創作者——阿根廷藝術家雷安德羅·埃利希(Leandro Erlich),堪稱製造日常幻境的大師。在《雨》中,藝術家打造了一個具有封閉感的空間,使用二手水泵迴圈製造雨水,並配合以光線和音效,引人進入這個獨特的場域,在此陷入回憶、參與沉思,抑或只是靜靜感受雷雨夜本身的力量。

【3】

《雨》,史黛西·卡爾曼諾夫斯基,2005

“凝固的雨,凍結的時間”

成千上萬顆晶瑩的雨滴,在半空凝固、凍結——這一場景,仿佛出自科幻電影中操縱時空的法師之手。

生於前蘇聯、現居義大利的藝術家史黛西·卡爾曼諾夫斯基(StaceeKalmanovsky),則將這個畫面搬進了美術館。在裝置作品《雨》(Rain)中,她以尼龍線連接玻璃珠,垂挂在透明天花板下,創造了漫天下落的雨滴凝結後的形態。堅硬冰冷的玻璃由此呈現雨的內在之美,構建出一個純凈、詩意而夢幻的場域。

【4】

《蓄水池》,約翰·格雷德,2018

“林中起舞的雨滴‘吊燈’”

義大利Arte Sella雕塑公園靜謐的森林中,一盞巨大的“枝型吊燈”懸于半空、透亮閃爍。這盞由5000 顆“雨滴”構成的“吊燈”,每當下雨或落雪時,會隨著雨雪的重量緩緩下沉,待到天晴轉暖後又重新上升,如此構成起伏變化的靈動之舞。

這其實是美國藝術家約翰·格雷德(John Grade)創作的雕塑裝置——《蓄水池》(Reservoir)。格雷德對於“雨是如何穿過這片樹林的”極感興趣,他想創作一件直接對雨産生反應的作品。

於是,他研究了公園內的生態環境系統,而後用熱成型的塑膠部件打造雨滴儲層,將每顆“雨滴”附著在帶有釣魚線的漁網上,最後把網固定在樹木之間。降雨時,雨水會在塑膠儲層中聚集,形成水滴狀,隨重量逐漸下垂;待到轉晴,雨水蒸發,則又回升至最初狀態。據格雷德介紹,這件雕塑乾燥時重70磅,而裝滿雨水後的重量則可超過800磅。

【5】

《雨》,納扎爾·比利克,2010

“頭頂雨珠的神秘人”

仰面朝向天空的赤裸之人,面孔上停留著一顆碩大、透明的雨滴。

這尊立於基輔時尚公園(Fashion Park)、高6英尺的人形雕塑,總能讓凝望它的人們産生無限遐思:他是誰?為何仰著頭?透過水滴能看到怎樣的世界?……


“雨滴是對話的象徵,它將一個人與各種各樣的生命形式聯繫在一起。”作品的創作者——烏克蘭藝術家納扎爾·比利克(NazarBilyk),曾提出他的解讀。無論如何,這尊由青銅和玻璃築成的“神秘人”,好像總有一股奇妙的吸引力,讓人不禁想同他一樣仰起頭,準備迎接大雨的降落。

【6】

《天空之下,漫無經心》,格雷戈裏·提爾克,2006~2016

“雨天旅途中的超寫實油畫”

車窗雨水朦朧,仿佛給旅途中的各個瞬間染上了一層迷幻濾鏡——這是美國畫家格雷戈裏·提爾克(Gregory Thielker)的超寫實主義油畫系列《天空之下,漫無經心》(UndertheUnmindingSky)所呈現的畫面。

創作這一系列作品的過程中,藝術家無數次開車穿梭在雨中的街道和公路,關閉雨刮器,衝窗外按下相機快門,然後再依據照片,用畫筆細細描摹、還原場景。

利用擋風玻璃上的雨水,藝術家得以製造出一個不斷變更的透鏡,來觀察周圍的環境。“這樣既突顯、又模糊了我們的視線……形狀與顏色相互交融,又産生成新的形狀與顏色,同時還製造了表像與深度的關係,平實與幻覺的關係。”正如提爾克所説,這些畫作都出自真實體驗,並與油畫媒介完美契合——流質性、透明感、可覆蓋、可混合、可摻糅。

【7】

《雨前》,Koo Jeong A,2011

“雨的氣味,什麼樣?”

雨,聞起來什麼味道?南韓藝術家Koo Jeong A,與調香師合作,創作了名為《雨前》(Before the Rain)的嗅覺藝術作品。

“我意識到氣味的製造可以滲透到自然、化學甚至藝術的魔力中。戲劇性的大雨事件則具備敘述的可能性。”藝術家表示,在創作氣味時,需要將所有的故事細節——譬如是什麼樣的雨、地區、時間、溫度等等,事無巨細地與調香團隊溝通。

最終,他們採用乾燥木材、礦物、蕨類植物、麝香、焦油和地衣等成分,混合製造出一種獨特的氣味,它承載了藝術家對於暴雨即將降臨一個炎熱的亞洲城市、大氣劇烈運動時的記憶與想像。

【8】

《雨的創作》,派瑞格潤·丘奇,2015

“只在下雨天才顯形的街頭藝術”

走在雨城西雅圖的街頭,你或許有機會在濕漉漉的人行道上發現奇妙的文字或圖案:“Stay Dry(保持乾燥)”、“Error 404:Sun Not Found(錯誤404:找不到太陽)”、跳格子方塊……

這可不是熊孩子搗蛋留下的證據,而是當地藝術家派瑞格潤·丘奇(Peregrine Church)創作的一組街頭藝術《雨的創作》(Rainworks)。

丘奇對那些能使世界變得更有趣的事物感興趣。對於《雨的創作》,他認為:在西雅圖,反正不管怎樣都要下雨,為何不利用下雨天做些有趣的事?給人們一個期盼雨天的理由吧!

於是,他利用硬紙板和超疏水材料,在城市街道上繪製有趣的塗鴉、文句和小遊戲。地面乾燥時並不可見的圖案,一旦遇到水便魔法般顯現出來。這些令人驚喜、微笑的“雨天小彩蛋”大約能保持4個月到1年不等,隨著行人的踩踏摩擦,從清晰逐漸模糊、消退。(文/齊嶼,圖片來自藝術家官網及其他網路平臺)

 

 


雨!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