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富貴與清雅:清代仕女畫家筆下的佳麗

富貴與清雅:清代仕女畫家筆下的佳麗

時間: 2020-07-07 14:01:18 | 來源: 藝術中國

(清)冷枚《雪艷圖》(局部)

以仕女為繪畫對像是古代人物畫的重要題材,而仕女畫從專繪貴族婦女到泛指以美人佳麗為主人公的繪畫作品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自唐代以來,歷代不少畫家接觸過仕女題材的繪畫,其目的或為傳教化、或為表現古代女性生活、或為抒發作者特殊情感。周昉、張萱乃唐時仕女畫名家,後來的宋畫仕女也相當流行,而明清時期是古代仕女畫最為興盛的時代。清代以畫仕女著稱的畫家有以宮廷畫派為代表的焦秉貞、冷枚,也有以文人畫派為代表的費丹旭、改琦,其表現的仕女以閨秀與陰柔為主要特徵。

宮廷富貴——焦秉貞與冷枚

(清)焦秉貞《歷朝賢後故事圖冊(十二開)——戒飭宗族》

清代宮廷畫家眾多,畫仕女的以焦秉貞和冷枚師徒為代表。康熙時期,焦秉貞成為天主教教主湯若望的門徒,官至欽天監五官正(從事天文曆法事務)。而西洋傳教士布道時常以宗教畫為宣傳工具,又因後期結識繪畫大師郎世寧,因此在耳濡目染之下,焦秉貞學得了西畫中透視和明暗等技法。山水、花鳥、人物畫均是他涉獵的題材,而他的仕女畫多有一股富貴之氣,用筆細膩、設色明艷、意境悠遠。

為宣揚封建的倫理綱常,給宮廷裏的妃嬪們樹立行為楷模,焦秉貞創作了《歷朝賢後故事圖》冊12開。此圖冊題材取自西周文王之母、東漢明帝明德馬皇后、北宋仁宗慈聖蓸皇后等勤儉仁厚、賢淑孝順的妃嬪故事,而畫中對題是由梁詩正書寫乾隆帝在皇子時期所作的詩句,記錄的是這些皇后、太后的事跡和對她們的評價。圖中建築物繪製採用歐洲焦點透視的方法,有別於中國的傳統界畫。而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均顯柔弱,設色濃艷。

(清)焦秉貞《歷朝賢後故事圖冊(十二開)——親掖鑾輿》

(清)焦秉貞《歷朝賢後故事圖冊(十二開)——濯龍蠶織》

除去以繪畫用來宣教化,焦秉貞所繪製的《仕女圖》冊描繪的是宮廷女子的日常活動。在得有空閒時,她們相約一起,在春光明媚的庭院中盪鞦千、在亭臺樹蔭下梳粧、在碧波中游船賞荷……遊玩自娛的同時又不失端莊柔順,使人思慕。而若細看畫中女子,則會發現她們有著統一的裝扮——即身穿漢服、頭飾金釵。

(清)焦秉貞《仕女圖冊(八開)——松閣苼歌》

儘管清朝是滿人的統治,但在一些圖像中,雍正、乾隆諸帝卻穿著漢服行樂,其實這種現象只是皇帝有意識的“虛擬”表達,意在加強自己作為皇帝與儒家聖賢身份的自我認同感。因此《仕女圖》冊中的女性雖穿漢服,但這一方面宣示著統治者對漢族女子的“佔有”,一方面以漢族代替旗裝則在審美上更能襯托女性嬌柔的姿態。不論如何,從這些畫作中我們仍能想像宮中女子的豐富生活。

(清)焦秉貞《仕女圖冊(八開)——桂香濯月》

(清)焦秉貞《仕女圖冊(八開)——蓮舟晚泊》

(清)焦秉貞《仕女圖冊(八開)——柳院鞦韆》

師從焦秉貞的宮廷畫師冷枚也是畫仕女的高手,其所表現的一般也是貴族女性。與焦秉貞的《歷代賢後故事圖》相似,冷枚的作品《十宮詞圖》冊描繪的也是歷代賢德后妃或貴妃女子的故事,教育意義濃厚,題詩為梁詩正所寫弘歷繼位前所作的詩句。

然而,鋻於此圖冊只是承擔著“成教化、助人倫”的功用,冊中建築並非歷代宮廷建築,而只是充當人物故事的背景,且帶有更多裝飾性色彩。冷枚所用的“海西畫法”是在中國傳統界畫的技法上,運用透視法增強畫面的空間深度感,並以明暗關係區分陰陽向背。

(清)冷枚、梁詩正《十宮詞圖冊(十開)——楚宮》

(清)冷枚、梁詩正《十宮詞圖冊(十開)——漢宮》

(清)冷枚、梁詩正《十宮詞圖冊(十開)——吳宮》

提到冷枚,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一件經典作品——《春閨倦讀圖》。畫中表現一女子一手托腮、一手握書的倦怠形象。女子身邊的一切事物都頗為講究,懸于墻上的畫幅、笛子;立於花架上的瓶花;臥于腳邊的小狗以及精緻古樸的傢具……無一不襯托出此女的“大家閨秀”之感,而其素色衣裙和素色花鈿也為她增添了幾分嫵媚氣韻。閨中雖寂寞,但仍不失生活情趣。

(清)冷枚《春閨倦讀圖軸》(局部)

焦秉貞與冷枚師徒活躍于康雍乾三朝,為宮廷繪製了大量作品,不論是仕女還是宮中生活場景都透露出富貴氣象,端莊典雅,而他們所使用的“海西畫法”則是中西結合的結果。

文人清雅——改琦與費丹旭

生活年代稍後的仕女畫家改琦與費丹旭則與焦秉貞與冷枚所畫的仕女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前者屬於文人畫派,所畫仕女更顯陰柔、淡雅飄逸。改琦出生於文人薈萃、書畫鼎盛的松江(今上海)地區,青少年就有了一定的藝術成就,後週游江南周邊各地,領略江湖名勝、交遊眾多文人。

改琦善畫人物、花竹,尤以仕女畫最為著名。其仕女畫學遠近名家之法,尤推崇明唐寅、仇英等人落墨潔凈、設色妍雅的氣韻格調,造型纖細、敷色清雅,創立了仕女畫新的體格,時人稱“改派”。《柳蔭逸趣圖卷》中出現七位女子,分別表現採摘花草、對鏡理粧、靜坐閒談的場景,樹石背景簡逸,人物與景物的勾勒、設色技法均學自仇英。

(清)改琦《柳蔭逸趣圖卷》(局部)

他的另一件作品《元機詩意圖軸》畫面也相當簡潔,僅有一神情落寞的女子側坐于藤椅上,左手持一書卷。作者用輕柔簡練之筆、以淺淡的墨線勾勒出元機的身形,展現出一位身材瘦削、面容憔悴、目光幽怨的仕女形象,這正是文人畫家刻意追求的“清淑靜逸”之趣。

(清)改琦《元機詩意圖軸》

與改琦齊名的另一位清代仕女畫家是費丹旭,其父費宗騫善畫山水,少時深得家傳,後遊跡于江浙閩山水間,與當時的書畫家多有往來。費丹旭善畫山水、花卉,而他筆下的美人頗有“小家碧玉”之態,優美自然。《探梅仕女圖軸》描繪了一位採梅仕女,她站在溪石上,左手抱著梅幹,右手欲攀樹探梅,一位面容俊俏、身材婀娜、俏皮可愛的女子躍然紙上。此畫筆墨細柔、設色淡雅,體現出費丹旭仕女畫的特色。

(清)費丹旭《探梅仕女圖軸》

《十二金陵圖冊》是根據曹雪芹名著《紅樓夢》中對林黛玉、薛寶釵、李紈、史湘雲等12位女性的描述而繪製出栩栩如生的女子形象。所有圖像均為“一景一人”的配置,背景為山石、樹木、房舍,執扇撲蝶為人謹慎的寶釵、持鋤葬花孤高清冷的黛玉、端坐書旁曼妙溫柔的妙玉等人的氣質在淡雅的環境中被襯托而出。清秦祖永《桐陰論畫》言費丹旭“補景仕女,香艷中更饒妍雅之致,一樹一石,雖未能深入古法,而一種瀟灑之致頗極自然。”

(清)費丹旭《十二金釵圖冊(十二開)——寶釵撲蝶》

(清)費丹旭《十二金釵圖冊(十二開)——黛玉葬花》

若細看費丹旭筆下的各類女性,她們都有著鴨蛋臉、柳葉眉、櫻桃小口,並有朱紅點唇,身材瘦削,似有種“弱不禁風”之感,這不僅與改琦所表現的女子形象大體相同,而且反映著當時仕女畫的審美風尚。

(清)費丹旭《十二金釵圖冊(十二開)——妙玉品茶》

(清)費丹旭《十二金釵圖冊(十二開)——李紈讀書》

仕女畫在清代尤其受歡迎,其地位甚至與山水、花鳥等題材比肩,女子的刻畫也不再局限于貴婦,而能關注到仙女、農村婦女、小説戲曲人物、歷史人物、青樓女子等各類身份的女性。然而,不論是宮廷畫家焦秉貞、冷枚還是文人畫家改琦、費丹旭,女子的“纖弱”特質都被他們視為審美追求,這也深刻地體現在他們各自的作品中。(作者:孔霞莉)


近期,“江南佳麗——蘇州博物館藏仕女畫精品展”正于蘇州博物館展出,展品匯集清代中期至近現代的仕女畫,其作者既有仕女畫名家如費丹旭、改琦,亦有一些名不見經傳而難得一見的小名家。

展覽名稱:江南佳麗——蘇州博物館藏仕女畫精品展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二樓吳門書畫展廳

展覽時間:2020年5月18日——8月16日

 


富貴與清雅:清代仕女畫家筆下的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