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嶼
COVID-19疫情的發生對藝術圈的影響無疑是深刻的:全球13%的博物館或因疫情影響永久關閉,大大小小的雲展覽、雲活動不斷涌現,宅在家的藝術家們頻出奇招,隨時可能震驚大家的社交網路……
身處新形勢之中,全世界的知名藝術期刊也紛紛發聲。本文選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6份雜誌新刊,這些新刊的封面作品,便透露著該雜誌編輯部面對疫情的態度和思考:有的呼喚快樂與希望,有的提醒我們重新審視歷史。
ARTFORUM(《藝術論壇》)
2020年5/6月刊,VOL.58,NO.9
封面:托什·巴斯科, 《無題》(Untitled), 2020,數位相片
2020年5/6月ARTFORUM雜誌封面,圖片來源:ARTFORUM官網
知名當代藝術雜誌ARTFORUM的總部位於此次美國的疫情中心——紐約。據主編大衛·維拉斯科(David Velasco)在寄語中所寫,本期雜誌是編輯們在自家廚房、臨時辦公室中完成的。寄語的標題則叫作Wish You Were Here——願你在此,不知靈感是否來自英國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那張同為此名的傳奇專輯,既關乎逝去與創傷,也關於告慰與希望。
雜誌封面的鬱金香看上去正合主題。疫情初期,美國表演藝術家、舞者、攝影師托什·巴斯科(Tosh Basco)就與搭檔吳曾(Wu Tsang)購買了這些花,並在居家期間用iPhone 8拍下了花朵逐漸凋殘的過程。藝術家將這種腐爛看作是重建的序曲——其中蘊含著重生的希冀。
此外,在巴黎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的哲學家、策展人保羅·B·普雷西亞多(Paul B. Preciado)在本期中談了她“向病毒學習到的事”,藝術史學家卡洛琳·A·瓊斯(Caroline A.Jones)則發表了《病毒體:在聚合的層面上進行思考》的精彩文章,均可在ARTFORUM網站閱讀電子版(www.artforum.com.cn/print)。
Flash Art International
2020年4-5月刊, NO.330, VOL.53 封面(共2版):
塔拉·邁達尼,《通道》(Passage), 2019,油彩于亞麻布上;
塔拉·邁達尼,《數字褐膚》(Digital Tan), 2020,油彩于亞麻布上
2020年4-5月Flash Art International雜誌封面,圖片來源:Flash Art International官網
義大利當代藝術期刊Flash Art International最新一期的兩版封面,均來自國外藝術圈一度話題度超高的美籍伊朗裔藝術家塔拉·邁達尼(Tala Madani)。雜誌內文亦刊登了塔拉與她的伴侶、藝術家納撒尼爾·梅洛斯(Nathaniel Mellors)的對談,有關藝術家本人在居家“幽禁”期間的恐懼、孤獨、不適以及由此産生的創作。
塔拉最近的創作呈現出一種比往常畫作更為強烈的“肉體的脆弱感”,而這也呼應了本期雜誌編輯部自我叩問、同時向讀者拋出的一個主要問題:在這個脆弱的特殊時期,你會如何開始描繪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330號刊也是這家老牌雜誌53年來第一次額外推出電子版,可以説是送給讀者的一份特別福利了。(可通過官網申請免費下載:flash---art.com)
Beaux Arts
2020年5月刊, NO. 431
封面:薩納姆·哈提比,《毒藥影響》(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ison), 2018,布面油畫
2020年5月Beaux Arts雜誌封面,圖片來源:Beaux Arts官網
儘管疫情的陰雲仍未散去,歐洲頂尖法語藝術雜誌Beaux Arts卻在5月刊的封面印出醒目大字——“快樂的季節”!
這出自本期雜誌中的一篇特別策劃:大腕級法國策展人伯納德·布裏斯特恩(Bernard Blistène)應邀為雜誌策劃了一場虛構的展覽,而伯納德想到要提出快樂的詞彙,希望人們在不幸的日子中能夠找到愉悅的感覺。
雜誌封圖便是這場“想像中的展覽”呈現的作品之一。其創作者薩納姆·哈提比(Sanam Khatibi)生於伊朗,曾經歷過一段流浪生活。在這幅頗具浪漫主義與魔幻色彩的畫作中,綠意蔥蘢的原始森林顯得神秘而蓬勃,而迷人風光之下,則蘊藏著薩納姆一貫考慮的問題——人類與環境的境遇。
frieze
May/June 2020, NO.211
封面:辛迪·雪曼,《無題 #611(Untitled #611)》(細節圖), 2019,染料昇華金屬列印
2020年5/6月frieze雜誌封面,圖片來源:frieze
frieze的5/6月刊是新主編安德魯·德賓(Andrew Durbin)走馬上任以來刊發的首期雜誌,設計和版式都煥然一新。而仿佛和上文中的Beaux Arts雜誌心有靈犀,本期frieze的主題是喜劇(comedy)。
儘管你可能會納悶,在這個乍一眼看去愁雲慘澹的2020年,究竟有什麼值得一樂的,不過frieze還是呈上了一道“喜劇大餐”:從基於meme文化(多指網際網路上快速病毒式傳播爆發的文化現象,比如暴走漫畫)的幽默諷刺,到對參與抖音瘋狂挑戰以尋求快樂的年輕人的反思。
本期封面專題人物則是美國知名藝術家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她帶來了又一個極具個人藝術風格的扮演式形象——梳溜光背頭,戴金絲邊眼鏡,似是女扮男裝,目光嚴肅又犀利。細細品來,似乎也透著一種喜劇的戲謔與諷刺。
而正如主編安德魯·德賓所述,幽默有力量將人與世界聯繫起來。藝術與喜劇能讓人産生一種認同感:即便身處困境,我們也幾乎從未真正孤獨。面對疫情,我們所能做的可能便是大笑,宅家,閱讀。但這或許也不賴,不是嗎?
Artreview Asia
2020年春季刊, VOL.8, NO.1
封面由ArtReview Asia委託藝術家范加(Jes Fan)創作,2020
2020年春季刊Artreview Asia雜誌封面,圖片來源:Artreview Asia
一張亞洲女性柔和面孔的特寫,引人注目的是這張臉被口罩遮去了大半——臉頰被鬆緊帶勒得微微發紅,口罩上方露出的眼神不知投向何處。這是亞洲藝術評論雜誌Artreview Asia春季刊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下,特別委託藝術家范加(Jes Fan)創作的一幅圖像。
范加生於加拿大,在香港長大。他的作品通常關注生物學和身份的交匯,以及差異性、親屬關係、流散政治、跨性別身份、自決權等話題。在其2018年的作品《母親是女的(Mother Is A Woman)》中,他製作了一種從母親尿液中生成的純白色雌激素霜,並在錄影作品中展示了手指塗抹這種霜體的場景。而此次針對新冠疫情,范加則試圖探索:面罩讓人們重新思考如何定義自身。
ArtAsiaPacific Magazine (《亞太藝術》)
2020年5/6月刊, ISSUE 118
封面:薩望翁·雍維,《緬甸和平工業複合體》(細節圖),2017,油彩于亞麻布上
2020年5/6月ArtAsiaPacific Magazine雜誌封面,圖片來源:ArtAsiaPacific Magazine官網
聚焦中東與亞太地區的著名當代藝術文化期刊《亞太藝術》,在其新刊封面上呈現了流亡的撣族藝術家薩望翁·雍維(Sawangwongse Yawnghwe)的作品。
薩望翁·雍維長久以來將家族檔案作為根基,致力於呈現被緬甸政府試圖抹去的撣族歷史記憶。而本期封面中的畫作以錯綜複雜的的線條與文字框,勾勒出緬甸境內政府、公司、組織等之間的關係網路,表達了藝術家對政府設下複雜管理方案、卻對實現和平的基本道理置之不理的莫大嘲諷。
以薩望翁·雍維為代表的藝術家的行動,回應了本期雜誌提出的思考。名為《面對現實,重新出發》的主編寄語中如是寫道:“瘟疫逼使我們重新審視各地社會、經濟、科學及文化領域中現存的體制問題……我們都希望以一個更理想化的方式令破鏡能夠重圓,而當我們試圖重新建立破碎的經濟和社會體系時,我們應該問:過去,我們疏忽了什麼?”(可通過官網閱讀部分文章artasiapacific.com/Magazine/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