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從15件藝術品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走過的150年

從15件藝術品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走過的150年

時間: 2020-04-20 16:41:27 | 來源: Artnet

蔡國強雕塑作品,2006年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屋頂花園展出。圖片來源:AFP/Timothy A. Clary

今年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成立150週年,由於全球疫情大爆發,原本盛大的慶典已不復存在,但我們還是可以換種方式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畢竟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美國藝術史上的標桿,它的歷史也見證了藝術的發展。所以,我們梳理了博物館自1870年成立以來舉辦的各類展覽,每隔十年挑選出一件有意義的作品,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走過的150年。

1873年:紀念建館創始人

約翰·弗雷德里克·肯塞特(John Frederick Kensett),《康涅狄格州達裏安雪松上的黃昏》(1872年)。圖片來源: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博物館歷史上第一次為藝術家舉辦的個展是1874年3月已故約翰·弗雷德里克·肯塞特去年夏天的作品展,肯塞特是博物館的創始人和受託人之一,是哈德遜河學派的第二代成員,因其對複雜光線和氣氛的關注而被稱為“外光派學家”。1872年,他因肺炎去世,博物館組織了一次悼念活動,展出他最後一年的工作成果,其中包括這幅夕陽映照下的松林圖。

1881年:強盜貴族的戰利品

《戰車上的海神》,皮耶特德約德一世(16世紀末至17世紀中葉)。圖片來源: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9世紀80年代,博物館基本上都是“荷蘭和弗拉芒大師繪畫收藏”、“凱瑟琳·洛麗拉德·沃爾夫收藏”之類的藏品展,成為了超級富豪炫耀涵養的地方。這幅描繪勇猛的海神用三叉戟襲擊野獸的作品是對鍍金時代貪婪家族的頌歌,曾在“東部畫廊的范德比爾特繪畫收藏”中展出。

1900年:走進丘奇

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安第斯山脈的心臟》(1859年)。圖片來源: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丘奇的這幅《安第斯山脈的心臟》相當於當時的IMAX巨幕,在1859年首次亮相時引起了巨大轟動,很多觀眾每次花25美分、帶著劇院眼鏡細緻地觀察畫其中的細節。丘奇于1900年去世,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為了表示哀悼,舉辦了丘奇繪畫展。

1909年:城市宣傳

安德魯·恩德希爾,《酒杯》(1780-1780年)。圖片來源: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如今已經很少人還記得“哈德遜-富爾頓慶典”。這是20世紀初的一件大事,當時精英們為紐約日益上升的商業地位搖旗吶喊,在全市範圍內紀念探險家亨利·哈德森和汽船發明家羅伯特·富爾頓。一場盛大的嘉年華遊行佔據街頭,紐約被燈光照亮,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也通過展示歷史文化瑰寶——“荷蘭大師繪畫(與哈德遜-富爾頓慶典有關)”以及舉辦愛國主義展覽來盛讚這座城市,包括大量的銀質珍寶,這一光澤亮麗的酒杯就是其中之一。

1912年:日本藝術

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公雞、母雞、小雞和紫露草》(約1830-1833年)。圖片來源: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在這一時期,博物館並不像如今這樣包羅萬象。除了舊世界的珍寶外,早期博物館對崛起的工業強國日本的藝術産生了興趣,尤其是其裝飾藝術和武器。藝術家詹姆斯·阿伯特·麥克尼爾·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和威廉·莫裏斯(William Morris)的學生弗朗西斯·拉瑟洛普(Francis Lathrop)是日本版畫的收藏家,在他1911年去世時,他將自己的珍藏留在了博物館。

1925年:電子傳輸圖像

舊金山渡輪大廈第一條跨區電話線在紐約和舊金山之間開通,圖片來源: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在咆哮的二十年代,博物館舉辦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照片展”,這是對光電電池、真空管放大器和電子過濾器的頌歌,它們使遠距離圖像傳輸成為可能(又稱“無線照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為此次展覽設計了一本小冊子,上面附有尖端技術的工作原理圖。冊子中寫道:“電子傳輸圖像最有用的領域可能是那些希望傳輸資訊的領域,這些資訊只能通過吸引視覺來進行有效地傳輸或傳遞。”“比如罪犯或失蹤人員的肖像、機械零件的細節、天氣圖和軍事地圖等。”冊子中還提到了它在廣告和新聞中的應用。

1934年:一場解脫的展覽

諾曼·劉易斯,《流浪者》(喬尼)(1933年)。圖片來源:Wikiart

在大蕭條的艱難歲月裏,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的“紐約市免費成人藝術學校的學生作品展”,這是一個由政府救濟管理局贊助的展覽,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是贊助人。非裔美國抽象藝術家諾曼·劉易斯(Norman Lewis)當時和偉大的哈萊姆區雕塑家和教育家奧古斯塔·薩維奇(Augusta Savage)在一起學習。他的社會現實主義畫作《流浪者》(喬尼)在這一展覽上贏得了“特別提名獎”,他也因此聲名大噪。

1942年:文化攻勢

帕維爾·彼得羅維奇·斯維寧(Pavel Petrovich Svinin),蘇斯奎漢納號上的一個渡輪場景(1811-1813年)。圖片來源: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博物館的展覽主題偏向愛國主義,如“美國戰爭中的工業”、“士兵藝術家的作品”、“對日戰爭”以及不朽的“美國畫像”。稍有不同的是對蘇聯文化的新關注:1941年羅斯福與史達林結盟後,美國不得不改變先前的反蘇熱潮。博物館展出了蘇聯藝術家和冒險家帕維爾的作品,主要描繪了他在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的旅行。

1956年:美洲帝國

約翰·范德林,《凡爾賽宮和花園全景》(1818-1819年)。圖片來源: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紐約時報》稱這幅氣勢恢弘的帝國畫作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美國藝術作品之一,也可能是最大的藝術作品之一”。事實上,它是美國戰後形象的象徵,即取代歐洲成為世界的新中心。美國古典畫家約翰·范德林(John Vanderlyn,1779-1852)于50年代中期在博物館放上了這幅156英尺長的凡爾賽花園風景畫,至今仍然吸引著人們。

1963年:蒙娜麗莎的替身

洛倫佐·迪·克雷迪(Lorenzo di Credi),《一位年輕女子的肖像》(約1490-1500年)。圖片來源: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文化外交史上的一個標誌性事件是1962-63年列奧納多·達芬奇《蒙娜麗莎》的美國之旅,由第一夫人傑基·肯尼迪和法國文化部長安德烈·馬爾羅共同策劃。它在大都會博物館的中世紀雕塑大廳展出,在短短三周半的時間裏,超過一百萬人前來觀看她神秘的微笑。為了應對如此多的人流,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把它替換為館藏作品克雷迪的《一位年輕女子的肖像》,這幅畫的靈感來源於達芬奇的吉內佛拉·班其肖像。

1978年:埃及神廟

晚上在兩尊阿蒙霍特普三世雕像之間看到的丹鐸神廟。圖片來源: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70年代的大都會博物館除了往常的珍寶盛宴外,還加入了一些具有社會意識的實驗,其中包括安·瑪麗·盧梭(Ann Marie Rousseau)策劃的一個展覽,展示了紐約婦女庇護所的婦女照片,還有一個叫做“反塗鴉藝術海報大賽”的活動。1978-79年間“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寶藏”是博物館第二大最受歡迎的展覽,與此同時,《丹鐸神廟》也在展出。它是西元前10年羅馬時期的一件手工藝品,與圖坦卡蒙法老時代相隔了大約13個世紀。儘管如此,它還是博物館與大眾文化“埃及熱”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不二之選。

1984年:80年代的梵谷

文森特·梵谷,》(1888年)。圖片來源: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梵谷是裏根時代的當紅藝術家。他作品的價格在拍賣會上迅速暴漲,促成了這個時代表現主義藝術的轉型,成為了藝術最偉大的象徵之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也是全球風潮中的一員,連續舉辦了多場梵谷展覽,比如1984年舉辦的“在阿爾勒的梵谷”,展出了這些破舊的農民鞋,還有1986年至1987年舉辦的“在聖萊美和奧弗斯的梵谷”。

1993年:攝影曝光

奧西佩·阿瓜多·德拉斯·馬利斯馬斯,《從後面看的女人》(約1862年)。圖片來源: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從1928年起就開始收藏照片,但到1992年才單獨設立攝影部門或攝影畫廊。它早期的攝影收藏主要來自於吉爾曼紙業公司(Gilman Paper Company)的歷史精選作品。1993年,這些作品首次在“覺醒的夢:攝影的第一個世紀”中展出,其中包括法國子爵和攝影愛好者奧西佩·阿瓜多·德拉斯·馬利斯馬斯(One sipe Aguado de las Marismas)的這幅絕妙的神秘版畫(博物館在2005年收購了吉爾曼紙業公司的全部藏品)。

2006年:走向全球,走向現代

蔡國強,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屋頂上的《晴空烏雲》(2006年)。圖片來源: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屋頂花園是接受新藝術的地方。2006年蔡國強的展覽與以往博物館的風格大相徑庭,比如:巨型鱷魚、假死鳥以及博物館上空一團爆炸後的黑煙。羅伯塔·史密斯認為“這件爆炸作品的短暫性彰顯了全新的雕塑概念。”這也標誌著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藝術品味從以美國為中心(像羅伊·利希滕斯坦和索爾·勒威特這樣的美國知名英雄)逐漸轉向新鍍金時代的“全球當代藝術”。

2011年:時尚激情

亞歷山大·麥奎因(Alexander McQueen),《夾克:遠處是叢林》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亞歷山大·麥奎因:野性之美”展出(1997-98秋冬)。安德魯沃克/蓋蒂圖片社。

博物館的服裝學院在40年代就已成立,70年代曾因“巴黎世家的世界”系列展覽大受歡迎。但在21世紀10年代,博物館的時尚之風才真正興起。媒體口中曾經乏味的藝術鑒賞館逐漸被狗仔隊拍攝的博物館紅毯盛典照片所取代。這一切得益於2011年“亞歷山大·麥奎因:野性之美”的巨大成功,安德魯·博爾頓策劃的搖滾明星設計師頌歌吸引了大批觀眾,並迅速走紅。服裝學院的展覽包括“中國:透過鏡子”、“曼努斯x機器”以及“天體:時尚與天主教的想像力”,這些展覽多次刷新了博物館的參觀人數紀錄,像這樣能賺足觀眾眼球的也只有2018年的米開朗基羅回顧展了。

(文章來源:artnet    作者:Ben Davis    編譯:周翔旻)

從15件藝術品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走過的1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