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新時代、新典範——中國畫教學與創作研討會在內蒙師大美術學院召開

新時代、新典範——中國畫教學與創作研討會在內蒙師大美術學院召開

時間: 2020-01-03 22:50:03 | 來源: 藝術中國

研討會現場

2019年12月21日,為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的回信時提出的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的。由中國畫學會學術支援、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主辦的“新時代、新典範——中國畫教學與創作研討會”在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召開。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內蒙古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烏力吉主持研討會

研討會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內蒙古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烏力吉主持,圍繞從文化自信與學術前沿探討中國畫創作、從教學出發探討中國畫教學改革問題、民族文化資源與中國畫表現形式的拓展三個議題展開。

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陳晗晟教授致辭

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陳晗晟教授首先致辭,對參加交流學習的各位專家同仁表示歡迎。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積澱、以先進的藝術教育發展理念,培養了大量優秀的社會文化教育專業人才,也創作了許多具有濃郁民族風情和地域文化特點的美術作品。今天的美術學院站在新的起點,謀求新的發展,切實推進專業和課程建設。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羅世平教授發言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羅世平教授代表與會專家發言,草原是世界性的舞臺,內蒙古是這個世界舞臺的一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對新中國繪畫的建構有著卓越的貢獻,草原給了內地畫家無盡的創作靈感。進入新時代,從文化傳承到未來走向,本此研討能夠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之後羅世平教授作了關於中國畫的文脈傳承與創新發展的主題演講,他談到中國畫的發展過程當中的理念和方法論的問題。通過中國畫傳統,以及中西繪畫理念的階段性變革比較展開。回顧中國畫的歷史。概括成兩個傳統,一個傳統是我們自古以來形成的悠久的傳統,還有一個傳統20世紀以來,有中國的畫家們吸收西洋的這個繪畫理念與中國傳統本身融合過程中,加以改變的一直走到今天還在持續發展的新傳統。面對今天世界文化的格局,如何把中國畫放在世界美術,這樣的一個大的參照系統裏進行比較?中國畫這個傳統藝術表現中詩性的精神,個體對自然的感悟,心和物之間的融合,用最精煉的語言,最具藝術表現力詩化的表達。我們如何解讀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産?如何定位兩個傳統在當下的選擇?中國畫今天的生態到底該如何建設?是我們要持續進行探討的問題。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藝術總監勾霞作了新視野、新思維——全球語境下重新審視中國藝術的主題演講,分別從中國文化對外傳播、文化融合、提升中國在全球當代藝術的話語權等方面展開。她提出,在全球百年未遇的大變局的今天,什麼是中國對當代世界文明的貢獻?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的傳播,視覺圖像傳達十分快捷,語言溝通已經不再成為障礙,地緣壁壘已經被打破,科技和藝術的交融産生新的審美,如何講述中國文化?如何贏得中國文化的話語權?如何建立中國標準?中國畫在當代的審美標準是什麼?這是我們這一代人要思考和回答的問題。

外文局美術編審、中國畫家吳運鴻演講

外文局美術編審、著名中國畫家吳運鴻作了山水畫的意境與表達主題演講。他講到畫家自我修養,個人追求、審美取向、文化底蘊的不同,體現在作品中為極具個性化,而意境在我們審美中又有很多共性,意境是畫者對作品藝術美的高層次的心理追求,是畫家在藝術創作過程中一種深層次、高境界的表達,是畫家與觀者的互動。所以,一個藝術家學識審美與文化修養,加之形式技巧與藝術天賦。一個是取意,一個是化境。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畫學會副秘書長,美術理論家張桐瑀作了中西繪畫雙重參照下的中國畫教學的主題演講。中國畫講求以散點透視為基本視角,以筆墨和陰陽揮灑出事物的總體意象和境界,是以結構線加筆墨陰陽的平面結構。隨著西方繪畫的引進,中國畫教育又以素描為造型基礎,素描加水墨便成了“新時期”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畫創作。此種學習與創作方式流傳至今。在中國畫在強調寫實功能中,又把寫意畫筆墨語言的書法,以及各種法式與程式拋到了九霄雲外,忽視了書法修養與臨摹功夫,致使中國畫審美品質和內涵大大地降低。因而,若想促進中國畫的時代發展,恢復畫學正法,不如退到中國畫正確的起點,夯實中國畫發展的基礎。我們應該儘快樹立“中國美術觀”,努力讓中國文化之道和中國書法對中國畫學習和創作有所作為,還中國畫以本來面目。

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重彩畫研究會副會長、博士生導師許俊教授講到,中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國的傳承與發展基於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蘊,並有著鮮明的藝術表現形式與藝術創作方法,其傳承的研習手段與領悟過程以及臨摹、寫生、創作三位一體教學方式早已被專家學者所認可,或者説以上教學方法在中國畫的教學的廣泛採納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不論是以師徒傳授的個體教學方式還是現代藝術院校的集體教育模式,又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不同之處或者説有著各自的主張和觀點,如何準確的把握則是仁者見仁,由此所産生和帶來的不確定因素便是當下中國畫教學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內蒙古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內蒙古藝術學院蘇茹婭教授作了用多元性的繪畫形式語言發展和創新蒙古族的美術文化的主題演講。通過對內蒙古各個時期的代表畫家及作品進行了詳細的解讀並結合自己的創作對內蒙古自治區的關於工筆畫的一個創作過程做了一個簡單的梳理。講到,每個時代對草原文化的解讀視角都不一樣,應該用多元性去發展蒙古族美術文化。

與會嘉賓合影

內蒙古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內蒙古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陳晗晟教授作了尋找水墨草原之路的主題演講,對水墨畫草原的一些基本情況進行了梳理,他講到,草原幾乎成為內蒙古的畫家或者説絕大部分畫家不約而同的一個共識,幾十年來,在各個學科裏畫草原題材的,有些非常優秀的畫家也産生了不少非常優秀的作品。中國畫也不例外,我們能感覺到早期老一輩畫家對蒙古民族傳統、生活和氣質那種自然而然的把握,通過“以形寫神”的塑造和“遷想妙得”的構思,生發出一種獨特的蒙族味道和草原氣息。當前中國畫教學與創作既是學術課題,也是每位青年教師需要面對的研究方向和進一步深入實踐和思考的問題。

新時代、新典範——中國畫教學與創作研討會在內蒙師大美術學院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