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展舉行 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頒獎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展舉行 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頒獎

時間: 2019-12-21 21:50:45 | 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2019年12月20日上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進京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建文,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董耀鵬,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靳尚誼,中國美協主席范迪安,老藝術家常沙娜、全山石、楊力舟、周容(周令釗家屬代表)、劉山花(劉文西家屬代表),中國文聯辦公廳主任鄧光輝,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主任劉尚軍,中國文聯人事部主任鄭希友,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副司長周漢萍,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副主任苗宏,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副主任徐粵春,中國美協副主席王書平、閆平、李勁堃、龐茂琨,中國美協分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陶勤,中國美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馬鋒輝,參加2019年中國美協工作會議的全體代表,獲獎及參展作者代表,以及美術界人士和新聞媒體參加開幕式。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裏主持開幕式。

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致辭並宣佈展覽開幕

鐵凝主席在開幕式上作重要講話,她表示,本屆美展全面展示了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美術家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擁抱時代、關注現實、紮根人民,在各個美術領域進行的可貴探索、取得的豐碩成果。同時,本屆美展繼承了歷屆美展的成功經驗,牢牢把握正確導向,熱切回應時代和人民的期盼,以開闊的視野、創新的思維和多姿多彩的樣式,藝術地描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的壯美篇章,展現了新時代的萬千意象,也充分彰顯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和中華審美風範。可以説,本次展覽充分展現了當前美術界團結一心、奮發有為的嶄新面貌,是廣大美術工作者藝術追求與創作成果的一次集體檢閱,也是當代中國美術事業蓬勃發展的真實寫照,必將對未來幾年的美術創作産生深刻影響,發揮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希望廣大美術工作者以終身成就藝術家為楷模,學習老一輩文藝家的高尚人格藝德,自覺承擔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崇高使命,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藝術訓練,堅守正道、弘揚正氣,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我們也相信,在全國廣大美術工作者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下,全國美展這一有著70年光輝歷史的文化品牌,將不斷汲取成功經驗,完善創作評選機制,在新時代文藝事業中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致辭

王曉峰在開幕式上致辭指出,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美術事業的重視和支援。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作為主辦單位,各司其職、通力協作,特別是中國文聯、中國美協承擔大量具體工作,確保了展覽順利實施。中國美術館努力為展覽提供場地保障,相關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積極參與分展區工作。可以説,這次展覽的成功舉辦是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多省區、多部門協同作戰的結果,是廣大美術工作者團結奮進的結果。相關單位要以第十三屆全國美展舉辦為契機,進一步完善美術創作和傳播機制,提高組織精品生産能力,努力譜寫美術事業的新時代篇章。筆墨當隨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希望廣大美術工作者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聚焦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奮力抒寫新時代的壯麗史詩,共同築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藝高峰。

中國美協主席范迪安致辭

范迪安致辭指出,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是中國美術在新時代闊步向前、奮發有為的最新成果,是獻給偉大祖國70華誕的藝術厚禮。一年來,全國各展區的展覽得到普遍的好評,今天的進京作品展精品紛呈,展現出在習近平總書記文藝思想指導下,中國美術家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的精神風貌和深入生活、紮根人民、謳歌偉大時代、彰顯中國精神的理想追求,反映出中國美術全方位發展、藝術水準達到新的高度的整體面貌。新中國美術發展歷程留下了幾代美術家懷抱理想、不懈探索的堅實足跡,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家更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我們要向獲得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美術家榮譽稱號的周令釗、全山石、常沙娜、劉文西、靳尚誼先生致以崇高敬意!感謝他們多年來為中國美術事業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丹青映照時代,時代催人奮進,讓我們以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的成果為新的起點,推動中國美術攀登藝術的高峰。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裏主持開幕式

吳為山、王書平、閆平、李勁堃、龐茂琨、陶勤、馬鋒輝為“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組織工作先進個人”代表頒發證書

鄧光輝、劉尚軍、鄭希友為“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組織工作先進單位”代表頒發證書

隨後,頒發了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組織工作先進個人、先進單位證書,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銅獎、銀獎、金獎,以及“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美術家”獎盃。最後,鐵凝主席宣佈展覽開幕。

20日下午,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屹參觀展覽。他對展覽的組織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與獲獎作品的作者進行了交談,鼓勵作者再接再厲,創作更多的精品力作,為築就新時代美術高峰不懈努力。

范迪安、徐裏、周漢萍為獲得“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銅獎”的作者頒發證書

陳建文、董耀鵬、靳尚誼為獲得“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銀獎”的作者頒發證書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進京作品展以573件作品的宏大陣容書寫了新時代中國人民昂揚奮進的時代篇章,凸顯了新時代美術創造的民族精神。這個濃縮版的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展,囊括了本屆13個展區共22個門類的精彩之作,它們以本屆全國美展各美術門類富有思想性、學術性和創新性的藝術風采薈萃北京,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華誕獻上一份精神審美的厚禮。

 

鐵凝、王曉峰為獲得“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金獎”的作者頒發證書

 鐵凝為周令釗、全山石、常沙娜、劉文西、靳尚誼五位獲得“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美術家”的老藝術家或家屬頒發獎盃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獲獎作品共37件(其中金獎作品9件、銀獎作品14件、銅獎作品14件),獲獎提名作品62件,進京作品474件。這些作品是從本屆全國美展13個展區4485件入選作品遴選出來的,其門類涵蓋了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粉畫、年畫、連環畫、插圖、漫畫、漆畫、綜合材料繪畫、雕塑、建築、動漫、陶藝、實驗藝術、平面設計、裝幀設計、工業設計、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和工藝美術等,代表了新時代中國美術的整體發展狀態、學術水準與探索風貌。

領導嘉賓參觀展覽

領導嘉賓參觀展覽

這些作品從不同審美視角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從不同美術體裁對人民情感的表達、從不同藝術風格對民族精神的凸顯,都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偉大的社會變革與新時代偉大的民族崛起的史詩書寫和審美凝固。這些作品體現了堅定的文化自信和中華文化立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立足新時代中國現實,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充分展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這些作品承載了這個時代民族崛起所爆發出的磅薄之力。許多作品塑造的普通澆築工、消防員、解放軍官兵、都市青年、快遞小哥等形象,以嶄新的視角呈現了當代中國社會,尤其是城鎮化給整個中國帶來的深刻變化;許多作品描繪的農村電商、鄉鎮企業、高鐵網線、集裝箱吊裝等場景,以寬廣的鏡頭截取了當代中國那些發展速度最快的標誌性圖像;許多作品刻畫的知識精英、科研團隊、鄉村教師、扶貧幹部和民族生活群像,以精微的手法展現了當代中國那種更深層的人文風貌;許多作品敘述的建黨偉業、抗聯故事、延安歲月和支援前線等革命歷史片斷,以凝重的筆觸抒發了對英雄的謳歌、對初心的永志。本屆美展涌現出的許多優秀作品,展現了新時代嶄新的社會風尚,直呈了新時代積極的人生觀念,書寫了新時代富有使命感的奮鬥精神。這些優秀作品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生活氣息,傳遞而出的是普通百姓的親切話語,體現了新時代的美術家對當下中國社會現實的敏銳觀察和對人民生活的深入體驗,作品裏所感應的生活溫度、所透射的社會光明、所奔涌的民眾激情,都表達了一個崛起了的國家那種來自社會最基層、最廣泛也是最根本的民族意志與家國情懷。

領導嘉賓參觀展覽

領導嘉賓參觀展覽

“中國美術獎”是中國美術界的國家級最高獎,其創作獎將在全國美展中評選産生。第三屆中國美術獎的獲獎作品刻錄了新時代對於藝術守正創新的發展理念。中國畫作品既注重形象的真實塑造,也注重對傳統筆墨、民族色彩的發掘與承傳,許多作品令人耳目一新,顯現了美術家如何立足於現實感受而對傳統筆墨進行當代視覺經驗的創新性發展;油畫、版畫、水彩、雕塑等架上藝術,已在新時代人文精神的捕捉中彰顯出中國文化對外來美術展開的創造性轉化。從具象寫實,到抽象表現,再至觀念象徵等,中國油畫、版畫、水彩和雕塑等所呈現的創作理念,既與世界藝術發展相交織,也在這種交織互鑒中呈現了中國民族文化精神與當代文化思想對外來架上藝術的重建和發展。中國油畫、版畫、水彩、雕塑等的創造性轉化,是對外來美術進行跨文化承傳創造的絕佳範例,是人類共同體在美術文化上的集中體現;而綜合畫種——年、連、宣、漫、動漫等,仍表現出極大的創造活力,並不因進入圖像時代和消費社會而完全耗散活躍的藝術空間。其獲獎作品的巧思精藝令人震撼並深刻感受到“小畫種”的“大藝術”;壁畫原作雖不能都被搬進美術館展出,但所展的小型壁畫或架上壁畫,體現了壁畫探索的前沿意識,壁畫與公共空間的關係讓美術家以更多的材料技藝去突破畫面的局限;從中國傳統美術中崛起獨立的漆畫、陶藝,在本屆全國美展繼續展現出一種開放性。對不同繪畫品種藝術語言的轉用、汲取和借鑒,對不同材料的融入和對不同創作理念的匯聚,使漆畫、陶藝表現出鮮見的探索性與創新性,而如何將新材質納入大漆、陶瓷原生媒介,如何處理媒材與繪畫、媒材與觀念的關係,正是漆畫、陶藝在創新變革中需要探討的學術問題;第三屆中國美術獎的獲獎作品,還包括藝術設計、綜合材料繪畫和實驗藝術。藝術設計所含類別龐雜,從平面設計到環境設計,從建築設計到室內設計,從工藝美術到工業設計,從家居設計到服飾設計……幾乎囊括了人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獲獎設計作品既具有時尚潮流的前瞻意識,也把美的設計化解到簡捷、方便、適應、和諧等功能的發揮中,更把人與社會的行為管理以及對人與自然的尊重作為藝術設計的最高目標。應對當代藝術範疇的綜合材料繪畫和實驗藝術,將這種在當代語境中成長的藝術吸納為全國美展的一部分,則又體現了全國美展組委會的文化智慧和文化立場。本屆美展這兩個展區的獲獎作品通過多媒材介入所表達的觀念創意,也極大地表徵了本屆全國美展的創新意識。

研討會現場

下午14時,在中國美術館報告廳召開了學術研討會,理論家、藝委會代表、獲獎作者代表共同探討藝術創作問題。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展舉行 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