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共商、共建、共用——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舉行

共商、共建、共用——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舉行

時間: 2019-11-06 09:20:51 | 來源: 藝術中國

11月2日上午,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在國家博物館舉行,來自海內外的藝術家、科學家、學者、高校師生、媒體人士等數百位嘉賓齊聚一堂,現場座無虛席。

本屆研討會由清華大學和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承辦,深度合作媒體鳳凰網獨家報道。圍繞“AS-Helix:人工智慧時代的藝術與科學融合”這一命題,本屆研討會在2號至3號共舉辦了4場論壇,從人類認知、生産方式變革、未來教育、藝術範式、設計創新、可持續發展等相關領域展開多元對話和思考,探討藝術與科學如何在人工智慧時代深度融合、創新協同,實現“共商、共建、共用”的永續發展。本屆研討會還召開了2019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與科學創新獎評審會,誕生了9件獲獎作品,並舉行了頒獎儀式。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馬賽作為主持人,介紹了本次活動的背景。他説,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是由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教授和藝術大師、清華大學教授吳冠中發起,今年走過第五屆,也是向各個領域的大師致敬。

藝術與科學的融合會對我們的生活産生什麼影響?

這是本屆研討會的核心議題之一。來自海內外不同領域的專家們在上下午的兩場論壇上,就這一問題暢所欲言,共同勾勒未來藍圖。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魯曉波帶來第一個主旨演講——“藝術與科學融合賦能未來創新”。他表示,當代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新的觀念不斷涌現,藝術雖然更加多元,但似乎失去了原來共有的範式——對美的追求、對本體內力的堅守。在探索新方向的過程中,人文價值尤為重要,藝術與設計,就是以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驅動創新。

美國鮑登學院藝術博物館聯合館長,大學藝術協會榮譽主席,大學藝術協會智慧財産權委員會主席Anne Collins Goodyear,從歷史的角度回顧了上世紀50年代以來,藝術家和科學家的合作探索,及科技和藝術的互動歷程。

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通過呈現人工智慧對對聯、作詩、繪畫、作曲等生動案例,展示了人工智慧進行文學和藝術創作的階段性成果,與電腦介入文學藝術的廣闊天地。

漢森機器人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創意官David Hanson通過演示和機器人Sofia的語言互動,介紹了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並指出人工智慧人性化的重要意義。

全球設計諮詢公司普睿谷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Paul Priestman在“設計在打造可持續未來中的作用”的主旨演講中指出,設計成果能夠解決諸如污染、人口老齡化、交通擁堵等地球上面臨的問題,讓觀眾感受到設計的魅力。 

HG全球當代藝術機構創始人Philippe Hoerle-Guggenheim談到了當下一個很熱的話題——“區塊鏈”。他指出,區塊鏈技術會提高收藏家的安全性,使收藏家獲得某一個重大藝術作品的部分所有權。

下午的第二場論壇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講席教授、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在主旨演講“藝術、科學和健康工程的解答”中,用生動的案例闡明瞭設計在情志調理和康復方面的作用。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則重點介紹了計算智慧在拓展藝術世界方面的重要角色。他提出,計算可以拓展時空變化、可以虛實結合、可以跨界創新。

卡爾斯魯厄國立設計學院教授、BEYOND藝術節創始人Gerhard Ludger Pfanz在主題演講“人工與人工智慧”中探討了人工智慧的特點、局限性和應用。在他看來,AI更像繆斯,它提供多種選擇,是人類産生靈感的工具。

皇家藝術學院副校長兼教務長、英格蘭研究學會理事Naren Barfield通過回溯歷史與實際案例分析,為觀眾呈現在人工智慧時代,藝術、設計與科技的融合協同解決社會性問題的方式。

東京大學大學院名譽教授、CG藝術家河口洋一郎在主旨演講“宇宙、生命體與智慧”中通過案例展示了自然、科學與藝術的融合。他認為,藝術不應該停止,而應該通過進化、遺傳,將來變得越來越強大。

主旨演講環節結束後,嘉賓們參觀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他們認真地閱讀作品説明,聽取參展中外藝術家介紹,提出問題,並仔細地記錄作品情況。120多件作品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由近200位藝術家打造而成,向大眾傳遞藝術與科學交叉融合的理念,精彩絕倫,讓人目不暇接。

如何更好地實現藝術與科學的融合?

3號上午研討會第三場論壇中,主持人趙超為觀眾詳細解讀了此次活動的主題。他説,本次活動的主題是AS-Helix,A代表藝術的英文首字母大寫,S代表科學的英文首字母大寫,Helix是藝術和科學的雙螺旋結構,這樣一個主題寓意藝術和科學深度融合,創新協同螺旋式發展。

圍繞“如何更好地實現藝術與科學的融合”這一議題,中外來賓各抒己見,用藝術暢想,進行思維的碰撞。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黃衛東從科學和藝術的客觀性和主觀性邏輯出發,探討科學和藝術的底層邏輯與哲學藝術,展現了科學與美術的互動。

比利時魯汶大學LUCA藝術學院藝術家和研究員、V2_動能媒體實驗室負責人Boris Debackere通過展示他的實驗室項目的最新進展,探討了人類在與AI合作過程中如何創造新的價值這一重要問題。

人工智慧時代的藝術

研討會第四場論壇

羅格斯大學藝術與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羅格斯大學電腦科學教授Ahmed Elgammal在主旨演講“人工智慧時代的藝術”中,介紹了機器學習對於藝術風格分類的方法論,揭示了人工智慧創作未來新的作品技術的底層邏輯。

格拉斯哥美術學院虛擬倣真學院院長Paul Chapman通過展示大量精彩案例,帶領觀眾一同探索VR技術在醫學、裝備製造業等諸多産業領域的應用可能性。

世界著名電影與舞臺美術指導、視覺藝術家以及服裝設計師、第73屆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獲得者葉錦添在主旨演講“虛空中的記憶體”中提出了“精神DNA”,並探討了機器學習的邊界。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設計媒體藝術系教授、加利福尼亞奈米系統研究所藝術科學中心主任Victoria Vesna在主題演講“我們是外星的塵埃既偉大又渺小的AI和生命體”中,通過金字塔、碳分子結構等案例,展示了科學家和藝術家之間的對話,和跨學科的融合創新。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倫理與技術學教授,斯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總編輯Marcel Jeroen van den Hoven從設計和技術倫理的角度探討了未來設計的價值。他指出,AI要進行負責任的創新,承擔道德上的責任。

林茨藝術設計大學教授Christa Sommerer在主旨演講“藝術的相互作用——創造全新的交互場景”中,通過自動化創作和開放創作的案例,呈現了智慧生命和人工智慧創造互動性藝術作品的多種可能。

最後一位演講嘉賓是媒體藝術家、Refik Anadol工作室創始人、2019洛倫佐終身成就獎獲得者Refik Anadol。他的主旨演講“機器視角中的空間:用數據和人工智慧創造藝術”探討了數據作為創作的重要元素,與空間體驗的緊密聯合。

研討會最後,趙超表示,人工智慧這樣的新技術,應該給人類帶來可持續的、更加美好的夢想,這也是在座的來賓、專家和在場的各位同學們,未來要共同努力方向。研討會在觀眾的熱烈掌聲和歡呼聲中圓滿落下帷幕。

共商、共建、共用——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