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滅與真如——隋建國雕塑展”現場
2019年11月2日,隋建國全新雕塑個展“生滅與真如”在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一號的壹美美術館開幕。就在這個展覽開幕的前一天,全面展現隋建國20餘年創作歷程和藝術探索的“體系的迴響——隋建國1997-2019”剛剛在北京民生當代藝術館落幕。如果説“體系的迴響”是對轉變歷程的梳理,那麼“生滅與真如”則指向了藝術家的當下與未來。
走進壹美美術館的展廳,正如隋建國本人所説:“這個空間我把它虛擬為一個銀河系統,所有的展覽作品就是裏邊的各種星雲,這個展覽所有的作品都應該歸屬到一件就叫做《雲中花園》。”這次展覽聚焦于隋建國的3D列印作品,卻並不是炫耀這一新的科技方式。40余件身著銀色外衣的大中型3D列印作品自然地散落在展覽空間裏,與這個硬核科技園區的辦公空間深度擁抱。這是一個藝術家虛擬的劇場,想像來源就是資訊時代漂浮在雲端的數據。
隋建國 《雲中花園-流星系列》 光敏樹脂3D列印 尺寸可變 2012-2017
3D列印對於隋建國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省時省力的工作方法,對這一前所未有的造物方式的好奇,使得藝術家走進它、了解它、使用它,最終它成為藝術家思想的一部分。而在將藝術思想與這一科技方式的融合過程中,隋建國不斷地觸碰世界的本質。從展覽開幕前與藝術家的聊天裏,我們似乎可以窺見隋建國先生3D列印作品的真正含義。
“生滅與真如——隋建國雕塑展”現場
藝術中國:您首先談一下這個展覽的動因吧,是如何促成的?
隋建國:北京實創集團決定在科技園區建一個美術館,實現藝術跟科技的交融,我覺得還是相當有魄力的。我本人從小也比較喜歡未知的東西,我願意去嘗試。如果不是當時特定的社會環境,我肯定是理工科的。
在壹美美術館館長程辰邀請我參觀了一次園區之後,我就説可以做個展覽。但這個地方是國家級的硬核科技園區,我希望與這裡的硬體進行合作,實現我金屬3D列印的夢想。於是北京實創的領導跟園區裏做金屬3D列印的公司進行協調,這樣我們成了合作關係,就在前兩天實驗剛結束,最終通過3D列印出了兩件金屬作品。這個展覽就這樣開始了,與民生的展覽不同,這個展覽就是聚焦于我對3D列印理念的思考。
隋建國 《雲中花園-手跡5》 不銹鋼3D列印 h69x55x30cm 2012-2019
藝術中國:一方面3D列印科技的發展對於傳統雕塑行業,從您的《盲人摸象》開始,特別強調了人和泥土之間這種天然關係,這是一個悖論嗎?二者如何統一在最新的作品中?
隋建國:首先説科技和藝術,其實藝術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或者技術,因為任何藝術都得通過材料媒介來實現,那材料媒介就得有技術處理手段。哪怕是水墨畫,造紙本身也很重要。像中國的水墨畫,大概到黃賓虹、齊白石這代人就基本上停止,一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才開始所謂水墨畫的現代化道路。但這條路在南韓和日本沒有中斷,因為它們之前受中國水墨畫的影響,但後來首先紙和墨、筆上就用了很多新技術,由於有了新的技術,新的效果、新的畫面才能出來,它會豐富水墨的語言本身。更不用説雕塑了,雕塑一直就跟工程結合,鑄銅、鑄鐵等都是工業技術,小的瓷雕、木雕算手工,到了一定尺度根本不是手工能解決的問題。所以某一個藝術行當的發展甚至是突破,有時還真指望新技術。
3D列印技術的精確複製性和放大確實給雕塑帶來挑戰,但是這個挑戰也會讓雕塑升級,本來是2.0,可以借助這個技術升到3.0,即便其他一切都不變,也能升到3.0。現在很多雕塑家已經不用放大和翻制隊伍,直接把小稿送到鑄造廠,通過掃描直接列印出來,在上面做模具,然後直接鑄銅,這中間少了一整個勞動力的集團,而且它的準確度比人工要好很多。
隋建國 《雲中花園-甘瑙德瑪》 光敏樹脂3D列印、防紫外線塗料、鋼架結構 h1000x300x300cm 2012-2019
但我所喜歡的3D列印,它不只是放大和精確複製本身。我認為3D列印的整個技術系統,它包括掃描、軟體、列印系統、材料等,列印出來之後還有一個修正過程,如果尺度大就得組合,這裡面每一個技術環節都會成為創新的支點。這需要需要藝術家親自參與到各個環節當中去。比如我的金屬3D列印,就保留了支撐,你覺得這個支撐可以利用,才能用上,否則列印廠列印的時候會自動給你清掉,它會以為這是你不想要的東西;包括我用光敏樹脂材料,一開始列印出來,我覺得它就是一個玻璃鋼,因為列印的時候每一片的尺度受限,所以就有拼縫,我就拼命地修,一直到修沒它,讓人覺得這是整個一個雕塑。隨著慢慢的往下深入,我的發現其實這些拼縫就是3D材料和技術本身的一個缺點。每個人的個性都是由缺點組成的,材料也是一樣,它的缺點正是它的特點。後來我就把拼縫全部留下來,最新作品我都會露出它的內部,把它的空洞露出來,3D列印可以打實心的,但它是按克收費,所以當下的整個藝術生態,決定了它大多數時候是個薄殼。那我把薄殼也顯示出來,與完整的雕塑有一種區分,它就是脆弱的、臨時的、拼湊的……這種可能性慢慢地就開始出來了。
隋建國 《3D的面容-1》 光敏樹脂3D列印 200x200x200cm 2019
包括我在放大過程中,把一個作品放大到大概五、六十公分,或者兩米左右,也可以放得更高,但是一旦放到五米,所有的表面結構上的三角面就出來了。我就想這三角面是什麼東西?在電腦裏邊它是網格的,像尼龍絲襪一樣。真列印出來,放大到一定程度,這些網格也還在。這又讓我想很多,一個是三角面本身的美感,像結晶一樣,另外我在想是不是所有物體真正的外表都是這樣的?比如這次展覽中庭的作品已經放大到八米高了,三角面就出來了。如果很小的話,它表面是光光滑滑的,它其實一直在那,只不過我們肉眼看不見而已。像人的皮膚,表面看像一個光滑的圓面,但其實人的皮膚是魚鱗狀的。這個三角面,我覺得有可能是,如果説世界有本質的話,是不就是這個東西?但現在我們不承認世界有本質,因為世界的本質是我們不知道的,我們各種説法、想法,都是在描述這個世界,卻不能説這就是世界的本質。
這幾個例子就説明我在3D列印的使用運用,之間互相加深了解的過程當中,找到了這麼多可能性。這就會讓我的雕塑慢慢的離開之前的雕塑樣式。
隋建國 《3D的面容-2》 光敏樹脂3D列印 200x200x200cm 2019
藝術中國:您剛剛提到這個世界本質,讓我們想到了這個展覽的題目“生滅與真如”其實是一個佛教詞彙,這種生命感如何存在於科技之中?
隋建國:名字是我定的,然後跟策展人商量的。有意思的是這兩個詞換成英語後就完全沒有佛學的味道。但是要想用英文詞彙準確地描述“生滅”與“真如”,還就得用這兩個詞。Phenomenon是康得的詞彙,Suchness則是一個被創造出來表述一些説不清的東西的詞彙。在佛學裏,“生滅”與“真如”叫做一心開二門,一個是“生滅門”,一個是“真如門”,是人對世界的一個雙重辯證的認識。任何事物它都是在生滅的,我今天、明天、後天狀態都不同,隨時都在變化,在生長或者在衰老。但是在所有這些東西裏邊,世界的這種變化的背後,有一個東西是永恒的。永恒用中國的話來解釋,就是變化本身,就是“生滅”。《易經》的根就是變,只有變是不變的。
我就覺得這句話特別能説明我現在理解的藝術跟3D或者説科技跟人類的關係。人類其實沒有變,肉體一直延續著,但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技術系統越變越快,都已經快控制不住它了。這就産生了問題,因此我們對此應該有什麼態度?我用3D列印做雕塑,在科技園區做藝術展覽或許就説明瞭我的態度。3D列印我已經用上了,而且越用越多,它參與主要的東西,未來它會有新的體系。
隋建國
關於藝術家
隋建國,1956年生於山東青島,1984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獲得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獲得碩士學位,現居住和工作在北京,為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教授。
作為重要的中國雕塑家,隋建國在自己三十多年的藝術實踐中對創作觀念、作品形式、媒介選擇、處理方法、時空經驗等多個方面都有所理解和認識。曾多次參加國際藝術群展及個人展,其中近期有:
群展:
2019年《物之魅力》郡立美術館,美國洛杉磯
2018年《理查德·迪肯與隋建國》LA LOUVER,美國洛杉磯
2018年《海南城市公共藝術計劃——來自中英的藝術家》海口日月廣場,中國海口
2017年《羅丹百年大展》大皇宮,法國巴黎
2015年《三人同船》瑪格基金會美術館,法國尼斯
2013年《城堡中的花園——第九屆巴騰貝格雕塑雙年展》德國法蘭克福
2012年《見所未見,UNSEEN——第四屆廣東雙年展》廣東美術館,中國廣州
2012年 《重新發電——第九屆上海雙年展》上海當代藝術館,中國上海
個展:
2019年《體系的迴響——隋建國1997-2019》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9年《體系:隋建國2008-2018》OCAT,中國深圳
2017年《肉身成道》佩斯畫廊,中國北京
2015年《觸手可及》佩斯畫廊,中國北京
2014年《盲人肖像》中央公園弗裏德曼廣場,美國紐約
2012年《隋建國的擲鐵餅者》大英博物館,英國倫敦
2011年《海牙天下》荷蘭海牙雕塑藝術館
2009年《運動的張力》今日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5年《隋建國:理性的沉睡》亞洲美術館,美國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