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追溯與傳承——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非遺別院”藝術展開幕

追溯與傳承——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非遺別院”藝術展開幕

時間: 2019-10-22 00:55:57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覽開幕儀式

2019年10月18日,由愛彼迎聯合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非遺別院”藝術展正式開幕。展覽空間以北京傳統四合院為設計靈感,將四位(組)中國青年藝術家受到非遺傳統技藝啟發後結合自身藝術理念與技法創作的全新作品並置在同一個空間中,希望古老的非遺技藝能夠融入當下語境、煥發新生。

現場對談活動

“溯.承”是愛彼迎推出的非遺文化體驗活動,該項目邀請新生代藝術家分別奔赴北京、成都、廣州、貴州,探訪當地民間非遺文化傳承人並與之展開交流學習和創作,最終的成果便是展覽“非遺別院”。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副館長尤洋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産”這種藝術形式連接著時間,連接著曾經、此刻和未來,“非遺”與藝術的結合也連接著不同的地緣,使人想起旅行的意義,具有獨特的文化意義和文化面貌。而作為端對端的全球旅行平臺,愛彼迎一路以來都在用旅行締結人與人的聯結,推動不同地域與文化之間的交流。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副館長尤洋致辭

愛彼迎中國總裁彭韜、愛彼迎中國市場行銷負責人陳慕儒、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副館長尤洋以及多位青年藝術家和非遺傳承人共同出席了開幕儀式活動。彭韜在媒體發佈活動中表示,他希望青年藝術家們與非遺傳承人交流學習的成果能夠以“家”的形式呈現給大家,因為“家”對中國人來説是非常特別的概念,而愛彼迎一直以來的口號便是“家在四方”。“非遺別院”不僅是由藝術作品構建的小“家”,更是希望能容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的大“家”。

愛彼迎中國總裁彭韜致辭

因此,“非遺別院”採用傳統四合院的形式布展,四位(組)藝術家們的獨立展覽空間分別對應“家”中的不同功能區域。“客廳”空間中的作品《513》由建築師及當代藝術家梁琛創作,靈感來源於非遺文化——廣式四角宮燈的結構與彩繪圖案。藝術家由宮燈與建築的空間共性入手,將宮燈放大到人可以進入的尺度,人在宮燈內的活動映照在半透明墻壁上,模擬燈壁上的繪畫圖案。藝術家還在其中放置自己童年故居的模型與攝影作品,從個人角度闡釋“家”的概念。

《513》作品局部

四合院“臥室”空間作品《家》由當代藝術家辛雲鵬創作,靈感來源於藝術家對非遺文化面塑的情感記憶。以愛彼迎北京一處衚同小院房源為原型,藝術家以面塑製作房間內的日常生活用品,通過虛構的年輕面塑收藏者的房間講述了一個關於傳統技藝與當代傳承的故事。房間中的傳統面塑作品與模倣面塑形式的當代藝術作品共存共生,藝術家通過自己的創作同時致敬了面塑技藝傳承人與約瑟夫·博伊斯等當代藝術家。

《家》作品局部

《家》作品局部

在“庭院”空間中,音樂人黃錦和視覺藝術家mian的作品《麟蟲之長》將音樂、影像與互動裝置巧妙融合,觀眾可以揮舞道具模擬打鐵花,體驗來自成都的非遺文化——黃燈溪火龍舞。與庭院相連接的“書房”名為《宀下》(宀,讀音mián),藝術家崔小清用非遺文化中的黔東南皮紙,結合自己從小喜愛的、具有個人特色的剪紙技法將自己學習非遺技藝的過程創作成了敘事剪紙拼貼,並通過對“宇宙“二字的剪紙表達,傳達了自己在當下的藝術思考。

音樂人黃錦和視覺藝術家mian用作品《麟蟲之長》進行開幕式錶演

作品《宀下》

觀眾不僅可以于展覽開幕式當天在“非遺別院“中享受移步換景的觀展樂趣,還可以親自參與體驗廣式宮燈、”堂前燕“毽子的製作過程。愛彼迎中國市場行銷負責人陳慕儒表示:"在‘非遺別院’中,我們以‘家’的形式展現了非遺文化與當代藝術的碰撞與融合。我們希望推動旅遊和文化體驗的融合,鼓勵年輕人在旅行中追溯和探索中國文化的精髓,並助力推動這些傳統非遺文化走向世界。”正如廣式紅木宮燈傳承人羅敏欣説的那樣:“堅持是最大的秘訣”,藝術家與傳承人們追溯傳統的強烈願望與當下傳承的不懈努力,使得“非遺別院”成為一次寶貴的嘗試,也為傳統技藝再次煥發活力提供了新的可能。(圖文/譚子鳴)

尤洋副館長在展覽現場進行導覽

追溯與傳承——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非遺別院”藝術展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