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任哲
伴隨著十八面中國大鼓激昂的節奏,一位青年藝術家帶著他的雕塑作品走進了已有600年曆史的北京太廟,在這裡向觀眾講述他心中的中國英雄之夢,也拉開了這座古老建築中首場當代雕塑藝術展的序幕。2019年10月13日,“炁-任哲雕塑個人展覽”在北京太廟隆重開幕。這是北京太廟建成以來首次對當代藝術展敞開懷抱,展出了中國青年藝術家任哲的36件彰顯“國風國韻”大型雕塑藝術作品。
太廟建築前的任哲雕塑作品
作為明清兩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廟,北京太廟始建於1420年,佔地二百餘畝,根據中國古代“敬天法祖”的傳統禮制建造。藝術家任哲在本次展覽“炁”主題下,將36件充滿中國傳統英雄氣概的雕塑作品帶到了太廟。這36尊鋼鐵武士主要以青銅和不銹鋼材質為主,其面目冷峻、動作俊朗,或出拳、或推拳、或拱手、或彎刀,力在一瞬間凝固,英姿勃發。這些雕塑作品除樂在近2000平米的太廟正殿展出,同時在太廟約6000平米戶外廣場中亦有呈現,形成雕塑藝術與公共空間的場景互置。藝術星布于古老建築掩映之中、紅墻藍天之下,形成傳統與當代、時間與空間的奇妙對話景觀。
任哲雕塑個展主題”炁“(Qi)
本次藝術展的主題“炁”(Qi),指構成人體及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能量和生理機能,一種形而上的能量源泉。它是陰陽不可分割時,來自宇宙的原始能量,是生命、心靈、根源、感覺思維的能源和人的生命根本。它更是藝術家自己少年時選擇和擁抱當代藝術的初心,以及一路走來對初心的堅守。
新發展時代下的成長和錘鍊,給予藝術家任哲廣闊的國際視野和藝術思路,他擅于從傳統思想文化資源中汲取豐富營養,把東方禪修的神韻和西方現代氣質橋接,將傳統中國文化和西方藝術完美融合,巧妙地轉化為自己獨特的雕塑語言。在他的作品中,經典的武士形象飽含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與西方式的審美,造型英武中盡顯儒雅,豪放中卻見溫柔,直接而有力地把東方寫意精神基調于微妙轉机換為詩意的實化,閃現著絢爛的東方哲學智慧和光輝。
任哲作品“十二生肖”系列組雕
從16歲開始雕塑藝術學習和創作以來,2019年恰好是任哲雕塑藝術生涯的第20個年頭。在任哲看來,這次展覽是他的人生與雕塑彼此纏繞20年的一次總結和凝練,“炁”代表生命的根源,代表初始化的狀態,以這個字作為主題,任哲想嘗試和印證,20年的時空流轉裏,他面對雕塑、藝術,依然保持著當時的初心和最純真的心態。
在眾多作品中,除去眾多任哲以往創作的標誌性作品之外,一組以12生肖為創作線索的大型雕塑第一次向公眾展示。在十二個屬相造型極具想像力的塑造基礎上,他的雕塑更通過姿態的動感與力量美展現了屬於中國人的英雄氣質。
任哲作品《四海心》
任哲作品《金剛心》
在展覽的開幕式上,任哲特別感謝了成長路上對自己産生重大影響的兩位恩師——曾成鋼、李象群,對這位得意弟子兩位恩師也絲毫不吝溢美之詞。
在李象群看來,任哲在大學時就是一個喜歡不斷追問的學生,有時會問到老師也覺得厭煩,但越是這樣就越是喜歡他這種學生,因為證明任哲是一個不斷思考的人。這種特質也讓畢業後一直不斷堅持探索與實踐,在藝術創作的領域讓他走的比同輩更加超前。
任哲作品《金身》
任哲作品《雲山風度》
另一位恩師曾成鋼與任哲相識已有近20年,他認為在任哲還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求學的時候,就已經展現出對中國傳統造型語言的極強感受力。他表示,任哲在藝術上是一心一意、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來的,他的藝術創作具有內在的力量,體現出大道至簡的精神氣象。
據悉,本次展覽將在北京太廟展出至2019年10月18日。
任哲作品《淩雲志》
任哲作品《臻妙境》
任哲作品《鹿》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太廟正殿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