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立象與對話:李禹煥 王舒野 &杜大愷 劉巨德”在清華美院美術館舉行

“立象與對話:李禹煥 王舒野 &杜大愷 劉巨德”在清華美院美術館舉行

時間: 2019-10-12 11:17:42 | 來源: 藝術中國

2019年10月10日下午,“立象與對話:李禹煥 王舒野 &杜大愷  劉巨德”藝術展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東京畫廊+BTAP、佩斯(紐約)聯合主辦,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承辦,展至2019年10月31日。

開幕式嘉賓合影

參展藝術家、評論家、專家學者及新聞媒體代表200余人出席了開幕式。本次展覽策展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魯曉波,世界知名藝術家李禹煥,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汪暉、杜大愷、劉巨德,旅日藝術家、清華美院校友王舒野在開幕式上先後致辭。開幕式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白明主持。

展覽現場

“立象與對話”是本次展覽的主題。“立象”語出自《周易·係辭上》“聖人立象以盡意”。“象”是中國哲學中的重要範疇,賢哲觀察紛繁複雜的世界建立起直觀的形象,再借助這些形象去解釋世界,形成生生不息、天人合一的世界觀。本次展覽試圖提出並探尋這樣的問題:東方的世界觀是否也應當成為當代藝術的哲學根基之一?東西方藝術如何在此基礎上展開對話?

展覽現場

在四位參展藝術家中,世界知名藝術家李禹煥是日本“物派”和南韓單色畫派的重要代表,他將源自東方繪畫的余白理念發揮到極致,是集“無為”藝術哲理之大成者;旅日藝術家、清華美院校友王舒野是“新朦朧主義”的發起者之一,一貫堅持視覺方式的開拓性探索,以“無差別觀看”營造出超越慣常感知的空明世界;杜大愷和劉巨德則是根植中華文化傳統、秉承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精神與藝術理念,以藝術本體語言、從形式美感悟天地之道的當代藝術大家。四位藝術家在全球文化交融互滲的語境中,致力於探索東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普適價值及創新發展路徑。

本次展覽策展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魯曉波致辭

正如本次展覽策展人魯曉波教授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周易·係辭上》曰:‘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世界富有、日新而生生不息。東方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一種積極力量與智慧,一定會在世界劇烈變革、新的多元化藝術範式的構建中發揮特殊重要作用。在此時間節點上推出這個展覽和學術對話,對於重塑當代藝術精神、推動世界文化多樣性與和諧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開幕式上,魯曉波介紹了本次展覽的緣起,源於他與王舒野等人的多次交談,大家都有共同感興趣的方向,那就是東方哲學思想與藝術的世界意義和現代化。在校友王舒野的力邀之下,在各方鼎力支援下,李禹煥的作品得以在清華大學與其他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共同展示,而李禹煥已經83歲高齡,仍然決定親臨展覽現場和中國師生交流,令人感動。

魯曉波評價,這個展覽不僅是清華美院美術館開館以來,學術品質最高的展覽之一,在中國當代藝術界也有其獨特性和引領性,用李禹煥的話來説,是打開了一個新的維度。

世界知名藝術家李禹煥致辭

李禹煥謙虛地表示,他的作品僅僅給大家做一個參考。他想學習更多關於中國當代美術的知識。因為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政治乃至經濟最受矚目的國家之一,如今在文化上還會取得哪些令人矚目的成就,他拭目以待。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汪暉致辭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汪暉指出,在“物派”裏非常強調物的存在,還有場、空間,這三者能夠發生綜合多半是在一個時間性當中,不是按照時間的單線邏輯,而是在瞬間,不同的物之間通過藝術家的呈現,讓物和物之間構成了對話。汪暉指出,這是真正的東方哲學,但它同時又是帶有普遍性的,具備世界性意義。他認為,物的解放也是人的解放,意味著重新進入自然的過程,而這正是他觀看本次展覽所體會到的。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杜大愷致辭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杜大愷欣慰地表示,本次活動接續了上世紀80年代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傳統。他看到李禹煥83歲,依然精神矍鑠,依然思維敏捷、嚴謹、深刻,依然關心人類的命運,依然關心藝術走向,深有感觸。杜大愷坦誠地剖析了自己近年來的創作心路歷程,表示他要向李禹煥學習,超越自己、改變自己。他總結自己今天參加本次活動的收穫,那就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如果不關心人類命運,就不可能成為人類傑出藝術家。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劉巨德致辭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劉巨德介紹,自己參加過很多次中、日、韓藝術家們的展覽,但這次印象最為深刻。他從李禹煥的作品中聽到了“東方文化的鄉音”。劉巨德表示,藝術家都有一種超前的第六感覺,而李禹煥正具備這種敏感。李禹煥站在了人類文明的角度上,對數字化藝術將來會發展到什麼程度,以何種形式存在表達了他的憂患意識。劉巨德認為,李禹煥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世界級的藝術家,是因為在他的肌體裏,在他的血液裏,在他的靈魂裏,有深深的東方文化故鄉的基因,“從打開一個‘無’,去創造一個‘有’。

旅日藝術家、清華美院校友王舒野致辭

旅日藝術家、清華美院校友王舒野表示,人類文明正面臨著很多空前複雜的問題,要用人類智慧共同解決,就需要有深刻思考。如今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都已經進入人口高齡化時代,人類壽命越來越長,但是文化反而越來越具有快餐化、娛樂化、幼稚化傾向,這本身就是一個很矛盾的狀態。王舒野認為,像李禹煥這樣有著非常深刻思想性的藝術家來到中國參與交流,能夠帶來更深入的時代思考。

本次展覽共收錄37件作品,其中李禹煥4件,王舒野9件,杜大愷15件,劉巨德9件,多數為近十年創作的繪畫作品,其中3幅為新近完成。這些作品植根于東方古典哲學和藝術思想,蘊涵世界精神和東方智慧,在形式探索中包藏著鮮活而又深邃的生命感悟,為觀察體悟世界提供了新的視角,為當代藝術開拓了新的路徑。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白明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主持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白明表達了自己觀看展覽後的感動。他比喻李禹煥的作品像格律詩,精簡、單純;杜大愷是遊吟詩人;劉巨德的作品是史詩;王舒野的作品是朦朧詩。而這四位“詩人”的作品都有一個特質,那就是他們內心都有抑制不住的對情感、對世界、對自然的熱愛和高度地發現、提煉。

學術研討會現場

展覽開幕式後舉行了“立象與對話:當代藝術的東方世界觀”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清華大學藝術史論系主任陳岸瑛主持,李禹煥、王舒野、杜大愷、劉巨德等參展藝術家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夏可君,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劉旭光,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係教授陳池瑜,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方李莉,北京798文化創意産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彥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係黨支部書記周愛民,東京畫廊+BTAP總監山本豐津等批評家、理論家和從業者,圍繞“立象與對話:當代藝術的東方世界觀”這一研討主題,就當代藝術的全球化與地方化、東西方藝術的異同、東方世界觀與當代藝術的哲學根基、傳統文化的創造性繼承與轉化等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對話。

展覽現場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表示,他特別尊重像杜大愷、劉巨德這樣的中國藝術家,在國際大潮裏面能夠堅守自己真實的表達,彭鋒認為這種表達,對於人們今天重新思考全球範圍內的現代性,特別有幫助。而李禹煥從現象學出發,探討某些比表像還要真實的藝術表達。畫家通過自己的技法,讓人們去遭遇一些通過一般概念不能描繪或者不能捕捉的獨特感受。這一點是現象學和中國古代哲學共同的地方。

展覽現場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夏可君形容,李禹煥的余白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留白,它是一個空白的迴響所産生的微妙的震顫和震動,有一種餘音的迴響,就像鐘聲的餘音迴響,這當然是很地道的東方經驗,雖然李禹煥本人不認為這是某種地方性、民族性的經驗。而王舒野、杜大愷、劉巨德的創作,體現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虛白,與西方的空白畫布、日韓的余白均有所不同。

展覽現場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劉旭光介紹,從杜大愷作品中看到的山山水水、房子、動物、牛,包括一個小茶碗,都能夠感受到藝術家在文學和藝術方面的修養,這是發自內心,在自然當中尋找自己的一種方式。而劉巨德的作品,表現了大地的洪荒、宇宙的渾沌,藝術家實際上是在跟天地對話,他追求的是一種宏大的精神。王舒野的作品尋求的是一種空靈,讓人們感受到宇宙的空間關係,創造了一種朦朧的美學空間,體現了東方美感。

展覽現場

李禹煥本人則表示,他不會用“東方”以及“亞洲”這樣的詞來形容自己的作品,因為他要探索的是人類共通的某種東西,當然他內心還是有非常深刻的古代東方思想的留存,因為它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但是他認為在現代的語境下以及現代藝術話語體系內,他的作品及行為應融入整個藝術發展的框架之下。李禹煥強調,所謂東洋、古代、現代,不要讓自己局限在裏面,而是應該面向未來討論現在。李禹煥説,我們應該銘記的是:我們應怎樣在現代語境下來進行全球性的對話,怎樣在現代社會裏面生存下來?並且是強有力的生存下來。同時還要考慮應怎樣對古代的理論和哲學,進行現代化的解釋以及推進,好讓它能夠為當下以及未來服務。

展覽現場

出席本次開幕式和研討會的嘉賓還有東京畫廊+BTAP總監田畑幸人、東京畫廊+BTAP東京空間經理佐佐木博之、東京畫廊+BTAP北京空間經理遲麗萍、佩斯紐約藝術資源總監 Justin Horne、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王明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方曉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杜鵬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系主任趙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基礎教研室主任邱松等。

李禹煥進行學術報告

作為本次系列學術活動的組成部分,10月10日上午,李禹煥還以“開放的維度”為題,在清華美院A301報告廳分享了他的創作經歷、藝術觀念以及對東方哲學的思考,贏得了校內外聽眾的熱烈反響。講座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陳岸瑛主持。李禹煥還與王舒野展開了現場對話,深入闡釋了物派、新朦朧主義背後的東方哲學理念。參展藝術家杜大愷和劉巨德也分別闡述了自己的創作理念。四位參展藝術家風格各異,卻在思想深處有諸多共鳴,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重新激活繪畫生命力、打開當代藝術發展新維度做出了有益探索。

李禹煥與王舒野現場對話

展覽現場

李禹煥(Lee Ufan)

哲學家、藝評人、作家,同時也是畫家、雕塑家和日本首個贏得國際聲譽的當代藝術運動“物派”(Mono-ha),以及南韓“單色畫”(Dansaekhwa)的核心人物。

1936年生於南韓慶南山區的李禹煥從小受家庭儒學思想的影響,先後在慶南學院和首爾大學學習書法、詩歌和繪畫。1959年他搬到日本橫濱並在1961年于東京日本大學哲學系畢業。

2001年和2000年,李禹煥分別榮膺日本皇室世界文化獎(Praemium Imperiale)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

from line 1982 oil on canvas 182*227

dialogue 2007 oiloncanvas 227.3*341.6

dialogue 2010 oil on canvas 227.3*182.2

dialogue 2018 acrylic on canvas 227*181.9

王舒野

1963年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1989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1990年移居日本,十年間未發表作品,為探究宗教、哲學等精神思想和深究視覺藝術表現而默修獨研。期間形成了如下藝術根本內容:確立了使藝術重歸於陶冶理想精神境界的藝術觀;形成了刻意打破分辨物體視覺慣性的無差別視覺方式,並以此提出”裸視時空”的概念(即去掉以人的區分意識來劃定時空的差別化外衣,而觀照時空世界赤祼的無差別真實);創立了呈現“裸視時空”視覺方式的獨特繪畫表現(即以振動交錯的筆觸來消解對象性的物體化輪廓區分)。上述重視心性修養的藝術觀,挑戰既有的視覺慣性、世界觀、時空觀念的視覺方式變革,以及把寫實繪畫從刻畫物體的造型觀念中解脫出來的視覺表現形式革新,成為其在之後的創作中不斷深化和反覆實踐的一貫內容。

2001年以來,在日本的池田20世紀美術館、東京畫廊十BTAP等一些著名藝術機構連年舉辦個人藝術展,並應邀參加各種重要的國際性聯展。2011年獲得日本文部科學省文化廳主辦的文化基金“TAKASHlMAYA美術獎”。近年開始在中國國內展開藝術活動,目前生活工作于中國和日本。“新䑃朧主義”的發起藝術家。

2007繪作 鉛筆、色鉛筆、粉彩、紙  124 x 95 cm

定武蘭亭序(犬養本·首幅)的時空裸體 2008 墨,麻紙  200x170cm

森林的時空裸體·即(106) 2017 墨 麻紙 202.7x142.7cm

“下樓梯的裸女”的時空裸體 即 133 2019 墨 麻紙 120×180cm

杜大愷 

生於 1943年8月8日,山東龍口人。

1980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並留校任教,現為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張仃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研究所所長,國家畫院公共藝術院院長。

出版有:

論文集:《藝術帚談錄》、《硯邊絮語》、《水窮雲起》;

畫  集:《杜大愷水墨作品集 2005》、《杜大愷水墨作品2006-2007》、《杜大愷水墨人體2006-2007》、《杜大愷人體速寫2006-2007》、《杜大愷水墨作品2008-2009》、《杜大愷水墨作品2009-2010》、《杜大愷水墨作品2010-2011》、《杜大愷水墨作品集》、《杜大愷水墨作品2012-2013》等。

溪岸水牛圖  145㎝ X 360㎝   2014

影幢幢呈遺響  97㎝ X 164㎝  2008

街景 2  66㎝ X 97㎝ 2011

青山如屏迎人立  250㎝ X 237㎝  2012

劉巨德

劉巨德,1946年出生,蒙古族。1970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73年任雲南美術出版社美術編輯,1978年考取龐薰琹教授研究生,研學中國傳統裝飾藝術與西方現代藝術之比較,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席、學位委員會主席。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係教授、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協會常務理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出版專著《圖形想像》、《面對形象》,出版畫冊《劉巨德素描集》、《渾沌的光亮——劉巨德藝術作品集》、《劉巨德油畫作品集》、《劉巨德寫生作品集》、《劉巨德雕塑陶藝作品集》、《劉巨德扇面百圖集》等。

《阿詩瑪》水墨紙本250cmx501cm 2017年

《胡楊魂》 245X472cm-水墨紙本設色 2017年

半坡  水墨紙本設色 136cmx67.5cm 2008

草的女兒 陶泥 42×25×28cm 2016年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9/10/12/201910121570848798219_336.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