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伴著圖案的旋律“悅”然紙上——娜塔莉·蜜艾中國首展在京開幕

伴著圖案的旋律“悅”然紙上——娜塔莉·蜜艾中國首展在京開幕

時間: 2019-09-29 22:02:41 | 來源: 藝術中國

秋分已過,步入798藝術區ICI LABAS藝棧畫廊的一刻,卻宛若置身詩意的花園,聽著色彩的旋律,如同一曲輕柔的哼唱,輕鬆愉悅而馨香滿室。這便是法國藝術家娜塔莉·蜜艾(Natalie Miel)在中國的首個個展“悅”所呈現的神奇魔法——正如展覽主題一般,她的繪畫為觀眾帶來一抹清爽的愜意,與歡愉的喜悅。

開幕現場藝術家(左三)與嘉賓合影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展出了藝術家自2013年至2019年間的最新創作。藝術家將室內生活場景與室外自然風光相結合,用平涂的方式描繪具象的裝飾物,卻又將它們與遠山遠水的外景並置,營造出一種抽象而頗具“遊戲性”的視覺空間感,畫裏畫外饒有趣味。

《牡丹花瓶》,95x80cm,布面油畫

《杭州蓮花》,145x113cm,布面油畫

《橄欖樹下的中國花瓶》,100x81cm,布面油畫

最為特別的是娜塔莉畫面中透露出的親切感:這位法國藝術家在14年前與中國結緣,此後常年往返于中法之間,從畫面中的燈籠,到圖案紋飾的選擇,一剪梅花,一座假山,亭臺院落,園林景致,作品中散發出濃郁的東方趣味。“中國對我有一種天然的吸引。她的建築、陶瓷、織布絲綢總能給我靈感和啟發,我喜歡這些細節和紋樣,並希望將它們收藏並展示在自己的畫作之中。”藝術家在採訪時説道。一方面,這些景致和紋飾給人熟悉之感,而另一方面,因為它們在畫面中特殊的組合與構成,又總能令觀者發現新奇之處。

藝術家娜塔莉與藝棧畫廊負責人丁韻秋女士

開幕現場

作品局部

正如藝術家本人所言,“我創造了空間,在其中插入許多瓷器、傢具或裝飾圖案。我喜歡以這種合成的方式對待景觀,並在這一工作中尋求和諧,也就是説,使構成繪畫的所有主題一併存在。”然而,這樣的“混搭”的確是一種挑戰,或者更像是一個冒險者的遊戲:整個畫面被不同圖樣和色塊填滿,近景和遠景的分割甚至只是一條窗線,將如此豐富的顏色和圖案內容並置、重組並鋪滿全幅,在虛構的合成世界裏營造空間氛圍,娜塔莉就像一個自由的魔術師,用拼接重組的方式再塑視覺與內容上的微妙和諧。

藝術家,法國美術家協會前主席雷米·艾融(Rémy Aron)接受採訪

《近東之鳥》,130x162cm

“這很有趣,從傳統意義的造型上來看,她繪畫中的空間似乎並不符合邏輯,但娜塔莉卻把所有元素綜合在一起呈現出如此協調的整體面貌。你總會這樣問自己:‘她是如何把這些內容放在一起的?’可是她恰恰這樣做到了。”同樣身為藝術家的法國美術家協會前主席雷米·艾融(Rémy Aron)如此評價到。

駐足作品前的觀眾

娜塔莉的作品既有強烈的裝飾主義風格,又展現著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同時營造出一種超現實的視覺感受。然而,所有的呈現都宛若自然流淌,絲毫沒有做作之感。正如評論所言:“她的繪畫是一種裝飾的‘寫述’,其作品同時也是人們與世經驗的一種抽象語言,亦是現實的內在語言,我們需經由這些表面裝飾來認識到其中的述——娜塔莉的裝飾描述,讓這些圖案傳達出意義,從而在無聲的物質裏,指出一條經驗之路。” 

部分作品細節

荷塘間的錦鯉,低頭覓食的小貓,屋檐上的燈籠,樹杈上的桃花,地毯上的鴿子,花瓶器皿的紋樣……娜塔莉筆下的這些元素無一不透露出一種天真稚拙之氣,所謂的“趣兒”也從這返璞歸真中迎面而來。畢加索説,“我用了九十年,去學習如何像一個孩子一樣繪畫”,但娜塔莉的繪畫恰恰始終像個孩子,在天真與色彩間為觀者帶來心身的愉悅。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副院長朱春林接受媒體專訪

藝術家與嘉賓共同觀展交流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副院長朱春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娜塔莉的作品洋溢著歡愉的幸福感,這讓我們想到馬蒂斯的作品。同時,她對顏色的敏感、細節的關注,對畫面和結構的掌控給人深刻的印象。作品中很多東方元素、拼貼,線條的組織,尤其是一些中國元素,比如中國民間繪畫、剪紙、年畫、裝飾畫等,給人很熟悉的畫面感。這些都是女性特有直覺從生活中找到的很細膩又美好的東西。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娜塔莉的作品和畫展中,我看到了中西文化之間的互鑒融合。希望這種國際間的互動和交流越發廣泛,取得更多成果。”

娜塔莉的小幅靜物作品,將市場買回的食材作為對象,抓住生活中點滴之美

駐足作品前的觀眾

“我正在繪製夢幻,為那些將它們挂置在墻上的人們帶來快樂。”正如此次展覽題目“悅”所言,娜塔莉的畫中仿佛住著一個孩子,稚拙天真,趣味兒清新;她收集美好,描繪快樂,細而不散,又畫中有畫。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27日。(圖文/付朗)

藝術家與嘉賓親切交流

展覽開幕現場外景 


伴著圖案的旋律“悅”然紙上 一位法國藝術家的東方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