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等觀看展品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將於9月17日至11月17日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展覽現場
展覽匯集來自13個省市、18家文博單位的600余件回歸文物參展,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流失文物回歸的歷史性成就的全面總結展示。展品不僅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伯遠帖卷、五牛圖卷、秦公晉侯青銅器、龍門石窟佛像等珍貴文物,也包括我國近期成功追索回來的曾伯剋父青銅組器。中國國家博物館一大波珍貴館藏參展,其中包括青銅虎鎣(yíng)、王處直墓彩繪浮雕武士石刻、圓明園青銅鼠首兔首等。
布展現場
三個單元,25個“歸來”故事,帶大家回溯70年,流失文物的回歸之路。
第一單元 革故鼎新 昔往今歸(1949-1978)
一、前蘇聯、前民主德國返還《永樂大典》與義和團旗幟
二、香港搶救徵集珍貴書畫文物
三、香港搶救徵集珍貴錢幣文物
四、楊銓捐贈文物
五、侯寶璋捐贈文物
第二單元 多措並舉 殊途同歸(1978-2012)
六、葉義捐贈犀角文物
七、格林伯格捐贈頤和園銅窗
八、從英國追索三千件文物
九、莊氏捐贈書畫文物
十、從美國追索王處直墓浮雕石刻
十一、龍門石窟石刻佛像回歸
十二、英國返還清代大沽鐵鐘
十三、從日本追索北朝菩薩石立像
十四、從丹麥追索文物
十五、范季融捐贈青銅器文物
十六、從美國追索唐代石槨和壁畫
十七、曹其鏞捐贈漆器文物
第三單元 協和萬邦 四海歸心(黨的十八大以來)
十八、皿方罍器身回歸
十九、秦公墓地金飾片回歸
二十、鄧峪石塔塔身回歸
二十一、山西聞喜西周春秋青銅器回歸
二十二、從英國追索青銅虎鎣
二十三、美國兩次返還文物
二十四、義大利返還文物
二十五、從日本追索曾伯剋父青銅組器
展覽現場
圓明夢歸,圓明園獸首銅像重聚
19世紀中葉,列強的堅船利炮,震破了晚清朝廷天朝上國的迷夢。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萬園之園付之一炬,珍貴文物被掠西去。此後中國,江山蕭瑟、生靈涂炭。禮器、典籍、雕塑、壁畫……大量文物由於戰爭劫掠、文化掠奪、非法貿易而漂泊異鄉。一件件失去了尊嚴與榮光的珍寶,在顛沛流離中記錄著令人唏噓的往事,在百轉千回裏顧盼著魂牽夢繞的家園,也牽動著萬千國人的心弦。
20世紀80年代以來,包括圓明園獸首在內的我國流失文物陸續現身海外,國際拍賣企業屢屢高價漁利,國人強烈憤慨譴責,國際輿論廣泛關注,文物回歸面臨重重障礙。一念在茲,萬山無阻,克艱克難,榮歸故土。中國政府始終以堅定的決心推進文物回歸,從牛首、虎首、猴首的國企競拍,到馬首、豬首的華商捐贈,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國友人返還,圓明園獸首從星散到重聚,輾轉走過的,正是一條中國流失文物回歸之路。
展覽現場
《五牛圖》《伯遠帖》等知名書畫作品現身展覽
民國以來,由於連年戰亂,大量珍貴文物流至香港,吸引眾多中外藏家、文物商販霧合雲集,大量珍貴文物面臨著進一步流失的危險。新中國成立後,在周恩來總理親自關心下,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的鄭振鐸成立“香港秘密收購文物小組”,專門在香港從事珍貴文物搶救工作。文物小組克服艱難困苦,保護和追回了大量流失的文物。其中,又以《中秋帖》《伯遠帖》的回歸最為後人所樂道。
展覽現場
《中秋帖》《伯遠帖》和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快雪時晴帖》被乾隆統稱為“三希”。中秋、伯遠二帖曾被溥儀攜出紫禁城,其後幾易其手,輾轉至港。1951年10月,鄭振鐸得悉“二希”即將詢價出售的消息後,立即在徐森玉、胡惠春、徐伯郊等人的協助下,啟動文物搶救工作。周總理高度重視“二希”的搶救徵集,專門作出批示。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長的王冶秋奉命偕同上海文管會主任徐森玉、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兼程南下談判,最終成功購回“二希”,撥交故宮博物院收藏,結束了兩件國寶長達數十年的顛沛流離。
此後幾年間,“文物小組”有計劃的徵集了唐韓滉《五牛圖》、五代董源《瀟湘圖》、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宋摹本)、宋徽宗趙佶《祥龍石圖》等重要文物,這些文物的回歸,成為新中國保護文物的一段佳話。
展覽現場
王處直墓彩繪浮雕兩武士合璧展出
1994年6月,河北省曲陽縣的王處直墓遭盜掘,被盜文物幾經轉賣,流失海外。2000年2月,我國學者在美國偶然發現某拍賣行即將拍賣疑似王處直墓被盜浮雕武士石刻的重要線索,隨即將消息傳回國內。經河北省文物局研究確認,相關拍品確係王處直墓甬道處兩塊浮雕之一,國家文物局立即啟動文物追索工作。
2000年3月,國家文物局照會美國駐華使館,要求美方中止拍賣並返還流失文物,美國政府也對此表達了積極的合作態度。3月21日,美國紐約州南區地方法院做出要求相關機構中止拍賣的決定,並下達民事沒收令,授權海關部門將文物扣押沒收。2001年3月,在經歷一年的審判後,該法院做出返還文物的最終裁決。2001年5月26日,這塊浮雕武士石刻回歸中國。2011年,美國著名收藏家安思遠通過媒體報道了解相關情況後,主動將自己收藏的另一件武士浮雕石刻無償返還中國。
王處直墓武士浮雕石刻的回歸,是我國首次成功叫停國際流失文物商業拍賣,開闢了中美兩個大國之間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合作的先河。而富有傳奇性的浮雕武士合璧歸來,顯示著國際社會對中國流失文物追索工作日益深入的理解與支援。
“方罍之王”皿方罍身首合璧現身展覽
1919年,湖南省桃源縣漆家河出土了一件器型碩大,雄渾莊重,做工精美的青銅方罍,因其上的銘文而被稱為“皿方罍”。該罍是中國晚商、西周早期青銅器的代表之作。
當時中華大地災難深重,文明不昌,器身不幸流落海外,輾轉流傳于數國古董商人之手,顛沛流離于亞洲、美洲和歐洲的異國他鄉。器蓋一直留在國內私人之手,1952年收歸國有,1956年湖南省文管會移交給湖南省博物館收藏至今。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藏家與省博物館數度互動,雙方均想以各自的方式使器物合璧,終未成功。
2013年,皿方罍再現國際拍賣市場,並將於2014年3月正式在美國進行拍賣。為使文物不再流離海外,在國家文物局協調下,在湖南省委、省政府支援下,湖南省派出代表團赴紐約洽談文物回歸事宜。最終在各方善意促成下,原先的拍賣計劃被取消,皿方罍器身得以重回祖國懷抱。2014年6月28日,皿天全方罍身首合璧,入藏湖南省博物館,終於走完了這條歷時百年的回歸之路。
展覽現場
青銅虎鎣再次與公眾見面
青銅虎鎣為西周晚期文物,原為圓明園舊藏。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其中青銅虎鎣被英國一海軍軍官哈利•埃文斯掠走帶回英國。
2018年3月,圓明園虎鎣即將在英國拍賣的消息引發我國各界強烈反響,深深牽動著國內民眾和愛國華僑華人的心弦。獲知虎鎣下落後,國家文物局在第一時間開展資訊收集、協商談判、協調聯動、宣傳引導等多方面工作,綜合運用外交、商業、輿論等多種途徑,積極推動青銅虎鎣返還。
2018年4月底,青銅虎鎣境外買家表示願將文物捐贈給中國國家文物局。2018年9月21日,國家文物局代表團在中國駐英國使館舉辦虎鎣捐贈接收儀式。2018年12月,青銅虎鎣正式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青銅虎鎣的回歸,根源於中國人民對祖國文化遺産始終不渝的熱愛、百折不撓的守護,凝結著政府、收藏機構、行業組織、媒體與各界友好人士共同不懈的努力;既説明瞭流失文物歸還原屬國的觀點已深入人心、不可逆轉,也同時反映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的艱巨性與複雜性。
展覽現場
曾伯剋父青銅組器現身展覽
2019年3月初,國家文物局獲悉,日本某拍賣行擬拍賣疑似我國流失的曾伯剋父青銅組器,立即組織專家團隊對青銅組器進行研究,確認其為近期湖北曾國墓葬被盜掘後非法出境的文物,並隨即會同公安部門通過刑事與外交渠道共同開展追索。
展覽現場
3月9日,國家文物局正式照會日本駐華使館,要求日本政府依據相關國際公約規定,返還我國流失文物。同日,日本拍賣企業公開聲明撤拍青銅組器。隨後,中日兩國政府代表共同約見拍賣企業代表,公安機關緊鑼密鼓推動文物盜掘走私犯罪調查,最終促成青銅組器拍賣委託人將文物無償上交國家。
展覽現場
2019年8月,國家文物局、公安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赴日,完成曾伯剋父青銅組器接收工作。
曾伯剋父青銅組器,為春秋時期曾國高等級貴族剋父所鑄,包括鼎、簋、壺、甗、霝、盨等6大類共8件,品類豐富,鑄造精緻、保存完整,每件青銅器均有銘文,共計330字,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資訊。“曾伯剋父”器物群為目前考古發現所未見,對於研究春秋時期歷史文化、曾國宗法世系以及青銅器斷代與鑄造工藝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展覽現場
此次曾伯剋父青銅組器成功追索,是在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領導同志的關心下,我國依據相關國際公約,在日本政府的配合協助下,實現的流失日本文物的回歸,具有重要的開創意義。(本文圖片攝影/余冠辰)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