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與象匯——丁天缺、莊華嶽、吳藏石同學三人展”在北京798 ICI LABAS藝棧畫廊開幕
在歷史的長河中,個人如同一葉扁舟浮浮沉沉,有些人沉下去了,就永遠消失了,而繁華落盡,洗盡鉛華,那些歷經歲月再度回歸而閃耀的人們,終於用時間證明了他們的力量。2019年8月24日,“意與象匯——丁天缺、莊華嶽、吳藏石同學三人展”在北京798 ICI LABAS藝棧畫廊開幕,三顆閃耀的星斗在時隔近半個世紀後再次相聚,他們的作品、書信往來、一個個封塵的故事和家人的到來,讓人們欣慰的看到歷史的接續。
展廳現場,三位藝術家文獻資料及介紹
左至右:吳季鑫,張功慤,趙無極,莊華嶽,林文錚,丁天缺等1985年在國美合照
正如吳大羽在學生莊華嶽紀念冊上的題詞:“懷有同樣潔願的人,無別離。”丁天缺、莊華嶽和吳藏石三位藝術家師從吳大羽,是杭州國立藝專時代的同窗好友。雖然造化弄人,在特殊的歷史時期他們歷經戰亂和變革,各自飽受磨難,但他們對於藝術的那份“潔願”,卻矢志不渝,這些,在他們的繪畫中、格調中、筆墨往來中顯而易見。
丁天缺先生油畫作品
丁天缺,觀音跳晨曦
丁天缺,紅髮髻
丁天缺,風
丁天缺,窗前偶見
丁天缺與趙無極合影
丁天缺先生蒙冤近卅載,晚年平反後重新拾起畫筆。他用色大膽,線描勾勒蒼勁有力,在那剛毅線條和明麗色彩中透露出一種倔強的決絕。無論是人物、靜物、還是風景、花卉,都彰顯出生命的盎然,它們恣意綻放,純粹颯然,又傲骨嶙峋。正所謂“畫如其人,其人如畫”,躍然跳動的強烈色彩不正是丁老強悍堅韌性格的寫真嗎?囹圄困不住才情,成為對丁天缺藝術創作最好的注腳。
莊華嶽作品
莊華嶽,生機之感11.5X11.5
莊華嶽,暮年之感23.2X23.2
莊華嶽,暮年之感23.2X23.2
1985年莊華嶽在老師吳大羽家中合照
莊華嶽先生是吳大羽得意門生之一,也是趙無極的莫逆之交。然而恰逢戰爭時代,兩次出國留學的機會均化為泡影。命運輾轉,莊華嶽蟄居家鄉潮安數十年,在中學教書為生。直至1979 年,遠在法國巴黎的趙無極找到他,寄來畫材顏料,和其他師友們一起鼓勵他重新開始繪畫創作。在他生命最後的三十年,為我們留下了大量水彩、水墨和速寫。其水墨“塗鴉”作品線條靈動洗練,無論是貓咪還是花鳥,孩童或是草木,總是隨性散淡又意味十足。而其90年代後創作的一批水彩作品,雖尺幅不大,卻色彩感極強,抽象淋漓而氣象萬千。作為對吳大羽藝術理論“勢象”的追隨者和實踐者,他將音樂、舞蹈、韻律的理解與色彩相結合,格調極高。
吳藏石作品
吳藏石,雲南風光
吳藏石,搭建湖心亭
吳藏石,搭建湖心亭
吳藏石,團扇
吳藏石坐像
吳藏石是莊華嶽的同鄉兼同窗,與丁天缺在學生時代更情同“結義”兄弟。他出身大戶人家,自幼酷愛音樂和繪畫,其琵琶獨奏亦達到極高境界。他曾慷慨救濟同學,即便後來顛簸流離,也不改其樂。可惜他在六十五歲時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不多。從本次展覽的早期水彩作品上看,他基本功紮實準確,色彩明快,其風景畫作追求柔美愉悅的詩意,給人清爽暢快之感。那片寧靜和安逸,也是一種心境的寫照。
李大鈞與畫廊負責人丁韻秋女士觀展
展廳現場
畫廊負責人為國外觀眾介紹展覽
“這是三位才華橫溢的老藝術家,他們都走在了那個時代的前沿,直至今日仍獨具特色並極具研究價值。”勢象空間創始人李大鈞在觀展後接受採訪時表示,三位藝術家用色大膽,個人風格獨特,而由於種種原因在當時都被邊緣化了。但他們就如同一股潛流,從未消亡。這正是藝術本身的頑強力量,“從他們身上,也包括吳大羽、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等人,他們讓今人看到二十世紀中國藝術曾經達到的高度,他們與世界藝術的發展系統相接軌,他們的價值在今天慢慢從歷史中浮現,並依舊保持著強勁的生命力。這個展覽讓我們更加強化了二十世紀中國藝術比較邊緣和隱匿的一個系統,也成為了研究國立藝專和林風眠、吳大羽體系的重要補充。”
丁天缺先生生前好友盛啟立接受媒體採訪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張所家先生接受採訪
展覽現場
“看到這樣的展覽令我十分興奮。”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張所家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説到:“這幾位老先生是從美術史書本上很難查詢到的,他們就像‘出土文物’一樣,價值珍貴。更重要的是,他們作品中呈現的激情和才華,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單純非常感人。他們讓我想到中國古代的文人畫,追溯到‘四僧’的才情與靈氣,以及藝術中的純粹。他們是藝術的理想主義者。”
策展人石建邦先生接受媒體群訪
珍貴的書信往來
珍貴的歷史資料
駐足史料前的觀眾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除三位老先生的代表畫作外,還展示了多組文獻、書信和照片資料。策展人石建邦強調,這些文獻的史料價值,成為研究他們創作的另一佐證,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三位老先生對藝術的純粹追求。很多由莊華嶽先生家屬提供的書信往來中,無論是跨洋信箋還是師生、同門的交流,都是對藝術創作的探討和溝通,筆墨見真實,觀者亦無不為之感動。
從左往右:吳季鑫,丁天缺,莊華嶽,趙無極在美院合照
丁天缺、莊華嶽、吳藏石,他們如同歷史上的“失蹤者”,在當時與大時代的主流並不相同,但卻一直堅持著最為接近繪畫本質的探索。歷史又一次證明,只有有力的作品才能在沉宕與邊緣化後再次發聲,而無論時代的磨難如何在他們身上碾壓,他們的聲音卻依舊乾淨而純粹。
展廳現場
丁韻秋女士與吳藏石家屬交流
吳大羽先生曾一再聲言:“繪畫更本質、更本源、更廣大的載體是生活,是人生,是生命本身!”丁天缺、莊華嶽和吳藏石用各自的一生,踐行並捍衛著老師的這一箴言。意與象匯,終有晚晴。人懷潔願無別離——人懷潔願,終相見。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