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畫筆再現絲路明珠:中國古代壁畫現狀模寫展恭王府博物館舉行

畫筆再現絲路明珠:中國古代壁畫現狀模寫展恭王府博物館舉行

時間:   2019-08-15 10:34:06    |   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在恭王府博物館嘉樂堂舉行

“中國古代壁畫現狀模寫與展覽推廣”是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立項的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作為項目申報主體。項目內容包括古代壁畫遺存與相關地域考察、古代壁畫現狀模寫和巡迴展覽。2018年3月以來,展覽先後於西安美術學院美術館、寧波美術館、天津濱海美術館、濟南美術館、九江美術館和北京時代美術館展出。

開幕式現場嘉賓

2019年8月12日,作為“中國古代壁畫現狀模寫與展覽推廣”項目的收官之站,“絲路明珠·中國古代壁畫現狀模寫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舉行開幕式。開幕式上,恭王府博物館副館長邊偉,項目主持、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繪畫藝術委員會主任胡偉,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中央美術學院修復研究院院長王穎生,參展藝術家代表方志勇先後致辭,開幕式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繪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李耀林主持。

恭王府博物館副館長邊偉致辭

恭王府博物館副館長邊偉在致辭中説:“中國古代壁畫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寶庫,尤其是敦煌莫高窟更是偉大的世界文化遺産。以胡偉先生為代表的項目專家團隊,轉戰全國行程數十萬里,圓滿完成了項目的各項內容,取得了豐富的藝術成果,為中國古代壁畫的宣傳保護研究和教學事業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恭王府博物館科研管理團隊也為項目的順利開展作出了大量保障性工作,體現了專業、敬業的精神。”

項目主持、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繪畫藝術委員會主任胡偉致辭

項目主持、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繪畫藝術委員會主任胡偉在開幕式上説:“‘現狀模寫’是一個跨越科學與藝術的學術研究與新理念下的古代壁畫藝術傳模複製體系,它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壁畫在保護、觀賞和現狀的傳世——這一長期困擾壁畫保護工作者的難題。把“現狀模寫”及其傳播交流推廣納入現狀保存的研究範疇,是一項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的成功範例,對於建立古代壁畫的再現體系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關注的是,在這個展覽中,除壁畫的‘現狀模寫’作品,還展出了大量的相關研究作品。為現狀保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也為‘現狀模寫’方法的技術拓展帶來可能。”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致辭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説:“壁畫是中國美術的優秀傳統,從古到今一直伴隨著中國美術的歷程與發展。時至今日,對今天的藝術創作仍然産生著重要的影響。作為一個純粹研究性的學術項目,這個展覽在當下顯得尤其可貴,它會帶動一種扎紮實實再研究的學風,對整個美術界的學術建設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中央美術學院修復研究院院長王穎生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修復研究院院長王穎生致辭中説:“中國是一個遺産大國,修復方面人才不是一般的缺少。胡偉老師是這一行業的先行者。他從日本回來之後,不但做好了自己的創作,同時帶回了保存修復的技術和理念,把它變成了一個具有學術性的專業學科,使後人有章可循。期待未來學院與博物館加強合作,舉辦更多類似的展覽,做更多的單項的研究。”

參展藝術家代表方志勇發言

參展藝術家代表方志勇説:“我們這次展覽主創團隊包括來自全國各地50余位藝術家,展出了大量技藝精湛的古代壁畫模寫作品和通過這次寫生考查進行的創作作品。整體展覽呈現的面貌非常豐富多樣,表現了藝術家們對於當下和古典結合的創作思考模式。希望整個展覽能為大家呈現一個與眾不同的視覺感受和視覺盛宴。”

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繪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李耀林主持開幕式

2018年3月至10月,項目主創團隊四十余人先後對陜西、甘肅、新疆等地中國古代壁畫遺存與相關地域進行了深入考察,對莫高窟壁畫與克孜爾壁畫的生存環境、洞窟構造以及壁畫支援體、基礎層、顏料層、腐化層與浮塵層開展了由裏及表、由表及裏的分別研究和綜合研究,通過數據分析和採樣比對,完成了對壁畫現狀的客觀表述。  

開幕式嘉賓合影

中國古代壁畫是世界上遺存數量最大,類型樣態最多,保護難度最高,價值非凡的世界文化遺産。由於多種原因,很多珍貴的古代壁畫尚未得到科學有效的保護。多年來,中國古代壁畫的保護受到國內外相關機構和專家的普遍關注,其焦點便是“現狀保存”這一科學理念如何應用於中國古代壁畫的保存修復事業。

展覽現場

“現狀模寫”是實踐“現狀保存”的重要載體。因其以表現“現狀”為基本目標,因此古代壁畫的生存環境、素材與構造、自然與人為傷害的狀態等與“現狀”有關的因素,都成為“現狀模寫”的研究與表現對象。這就需要一整套的辦法,通過科技手段提取“現狀”形成的有關數據資料,運用繪畫的技巧來完成對於“現狀”的再現。

“現狀模寫”作品

認識“現狀”,才能表現出“現狀”。壁畫現場的實地考察便成為至關重要的研究步驟。古代壁畫的價值何在?為什麼要“現狀保存”?“現狀模寫”具有什麼樣的功能和學術價值?便成為本項目的研究、製作和宣傳推廣的核心內容。

“現狀模寫”作品

主創團隊以多年來在古代壁畫“現狀模寫”和相關研究上的體驗為依據,從中國古代壁畫的生成環境、構造特點和現狀形成等方面展開來,由“現狀模寫”的技術形式走進去,對比中外各種觀點與方法的異同、不足與優長,通過項目的實施展示“現狀模寫”的美學與應用價值。

“現狀模寫”作品

“現狀模寫”是一個跨越科學與藝術的學術研究與新理念下的古代壁畫藝術傳模複製體系,它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壁畫在保護、觀賞和現狀的傳世——這一長期困擾壁畫保護工作者的難題。古代壁畫由於生成環境所限,任何科技手段與保護措施都不可能阻止其日復一日的老化,“現狀模寫”作為再現和記錄壁畫現狀的重要手段,擔負起搶救這一歷史遺存的重任。

“現狀模寫”作品

本項目以“現狀保存”為宗旨,以“現狀模寫”為手段,在模寫過程中,對壁畫歷時變異效果的呈現,既採用科技手段分析材料,又以此為基礎,在手工模寫中呈現古代壁畫的高超技藝、獨特美感和精微審美特徵。

“現狀模寫”作品

把“現狀模寫”及其傳播交流推廣納入現狀保存的研究範疇,是一項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的成功範例,它突破了忽略藝術研究的純科技保護,也超越了傳統直覺感性的臨摹複製,因此對於建立古代壁畫的再現體系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項目組成員包括藝術家、古代壁畫研究者、修復工程專家、策展人、美術館管理者等多領域的專家,他們從不同的專業角度給予項目堅固的學術支撐,從而保證了本項目的成功實施。

“現狀模寫”作品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個展覽中,除壁畫的“現狀模寫”作品,還展出了大量的相關研究作品。這些作品以不同的學術角度,反映了主創團隊成員的考察心得。

“現狀模寫”作品

壁畫的現狀保存,離不開對壁畫所在地區文化與地理環境的研究,壁畫生存所依賴的氣候、土壤結構等因素,不僅是壁畫老化的主要原因,也是現狀保存和“現狀模寫”的重要考察內容,有些研究性作品看上去與壁畫沒有直接關連,但正是這些作品,能夠為現狀保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也為“現狀模寫”方法的技術拓展帶來可能。

在舉行展覽開幕式之前,還舉辦了學術研討會。專家、學者與參展藝術家代表就壁畫保護與模寫等話題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探討。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8月14日。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學術研討會現場

項目主持、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繪畫藝術委員會主任胡偉發言

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繪畫藝術委員會主任李耀林發言

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藝術委員會副主王書傑發言

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藝術委員會委員陳青發言

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藝術委員會委員瀋陽發言

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宋克發言

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藝術委員會委員裔萼發言

參展藝術季代表楊洋發言

參展藝術季代表方志勇發言

畫筆再現絲路明珠:中國古代壁畫現狀模寫展恭王府博物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