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這個僅存了28年的朝代,卻創造出中國佛造像史上的經典樣式(圖)

這個僅存了28年的朝代,卻創造出中國佛造像史上的經典樣式(圖)

時間:   2019-08-07 18:16:59    |   來源:    藝術中國

坐佛五尊像鄴城考古隊供圖)

2019年8月6日上午,“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據了解,此次展覽是2012年鄴城北吳莊佛造像埋藏坑發掘、修復成果的首次系統性展示。

出土佛頭像鄴城考古隊供圖)

考古挖掘2895件(塊)東魏、北齊石造像及殘件  係建國以來出土最多佛教造像的埋藏坑

鄴城曾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黃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1957年考古工作者對鄴城遺址進行了首次勘察。2012年1月,鄴城考古隊在臨漳縣北吳莊發現佛造像埋葬坑,挖掘出土2895件(塊)東魏、北齊石造像及殘件,是目前所知建國以來出土最多佛教造像的埋葬坑。

2012年以來,鄴城考古隊經過多年的整理、拼合,完成了200余件造像的修復工作。本次展覽選取了其中的171件展品,以鄴城概貌、玉石梵像、鄴都樣式和佛韻至美四個部分,展示了鄴城佛造像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弟子立像

思惟菩薩像局部

坐佛三尊像局部

菩薩坐像

菩薩坐像局部

菩薩頭像

“褒衣博帶”“秀骨清像”“曹衣出水”等代表性佛造像藝術特徵在這裡都有呈現

伴隨著佛教的本土化,鄴城佛造像藝術因政治、文化、社會風俗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變化。中國佛教造像的“褒衣博帶”“秀骨清像”“曹衣出水”等代表性特徵在這裡都有呈現。

展廳中心展櫃展出的雕刻精緻的“坐佛五尊像”,是鄴城佛造像的代表作。龍樹背屏及背屏上的“思惟菩薩坐像”具有典型的時代和地域特色。北魏的“雙龕形石碑”、北齊的“坐佛五尊像”、北齊的“弟子立像”等展品展現了鄴城佛造像的經典形制。

王元景造彌勒像正面鄴城考古隊供圖)

王元景造彌勒像背面描寫了“白馬吻別”的場景

王元景造彌勒像局部

王元景造彌勒像局部

西元494年前後鄴城地區佛造像呈現出多種類型與特點。北魏“譚副造釋迦牟尼像”表現了早期北方佛造像的雄健之風。北魏永平三年(510年)“張雄造觀世音像”、北魏“立佛三尊像”呈現了北魏時期“秀骨清像”與“褒衣博帶”的時代風格,展示出佛像中國化的鮮明特色;東魏作為從北魏到北齊的過渡時期,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裏,造像風格和造像內容都出現了新的變化。東魏武定四年(546年)“王元景造彌勒像”中佛像面龐已漸趨圓潤,造像背面出現了“白馬吻別”的場景。思惟菩薩作為主尊開始出現,增添了新內容。東魏“思惟菩薩像”半跏趺坐于圓形臺座上,背屏上雕刻飛天與倒龍,兩側樹榦上有盤龍纏繞,成為“龍樹背屏”的早期樣式。

坐佛五尊像鄴城考古隊供圖)

北齊佛造像的獨特樣式——“龍樹背屏”,僅存28年

“龍樹背屏”主要展示北齊時期造像,造像背屏由兩株相交的菩提樹構成,是鄴城佛造像獨特的題材,在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史上獨樹一幟。龍樹背屏的形式主要出現在鄴城及周邊地區,有的半圓形背屏上簡略勾勒出樹葉形狀,有的則採用鏤空雕刻而成,兩株交互纏繞的菩提樹樹冠層疊鏤空,上面還裝飾有龍、塔、飛天、瓔珞等。這些造像主要製作于北齊時期,雕刻技法純熟,高超的技藝令人驚嘆。此類造像有“坐佛五尊像”“坐佛七尊像”“彌勒五尊像” “雙思惟菩薩像”“思惟五尊像” 等,工藝精湛,類型多樣,不少還有保存良好的彩繪和貼金。

彌勒七尊像鄴城考古隊供圖)

彌勒七尊像背面鄴城考古隊供圖)

據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利群博士介紹,“龍樹背屏”造像是北齊佛造像的典型樣式,該樣式的佛像在北齊滅亡後便徹底消失,僅出現了28年,成為本次展覽的一大看點。

坐佛七尊像鄴城考古隊供圖)

思惟五尊像鄴城考古隊供圖)

本次展覽以鄴城北吳莊佛造像埋藏坑出土佛像精品為主體,探討了鄴城佛造像藝術在北朝時期發生的演變歷程。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主辦,河北省臨漳縣人民政府協辦,是繼“江口沉銀”“禮出東方”“漢世雄風”等展覽之後 ,國博再次攜手地方文博單位共同舉辦的考古發掘展覽。

佛坐像鄴城考古隊供圖)

彌勒菩薩頭像鄴城考古隊供圖)

彌勒五尊像鄴城考古隊供圖)

坐佛五尊像鄴城考古隊供圖)

坐佛五尊像背面鄴城考古隊供圖)

譚副造釋迦牟尼像背面(鄴城考古隊供圖)

展覽將持續展出至10月6日。展覽票價為30元。

這個僅存了28年的朝代,卻創造出中國佛造像史上的經典樣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