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見相非相——犍陀羅佛像藝術特展》亮相京城

時間:   2019-07-06 12:01:12    |   來源:    藝術中國
藝訊 > 展事 >
1/

推薦

2019年7月5日下午,《見相非相——犍陀羅佛像藝術特展》在嘉德藝術中心一層開展。同時間開幕的還有位於二層的《故宮博物院藏宮廷器座展》、地下一層的《鐵臂阿童木 AI最初的幻想》。

本次展覽由佛教文化研究專家于曉非作為聯合策展人,精選了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等機構珍藏的99件藝術珍品。

這些展品反映了犍陀羅佛像藝術的不同形式和題材,能讓觀眾直觀了解犍陀羅佛像藝術及其文化價值。

佛陀坐像 西元2世紀

此次展覽由嘉德藝術中心、天禹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凈名精舍支援,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南京美美藝術館、浙江賽麗美術館協辦。

嘉德藝術中心位於具有歷史底蘊的王府井大街,7月5日—8月28日期間,通過本次展覽為觀眾帶來罕見的佛像藝術和文化,並提供質樸、祥和、沉靜的文化體驗。

犍陀羅文化元素沿陸路東傳,促成燦爛的西域和漢地佛教文化。

犍陀羅文化元素側重於形體結構表現的人物造型,以及表述系統化佛教義理的圖像,隨後在東亞流行開來。

此次展覽中,觀眾可以近距離品味犍陀羅造像,既能夠感受2000年前文化交流的意義,又能觀賞獨特的佛造像,這其中還包括吸收了犍陀羅文化元素的南北朝文化,具有富有的內涵和穿越時空的魅力。

2000年前的犍陀羅佛像文化,將古希臘羅馬文化與古印度文化天衣無縫地融會在一起……(圖為:佛陀立像浮雕 西元2-3世紀)

犍陀羅位於現在的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東部地帶,自西元前五至四世紀起,這裡就由波斯帝國統治。此後,到西元前二世紀,先後有希臘、大夏、釋迦、安息、貴霜等民族角逐其間。(圖為:佛陀坐像 西元5-6世紀)

犍陀羅繼承印度文化、佛教文化的傳統,又曾經是希臘的殖民地,因而犍陀羅佛像具備了印度與希臘兩種文化相互交融的獨特氣質。(圖為:佛陀坐像 西元2-3世紀、西元5-6世紀、西元2-3世紀)

在南亞次大陸西北部的印度河中游,貴霜帝國時期(一世紀中葉至五世紀中葉)創造出跨文化的犍陀羅佛教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古印度文化天衣無縫地融匯在一起,又從這裡傳播至東亞,佛教文化從此成為異彩紛呈的世界性文化。(圖為:佛陀誕生浮雕 西元2世紀)

犍陀羅風格佛造像沿著古代絲綢之路進入中國。西元三世紀傳至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區,鑿有龜茲石窟群;之後又傳至敦煌,再沿黃河流域東傳。(圖為:太子出城浮雕 西元2-3世紀)

西元四世紀,犍陀羅藝術後期的佛造像文化傳至青齊地區,産生了精美的青州樣式佛造像。後因避戰亂而遷徙南下的青齊士民,將佛造像之風氣帶入金陵地區,即現在的南京。(圖為:釋尊返京浮雕 西元2-3世紀)

犍陀羅佛像藝術以佛教題材為主,採用古希臘的表現手法,而且打破了“不以形像來表現佛陀”的印度傳統慣例,佛像以希臘太陽神為基準,樣貌上具有波狀的發紋、高額、尖鼻、薄唇、衣褶厚重等典型的西方人特質。(圖為:摩羅提耶獻女浮雕 西元2-3世紀)

正因為這種多元文化的交融,因此,觀眾不僅能看到佛教史上第一次用真人形象表現的佛陀樣貌,而且還會驚奇地發現:為什麼東方的佛像,卻長了一張歐洲人的面孔?(圖為:初轉法輪浮雕 西元2-3世紀)

初轉法輪浮雕 西元2世紀

梵天勸請浮雕 西元3-4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