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勒惠支:情感的複雜性”展覽現場
“她的作品堅定了我對於藝術的信念——藝術是反思歷史,表達人類情感的工具。那人類複雜的情感,在一個世紀後仍然深深觸動著我。”
2019年6月5日至16日“珂勒惠支:情感的複雜性”(Käthe Kollwitz: the Complexity of Emotions)在草場地藝術區展出。本展收錄了德國版畫家凱綏•珂勒惠支的主要作品。走進展覽空間,戰爭、革命、饑荒、疾病、死亡從黑灰白的劃片中撲入眼簾。策展人按照主題編排作品,以四板塊構成展覽:“‘農民戰爭’系列”、“母親與亡子”、“無産階級與勞動女性”與“自畫像”。沒人能想到,這麼沉重的一個展覽背後的策展人竟是17歲少女曾元芳。今天,我們與的策展人曾元芳深刻交流,討論策展的靈感,從一個年青策展人對珂勒惠支的獨特理解。
“珂勒惠支:情感的複雜性”展覽現場
“僅僅一瞥,就深深著迷”
談到策展的啟發時,元芳説會想起在十歲時在一本展覽圖錄中初次看到珂勒惠支的畫作。雖然當時不明白藝術的時代意義,但肖像畫中女人裸露的情感卻令她“僅僅一瞥,就深深著迷”。
隨著對於珂勒惠支的學習,元芳在理解其畫作的時代意義的同時,也加深了她對於人類情感這一主題的理解。“我認為人類的感受的情感永遠不只一種,而是一個複雜的集合體。當一件大事發生時,人所感受的衝擊是多面化的、摻雜著許多不同的感情。
“珂勒惠支:情感的複雜性”展覽現場
“比如克勒惠支晚年的自畫像,她的眼中和表情不僅僅有悲傷,也夾雜著對生活和世界的迷茫。也許我年齡尚小,未曾歷經過大變故,但對克勒惠支的研習讓我能夠更加透徹的理解這一題目。”
2018年是克勒惠支誕辰150週年,於是元芳希望借此將長期熱愛的藝術家帶給更多觀眾。另外,元芳也表示,希望本次展覽能夠作為高中時期對克勒惠支的研究的一個總結。
“珂勒惠支:情感的複雜性”展覽現場
Q&A:元芳,你怎麼看?
Q:談談你對珂勒惠支的理解吧。她的作品為何重要?
A:珂勒惠支描繪了宏大的時代背景中各個渺小瞬間,因此通過她的藝術我們可以窺探歸歷史,也可感知到一些可能被‘遺忘’的碎片。比如,她的作品反映出一戰與二戰對於她的深遠影響,讓觀者體會到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戰爭對那個時代全人類的衝擊。既然歷史影響著藝術家的創作,他們的創作也必定反映著歷史。對克勒惠支的研究堅定了我對於藝術的信念——藝術是對歷史的反思、表達人類情感的工具。
我認為珂勒惠支的作品感人至深不僅僅因為她描繪的悲傷場景,也源自她對藝術的激情和民眾的同情。人生不斷向她拋來的種種困境,她痛苦卻頑強著,卻從未放棄對人和生命的熱愛。無亂生活多麼艱難,她都堅持不懈地進行藝術創作,就算有時候看不到希望,她也從未停歇地在生活中努力掙扎。這是非常觸動我的一點。
《耕作者》,1907年,蝕刻版畫
Q:距珂勒惠支出生已過了150年,是什麼讓她的作品跨越時空與文化,繼續觸動觀看者?
A:也許,理解珂勒惠支的作品需要對時代背景的一定理解,但她所傳達的情感是任何人都能夠直觀感受到的。好的藝術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是因為它具有很強的共鳴性。珂勒惠支所刻畫的便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內心的反應。比如,她對母親與孩子的關係有著深刻的理解,因為她的兒子于“一戰”犧牲。如此,她的畫作感情真摯,富有衝擊力。
Q:面對戰爭的籠罩,歐洲藝術界大潮轉向抽象主義,珂勒惠支卻轉向現實主義的版畫。這個選擇有何重要性?
A:珂勒惠支的確在嘗試版畫以後發現這才是她所熱愛和適合的媒介。但她也從小時以畫家進行藝術訓練,我們不能夠全盤否定自幼的訓練,這為她情感的表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實,在一戰過後的一段時間內,很多藝術家也開始重拾古典主義的風格。法國詩人讓科爾托特甚至將這段時間成為為“對秩序的呼喚”。人們經歷了顛沛流離後對自我進行反思,渴望著安穩的生活,這是很合理的。以畢加索為例,他在戰後創作了具有古典主義色彩的一系列畫作,比如1919年的“靜物:罐子與蘋果”。這都象徵著對秩序的一種渴望。時代背景對於藝術的影響不可否認,不過基於不同藝術家,影響有不同的程度。藝術源自生活,珂勒惠支所刻畫的是自己的雙眼目睹的一切。
《女人和死去的孩子》,1903年,蝕刻版畫
Q:你最喜歡珂勒惠支的什麼方面?
A:其實我沒有特別喜歡某一個方面,更過喜歡這個整體。她對人物的刻畫、場景的選擇、情感的表達都深深地吸引著、打動著我。尤其是在大時代背景下,她選擇以一個渺小的事作為切入點展開一系列的刻畫這一點。比如説在農民的戰爭系列,她畫了一位母親在戰場上尋找死去的孩子的景象。這是一幅飽含感情的作品,也是非常細小卻在當時每天發生的瞬間。一個小的點便能映射出當時的大時代,從而更加強烈的襯托出人們的無力。
除此之外,珂勒惠支對於技法的掌握也十分熟練;對於線條和陰影的運用構成了情感表達的基礎。同時,她對材料的運用也非常值得探究。她常常把不同種類的技法運用到一副作品中。比如,她在同一幅作品中運用了銅板、木刻等。這種創新在當時是非常超前的舉動,也將對於這一媒介的運用昇華到了新的層面。
Q:我們應該怎樣面對珂勒惠支作品中黑暗,死亡,絕望的場面?
A:人們需要一直抱著感恩的心態生活,因為這樣才會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珂勒惠支所刻畫的苦難提醒著觀者要感謝自己所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幸福的地方。
《自畫像》,1924年,石版畫
珂勒惠支:黑暗中閃耀的一生
“要真,要真實,要本色”(Wahr sein, echt und ungefaerbt)——珂勒惠支。
珂勒惠支于1867年出生於東普魯士柯尼斯堡。她目睹了威廉王權、一戰、魏瑪共和國、納粹統治的興衰成敗,最終於1945年在二戰期間離世。她傳奇性的悲劇人生與珂勒惠支于的藝術不可分割。
珂勒惠支出生在一個富有自由黨精神的社會中階家庭。她的祖父是當地自由黨協會的核心人物。她的父親本律師,卻拒絕服務於專制政體,自願成為木匠。這段童年經歷使珂勒惠早早就意識到了獨帝國主義,資本主義與精英主義的惡毒,而物質上貧乏的生活也使悲慘命運構成初步理解。
1891年,她與醫生卡爾·珂勒惠支結婚。卡爾的診所將在貧民窟中,珂勒惠支也隨其搬入其中。在這裡,她不斷地目睹疾病、貧窮、饑餓、絕望與死亡。在這段時期,她的作品以受苦受難的眾生為主。
1914年,珂勒惠支的兒子在一戰中喪命。她悲痛不已,創造了以母愛,喪子與愛護和平為主題的一系列作品。但珂勒惠支的苦刑還要繼續。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剝去了她在學院的職位。1940年,從醫一生的丈夫死於疾病,1942年,她的外甥死於二戰。在人生人生的最終階段,珂勒惠支的作品也大多圍繞著死亡。
但在150年後的今天,我們從珂勒惠支的作品中看到了動蕩的社會,受疾病、饑餓與戰爭折磨的人們,但更感受到了人類勇於鬥爭的精神、對美好的渴望與對生命的熱愛。若説一戰與二戰時人類的午夜,那珂勒惠支則是一顆恒星,以希望為燃料,在黑暗中熠熠生輝,戳破無盡的黑暗。(文/劉天好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