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內心獨白與時代觀照——蘇新平早期版畫首次展出

內心獨白與時代觀照——蘇新平早期版畫首次展出

時間:   2019-06-17 09:34:52    |   來源:    藝術中國


藝術家徐冰蘇新平在觀看作品

版畫作為蘇新平先生藝術的起點與原點,漸次遞進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在時間、空間、身份上的不斷延展,在藝術的界限上也不斷地擴充,實現了時間和空間交錯並置,表達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社會空間的語言圖式。

——策展人隋丞

展覽現場

2019年6月15日,由愛慕集團與中央美術學院聯合主辦、隋丞擔任策展人的《蘇新平版畫藝術研究展》在北京愛慕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匯聚了藝術家蘇新平從藝40年來最具代表性的版畫作品,特別是早期的木刻版畫作品尤為珍貴,是首次面向公眾亮相。

展覽現場

對於蘇新平來説,多年從事當代藝術創作的經歷是不斷“尋找自我”和“回歸自我”的過程,不同的成長階段面對世界的態度與心境千差萬別:少年時期需要獨自面對整個世界總是心懷抗拒,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與自我意識的強大,逐漸成長與蛻變回歸到一種通透的狀態;而到了現在則是“在不斷質疑和追問當下的狀態之後對初衷的回歸”,這種變化自然融入到蘇新平的藝術創作中,使他的作品擁有各個時代的清晰印記。

展覽現場

根據創作時間與藝術語言的變化,展覽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藝術家在天津美術學院讀書期間的木刻版畫,在中央美術學院讀研及留校階段的石版畫,以及最近幾年的銅版畫作品。在談到前兩個階段的創作初衷時,蘇新平提到:在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興起一股描繪邊疆異域的藝術思潮,但大多流於表面,僅僅呈現了異域風情。

觀眾觀看蘇新平1980年代木刻作品

來自內蒙草原的他對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他的版畫作品中,並沒有停留在對草原風情的描繪,而是將他熟悉的草原生活內化為一種精神線索,成為貫穿于作品中的獨特氣質與藝術語言。正如在他作品中,反覆出現的“白馬”,已不單是草原風物的符號,而是成為藝術家切入當代社會的一個視角,與自我獨立精神的化身。

藝術家蘇新平與策展人隋丞在展覽現場

蘇新平是一個勤奮的藝術家,從這次展出的早期版畫作品數量可見一斑。粗曠與細膩,樸拙與詩意這兩組看似矛盾的風格其實一直巧妙地融合在蘇新平的作品中。或許草原的遼闊與詩意早已內化為他的精神世界,而對現實世界的敏感則總讓他尋找到社會與理想的矛盾,並表現于畫面之上,不僅是他內心世界的獨白,同時成為時代進程的觀照和記錄。

蘇新平 風中白馬 1987年

愛慕跨入第26個年頭,始終以“創造美,傳遞愛”為企業使命做有文化影響力的時尚領導品牌,引領起嶄新的時尚生活方式,與公眾分享更加多元的文化與藝術之美。愛慕美術館成立十年來已舉辦70余場繪畫、攝影、雕塑等藝術作品展覽,為公眾提供了一個近距離接觸藝術獨到之美的別致舞臺,並始終致力於以公益的形式打造開放、多元的文化分享平臺,在注重當代藝術與時尚新銳的分享的同時,也關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等傳統文化藝術。

展覽將持續至7月15日。

蘇新平 習作 1981年

附:藝術家簡介

蘇新平,1960年生於內蒙古集寧市,1977年入部隊服兵役,1983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繪畫係,畢業後在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系任教。1989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獲得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為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主任、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曾獲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銅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藝術促進獎”提名獎、魯迅版畫獎等。2011年被評為北京市第七屆教學名師,2014年獲得“第八屆AAC藝術中國年度藝術家•油畫類大獎”,2015年獲“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作品曾被大英博物館、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德國路德維希美術館、美國波特蘭美術館、美國舊金山博物館、日本福岡美術館、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收藏。

蘇新平 畫室 1982年

蘇新平 晨 1984年

蘇新平 寂靜的小鎮 1991年

蘇新平 寂靜的小鎮 1991年

蘇新平 藍系列 2018年 

蘇新平 紅之二 2018年

內心獨白與時代觀照——蘇新平早期版畫首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