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阿那亞藝術中心落成 北戴河黃金海岸再添新地標

阿那亞藝術中心落成 北戴河黃金海岸再添新地標

時間:   2019-05-27 17:05:32    |   來源:    藝術中國
熱點 >

阿那亞藝術中心:創造人與自然的共舞空間

踩著初夏萬物生長的節奏,坐落于北戴河阿那亞黃金海岸的阿那亞藝術中心落成,于本月24日正式開放。

重拾家人和鄰里之間的情感價值,讓藝術與美好生活相伴相生是阿那亞的初心,因此阿那亞始終不斷地探索空間與人的深層關係。阿那亞藝術中心的誕生便以此為契機,嘗試突破藝術中心與公共空間的固有定義。

以季節性變化的海水為藍本,藝術中心試圖將大自然的奇妙囊括于建築的內核。這座由阿那亞與如恩設計研究室(Neri&Hu Design and Research Office)合力打造的藝術中心,最大程度利用了基地面積,在中心位置挖鑿出了一個倒置的圓臺空間,形成一座環形的階梯式劇場。

利用螺旋上升的流線將人們引導至每一個畫廊空間,在展陳藝術品的過程中不斷激發人們的觀賞欲,也使漫步流連本身成為一種享受。

除了滿足藝術展陳的功能外,藝術中心內部還設計成環形的庭院,作為社區居民的公共活動空間。

環形的廣場在充滿水時可以形成水景,排水後又可作為表演和集會空間,從而使得這個空間既是屬於自然的,也是屬於人的。

建築外觀則有如一塊臥于海岸的岩石,隨時間變化,亦動亦靜:白日,光滑的表皮可以折射出萬象的天空,模塑的混凝土磚外墻則充分與日光互動,呈現出另一種變幻豐富的肌理。夜晚,這裡室內的光線沿著倒錐形的空間散射出來,點亮了整片海灘。

作為探索美好生活方式的同路人,本次阿那亞藝術中心特別邀請了匯集諸多國際頂級設計師的系列産品的家居零售店設計共和(Design Republic)和獨立精品咖啡店Soloist作為合作夥伴,為這片理想之海的色彩之旅注入更多靈感與驚喜。

首展“色彩之後”,透過色彩與自己和世界對話

春夏萬物勃發,世界進入最為多彩的時序期,“色彩”即成為藝術中心首展的不二主題。5月24日至10月7日,阿那亞藝術中心將以“色彩之後”的不同空間呈現人與世界的聯繫。

在生物學的論述中,色彩不以本身存在,而是光線反射到視網膜後才被人所感知的。這可以説,顏色,只有人們看見它時才存在。

正是基於視覺元素和個人體驗的獨特性、唯一性,使得色彩具備了能夠與人産生“內在共振”的特性,色彩的內涵因此沒有窮盡。正如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在《457 Words on Colour》一文中所言:“當我們在一個單色空間時,我們將擁有某種超越平常的感知能力,我們能更加敏銳地捕捉到周圍空間的人和物。”

阿那亞藝術中心開幕展便以“色彩”這一日常概念介入,由藝術家們通過六組獨立空間的單色作品,意在激發出色彩與人碰撞出的無限可能性。

黃色

·《血與痛的缺席》

2015-2019

單屏錄影(彩色,有聲) 27’14”

色卡繪畫一方面是對於檸檬繪畫色彩研究的基礎,是探索純粹色彩、脫離線條所能實現的透視結構;而另一方面,它們作為獨立的作品,是將這一有複雜意義的顏色以最基本的形態進行枚舉,仿佛是對於階級、權力、象徵、暴力、價值符號演變過程的毫無感情、絕對客觀的描述和羅列。大量出現的黃色一開始仿佛引導人進入一種冥想和療愈的狀態,但隨著這種冷靜的枚舉過程的持續進行,隨之而來的可能是疑惑、焦慮甚至是恐懼。

·何翔宇

何翔宇的創作實踐可以被視作各類個體、社會和政治主題的材料測試場和觀念實驗室。作為一名在中國迅速城市化時期成長起來的藝術家,何翔宇嘗試由物體間的轉化體現或引導感知。他曾入圍2014年平丘克“未來世代藝術獎”決賽,獲得2016年CCAA年度“最佳年輕藝術家獎”以及2016年“ARTNET新銳藝術家獎”。

白色

•《月》

2019

燈光聲音裝置

阿那亞藝術中心定製作品

《月》是受神秘占星術啟發而作的裝置作品。依託藝術中心標誌性的圓形劇場空間,作品利用垂直于地面的筒形通道,在尊重建築自身場域氣氛的前提下,以地為域,呈上充滿儀式感的崇光之作。

•NONOTAK Studio

來自法國的雙人新媒體藝術團體,由視覺藝術家諾埃米·西菲(Noemi Schipfer)、和身兼建築師、音樂人的中本高見(Takami Nakamoto)于 2011 年創立。作品以聲音和燈光為主要媒介,創作跨越影像、雕塑、視聽裝置、以及聲音表演,致力於探索平面的抽象幾何元素如何定義三維空間,打造超凡縹緲、如夢如幻的進入式空間,由此徹底重塑人們對於物理環境與虛實概念的感官認知。Schipfer對基本視覺符號的把玩,配合Nakamoto在建築空間和聲音編程方面精湛的控制力,加之利用煙霧、鏡面、紡織品等常見材料作為承載光與聲的介質,藝術家以極簡主義的方式闡釋對空間的理解。

NONOTAK Studio憑藉其豐富的藝術實踐活躍于全球視覺藝術領域和音樂行業,並備受世界各地美術館機構的青睞,他們曾在英國倫敦泰特美術館和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進行表演。

紅色

•《無時無期》-展廳105

2019

沉浸式燈光聲音裝置

•《1.0》-展廳203

2019

沉浸式燈光聲音裝置

•404.zero

由出生在聖彼得堡的兩位藝術家Alexander Letsius和Kristina Karpysheva組成,兩位藝術家于2016年開始合作,為探索無盡創意提供了一個平臺和基礎,其作品嘗試打破常規,探尋跳脫出普世價值之外的意義,對生命這一概唸有其精準而獨特的演繹。

404.zero組合的美學賦予作品一種雅致且抽象概念的感覺,希望在創作中明晰創作的藝術歷程在現代的意義。他們的表演意在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入音畫視覺圖案打造的空間中,並在特定的瞬間展示沉寂與空白的魅力,其創作媒介涵蓋模組化音樂、裝置、燈光及數字生成可覺化圖像等,作品曾多次參與在俄羅斯、德國、義大利、美國舉辦的國際藝術節和展覽。

黑色

•《粒子》

2017

單屏影像(彩色,有聲)  2’24”

《粒子》用無數黑白圓球來表示超過20億顆粒子被自然張力與中立控制後的集體運動行為,探索複雜環境和自我內心的關係。所有的一切,包括我們自己,都是由簡單的元素組成。短片主題涉及藝術、自然、物理和愛情,作品通過看似自然的撞擊運動,展現集體內部結構的利益關係。白色和黑色圓球在幾個封閉空間內,成群結隊地穿梭流動,每一個房間墻壁上都標記了微妙的文字內容。粒子可以代表我們每個人,無意識的流動、擴散、在壓力中涌動。我們可以把這個想法投射到情感、行為、思維過程、關係、生命、星球甚至宇宙中。

•馬克西姆·茲吉科夫

1985年生於俄羅斯,馬克西姆·茲吉科夫的藝術實踐圍繞著數字媒體對視覺語言的改變而展開。他作品拓展了傳統畫廊白盒子空間的物理邊界,提出了在數字媒體的影響愈發突出的時代,藝術應該如何被觀看、被體驗的問題。他運用數字技術再現類比當代畫廊的場景,利用動態視覺設計和三維雕塑讓多元的抽象形態在畫面中變化,並與觀眾發生互動。

其作品在全球各地均有展出,例如紐約時代廣場、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奧地利電子藝術節、西班牙未來藝術節世界巡迴新媒體藝術展等。

藍色

•鯨

2016

沉浸式音畫交互投影裝置

《鯨》最初的靈感源於“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這只被命名為Alice的“52 赫茲鯨魚”不屬於任何魚群,沒有同類,因為她只能發出52赫茲頻率叫聲,遠高於其他正常鯨魚15-25赫茲的頻段,世上沒有任何鯨魚能聽到它的呼喊。

在《鯨》這件裝置中,上百個發光的六角形元件代表神經元集群網路的振蕩活動。神經元間的反饋連接激起振蕩,起到同步神經元放電模式的作用。每個六角單元在無盡隧道中的反應都不盡相同,隨鯨之頌接連顫動。

•TUNDRA

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藝術創意團隊,專注于多媒體表演和沉浸式視聽裝置創作,致力於更新傳統空間體驗,著重探索聲音、視覺圖像的多面交互表達,及其對人類情感的作用。團隊組成豐富,包括音樂家、音響工程師、程式員和視覺藝術家等,曾多次受邀參與亞歐美各大多媒體藝術節,備受矚目,並在VICE創想計劃、美國Fast Company雜誌CoDesign欄目、全球資深數字藝術平臺CreativeApplications.Net, LSN等眾多知名媒體的專題報道中嶄露頭角。

成為中國未來美好生活方式的探索者,阿那亞想做的不僅僅是造一所房子,而是要從身心到精神一一關照人的生活方式,而打造富有藝術啟發性的空間,則是阿那亞在這一理念上向前探索的基石。

在這次阿那亞藝術中心首展中,色彩在此將不作為表像,而是作為空間形成景觀,亦是一次全新的嘗試。阿那亞邀請觀者融入其中,以自身為原點,探尋色彩之後的廣闊天地。

(部分圖片由在野工作室提供)

首展資訊

展覽名:色彩之後

時間:

PV及酒會:2019.05.23 19:00 ··········(邀請函)

展覽日期:2019.05.24-2019.10.07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30-20:00(最晚入場時間19:30)

週一閉館

地址:藝術中心,北戴河阿那亞黃金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