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伊始,隨著2019-nCoV(NCP)的肆虐,“攻陷”武漢,擴散全國。在躺也能産生價值的日子裏,寫點感想也許最契合我現在的心情。在靜下來的日子裏,去思考些過去忽略的事情,再思索些可以深究的想法,比如寫生。
我喜歡寫生,主要源於以下原因: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關於寫生,有些教授説,它是創作前的練習;有些畫家説,它是基本功的再認識;更有些大家則説,寫生是學習,而我認為:寫生即創作。
可能是我性格使然,喜歡登高望遠,喜歡清新空氣,喜歡潺潺流水,還有那巍峨峭拔、層巒疊嶂的山峰,或奇雄或婀娜或壯美,可以徜徉在無盡的大自然中,是種享受。沉浸其中,再把它內化為心中之“自然”,就會有畫出來的衝動。
二、寫生取景來自於剎那間的心動
到達駐地,先踩點兒,在所有準備工作完成後,舒服地窩在椅子中,環顧四週,找到觸動心弦的那一個景致時,眼前一亮,就像挑選衣服,相對象,頭三秒的心動。
三、寫生構圖一氣呵成
其實在此刻,會好奇和憧憬白白的畫布最後畫完是什麼樣子?理性與感性的成分各佔多少比例?畫畫和畫家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我是個急性子的人,所以畫畫從不返工重復,一氣呵成。在選好大致的景物後,開始在腦中構圖,黑白灰的安排,大小的選擇,第5條線的擺放,……,然後在畫布上大體畫出輪廓。沒有太多猶豫和反覆斟酌,直接調顏色上畫布。
四、寫生心中之自然
整個畫畫的過程,是在心情愉悅的狀態下進行的,急脾氣的我唯有音樂的“滋養”才能靜心、專心致志地完成畫作。每一次調色,每一筆畫于布上,沒有太多糾結,手眼腦一致,又或許潛意識下習慣性就那麼一筆一筆的色彩填滿畫布。雛形——大調子——細化——調整——完成。在刺眼的陽光下,或者陰冷的雜草中,亦或是滂沱大雨的屋檐下,幾小時的“鏖戰”,看到勝利的果實,成就感油然而生,一切付出在此刻化作滿足的微笑,儘管很累、很餓、很渴。
總之, 通常情況下,大家認為在畫室經過深思熟慮、專心打磨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複雜的畫面更受青睞,但我認為:好的作品是發自內心獨一無二的帶有畫家氣息標簽的藝術體驗,無關簡單與複雜,也無關畫室與室外創作,架起作者和欣賞者之間的心靈溝通橋梁,愉悅了自己,也感染了觀賞者。
每一幅作品的誕生,自有它出現的理由,存在的價值。都象自己的孩子,愛之如命。不管別人如何評價,作品都是畫家的心血結晶。愛它、保護它、珍藏它,因為作品是作者眼中的風景,心中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