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讀書>

藝術中國 | 時間:2016-04-28 11:45:56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德穆茲:您的創作怎麼轉向了聖母馬利亞?您對諾斯替派和猶太神秘主義有著深入的研究。一年前,我在薩爾茨堡看到了您的畫作《棕櫚主日》(2007年),這幅畫具有一種巨大的變換能量。

聖母馬利亞也具有一種開啟和轉換境況的能量。基弗:對我而言,這個主題或者説領域一直存在著。我很早以前就畫了《聖父、聖子、上帝》(1973年)和《四元》(1974年)。馬利亞伴我度過了我的整個青年時代,她在我的成長時代就是非常重要的。説到這裡,我想起了五月祈禱。每年五月,聖壇上裝飾著許多鮮花,散發出十分迷人的香味。歌曲“馬利亞,敞開大袍……”的音樂強烈地衝擊著感官和身體。這種感官的印記伴隨著我的成長,它是我的童年,我的過去。後來我才知道,聖母馬利亞崇拜並不是基督徒們發明的,而是起源於別的崇拜,如伊西斯崇拜。我是在嚴格的天主教教育中長大的,做過彌撒侍者。以前我會背誦很多詩,後來都忘掉了。我現在還能背誦的是拉丁文的彌撒。在我還不會寫字的時候,我就學著背誦它們了,是我的母親教我背的。剛才您説到諾斯替派和猶太神秘主義,馬利亞卻是它們的反面。猶太神秘主義是相當抽象的,內斂(Zimzum)和修善(Tikkun)都是抽象的過程。

德穆茲:天使加百列2顯現在馬利亞面前,報信給馬利亞,她將會懷孕。天使還告訴馬利亞,孩子的名字叫什麼。

基弗:這個孩子在天使報信之前就存在了。除了這些生平紀事,如今我最感興趣的是馬利亞的教義。有五條馬利亞教義。最後一條教義源自1950年:馬利亞的軀體和靈魂升天了。關於童女出生和懷孕的教義源自19世紀,那時候人們已經知道,孩子們是從哪來的。我發現天主教會宣佈這樣一個教義,都是大膽之舉——簡直是對人類正常理智的一種挑戰。提出這樣一個站不住腳的論斷,這真是有點藝術的。天主教會斷言,馬利亞當了三次處女,在報信之前、懷孕期間以及孩子誕生以後。這可以與藝術家們在創作時擁有的絕對權力相比擬。這個論斷總是吸引著我。我幾乎想説,這就像是達達主義了。這很瘋狂,真的很瘋狂。

德穆茲:馬利亞——卒世童貞1。關於馬利亞童貞的教義,其意義就在於證明耶穌是上帝之子:耶穌是為拯救人類而降臨到世間的上帝之子。正如《約翰福音》序言中所説的,道成了肉身。

基弗:《約翰福音》是最抽象的。開篇就説:“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2這裡描述了一個非凡的事件,説明瞭一件抽象的事情。耶穌通過馬利亞誕生,這是一件很實在的事情。當人們説馬利亞是個處女時,也不抽象。去年我在盧浮宮做了一個展覽,展出了我挑選的主題為“界線”的各種各樣的畫。我挑了許多關於馬利亞的畫,報信馬利亞,馬利亞受孕,等等,在這過程中我注意到,這些畫的表達方式是如此不同。有一幅畫上的馬利亞被這個事件嚇著了,充滿了驚恐。還有…幅畫則是那個天使感到萬分驚恐,因為他知道了馬利亞懷著上帝之子,承載著上帝。這些畫所表現的不同神學維度讓我覺得饒有趣味。

德穆茲:五世紀的時候有一場很激烈的爭論,圍繞馬利亞是生上帝者還是生基督者,是上帝之母還是基督之母。

……

簡 介

精彩書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