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彩畫又稱坦培拉,是早期歐洲繪畫的主要操作方式,曾興盛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但在16世紀,隨著油畫的産生逐漸被取代。被取代不代表已經消亡,蛋彩畫在今天仍然有著很多的追求者,曾留學日本,現已定居北京的藝術家李曉剛就是這其中的一位。(文/王寧) 説起蛋彩畫,很多人都會報以陌生的目光,即便對於業內人士而言,對於蛋彩畫的認知也大多停留在理論層面,很少再有人去嘗試用這樣古老方式進行創作。或許是因為這種創作方式太過繁瑣,從最初的調製顏料到最後的作品,十幾道的工序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即便作品的最終呈現是那麼的迷人,也無法籠絡更多人的心。 作為目前國內仍在從事此類創作的藝術家而言,李曉剛的名字無疑是響亮的。除開作品不論,單從他的求藝經歷而言,李曉剛對於蛋彩畫這一正在消失的技法的執著追求就值得很多人去學習。1990年,已經在國內油畫界名聲鵲起的李曉剛獲得了一次赴日學習的機會,出於對自我藝術的不滿足和在強烈的求知慾望的驅使之下,李曉剛毅然選擇出國深造。 正是這樣的一個決定,改變了李曉剛的藝術生涯,也正是在日本留學期間,李曉剛開始接觸蛋彩畫這一古老的繪畫技巧。初次的接觸或許始於被動,但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之後,李曉剛喜歡上蛋彩畫,並認定這就是自己苦苦尋覓的藝術方向。為了更好的學習和了解蛋彩畫的歷史與技法,李曉剛曾四次前往蛋彩畫的發源地,穿梭于義大利的各個美術館,反覆觀摩文藝復興大師們的作品,在經典之中獲取最直接的養料用以充實自己。在日本期間,李曉剛創作完成了多幅優秀的蛋彩畫作品,並被多家美術館所收藏。 單純的模倣和複製是無法成就真正的藝術大師,任何的藝術語言和材料都需要新思維的加入才能得以發展。李曉剛在潛心研究蛋彩畫技法多年的基礎之上,開始尋求突破,試圖嘗試建立一種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為此,李曉剛再次拿起了油畫顏料,開始了新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