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苗子夫婦與孫子在布裏斯本 八十年代初,黃苗子擔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中山書畫社”副社長等職務,開始頻繁地赴日、澳、港進行書法交流並舉辦展覽。論者雙魚評説黃苗子的書法:一個字之中,可有不少花樣,是篆隸楷行都有,更不要説整幅了。每一個字都是新的構圖,隨意把古人的打破,再又組織起來…… 落花水面皆文章。 1993 年,苗子與孫女在布裏斯本 畫家吳冠中則説,他能強烈感受到黃苗子書法中的構圖美、虛實美、節奏美,也就是造型美。 1978 年,黃苗子根據蒐集到的美術史資料,寫出了三萬多字的《八大山人傳》,刊登在香港的《美術家》雜誌上。寫作過程中,黃苗子注意到,在 1960 年第七期的《文物》雜誌上有一篇長文:《八大山人叢考及牛石慧考》;長文根據《青雲譜志》等史料,認為八大山人曾經創建並主持南昌青雲譜道院多年。這種説法黃苗子以前並未聽聞,卻也十分欣喜,便將其寫入了《八大山人傳》。一段時間後,黃苗子突然發現,《八大山人叢考及牛石慧考》中提到的《青雲譜志》,與自己手邊的《青雲譜志略》在內容上有所出入。在繼續閱讀了汪世清、吳同、王方宇等人的文章後,黃苗子終於得知,《江西青雲譜志》出現於民國九年,《青雲譜志略》卻是康熙年間的刊本;前者應該是後者的篡改本,並在篡改過程中將八大山人與青雲譜道院的主持混為了一體。懊惱之餘,黃苗子決定對八大山人的經歷重新做一次梳理。這次梳理用了很長時間,到了1989 年,黃苗子手中的可用素材已經達到了數十萬字。也是在這一年,他接到了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邀請函,邀請苗子夫婦共同赴澳講學;和邀請函一併到達的,還有兒子大威提供的機票。黃大威説,他真正理解父母,是在苗子夫婦從秦城監獄出來之後。從鋼鐵學院畢業後,他被分配去鞍鋼做了爐鉗工;1978 年, 國內恢復高考,他終於進入了在本科階段因為出身而無法報考的北京大學,並於1987 年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澳;次年,在導師介紹下去了昆士蘭大學,繼續擔任教職。黃苗子他們接受了兒子的安排,並於這年6 月抵達澳洲。初到澳洲,黃苗子精神有些疲憊,鬱風依舊興致高昂。由鬱風作畫,苗子題字,倆人合作了一幅《天地一沙鷗》。在《澳洲人》中,黃苗子描述:有人説:澳洲人有點像當地特産的動物——樹熊(音譯“考拉”),動作緩慢,終日睡在桉樹上,食在桉樹上,生性憨厚,與世無爭。…… 澳洲人樂天享受,失業有政府救濟,幼兒有牛奶補貼,老人有免費醫療,社會福利完善。澳洲人的工作以從容出名…… 在地廣人疏的澳洲,黃苗子開始研習國畫,並進行大量的隨筆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