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構圖,如果不一張一張去觀察細微之處,是很難説明的。下面就讓我們一邊實際來畫剛才提過的魯道夫•斯汀格爾的作品,一邊觀察他的構圖。 為什麼這稱得上是當代藝術,是因為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勝利之後,羅斯福施行新政,使得藝術家在美國國內大受重視,因此杜尚(Marcell Duchamp)與達利都遠渡重洋到美國。因此在20世紀50年代,抽象主義崛起。 對於抽象主義,一言以蔽之,就是“打倒畢加索”的運動。為了贏過畢加索(圖2-5)那大而化之又獨創的作品,不斷思考該怎麼做,並對各種不同的形態進行了研究。 於是,終於出現以“不作畫”來擊退畢加索。為什麼? 被拿來跟畢加索相提並論的畫家是馬蒂斯。馬蒂斯晚年就達到了不作畫的境界。他只是把色紙剪成碎片,或者是把眾所皆知類似倍樂生(Benesse Corporation)的商標圖案用膠水粘貼而已(圖2-6)。除了馬蒂斯之外,還有來自法國的杜尚發表了用小便池做成的“噴泉”。他在作品簽上“matt”,在某一個展覽會上展出這個小便池,譏諷藝術反正就是下流色情,既然那麼下流,那乾脆把男性的小便池拿來不就好了!現在大家提到當代美術的始祖時,一定就想到杜尚的“噴泉”。而這也成為當代美術的歸零點。 畢加索之後有馬蒂斯、杜尚,這股越來越抗拒作畫的趨勢在藝術界愈演愈烈。如前一章提到過的,畫商、策展人以及美術館這些參與者所期待的,是西方ART的規則。那跟其他遊戲的規則一樣。 就算是F1、滑雪的跳躍、花式溜冰等,規則有時候也會改變。比如F1賽車,當日本車變強的時候,規則馬上就被改變,雖然很不甘心,不過也可以説就是這樣才有趣。歐洲的潛力就是能夠巧妙地創造出將人的自我、政治、金錢、慾望,以及對勝利的執著、帶給觀賞者的娛樂性整合起來並改變規則的環境。所以,雖然藝術會被附加上種種的説法,我卻不得不説變化本身的原因是無從得知的。不過規則會隨著時代不斷變化卻是事實。 ART的規則漸漸往抗拒作畫的方向發展。每問一次為什麼,抽象主義就會祭出一堆理由。可是對我來説,這充其量只是趨勢罷了。 以打倒畢加索、馬蒂斯為目標,並完成這個目標的是杜尚,但在杜尚之後,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才能跨出下一步。目前也只是走到中間而已。 其中,出現了像傑克遜•彼洛克(Jackson Pollock)這種將顏料從上往下滴到畫布的方式來抗拒作畫,併發明瞭一種不用作畫也能完成畫作的方法。彼洛克雖然因為創作出這樣的作品受到讚揚,據説卻因酒精中毒而撞車自殺。據説他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我終究無法超越畢加索。”畢加索超過九十歲都還在創作,但彼洛克卻在四十四歲就英年早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