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瓷之色——千樹萬樹梨花開》之《邢窯》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21 10:53:09 |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人類的社會發展史有一個淺顯的道理,叫後來居上。現狀如果優秀,很快就會成為負擔,讓前行受阻,變得緩慢。歷史一次又一次證明了這一樸素道理。

  唐及唐以前南方青瓷的優秀使之容易滿足現狀,不思進取;而北方瓷業在唐之前明顯不如南方,故發奮努力屬正常狀態,尤其是隋唐結束南北朝的分裂,政治中心確立在北方,至北宋晚期徽宗時代,北方一直視南方為蠻夷之地。

  唐代白瓷顯然明確對抗唐三彩的華麗。三彩屬低溫釉陶,色澤絢麗,僅為死者服務,古人重葬,不求樸素,求鮮艷,求熱烈,求繁縟,求地下仍是一個人間。唐代是一個張揚的時代,不追求收斂,唐詩中的名篇大都浪漫豪放,集中體現唐人的生存哲學,而白瓷與之背道而弛,一副文靜修練的樣子。

  史載唐天寶年間:“每歲進錢百億,寶貨稱是。雲非正額租庸,便入百寶大盈庫,以供人主宴私賞賜之用。”此事有證據。百寶大盈庫簡稱大盈庫,並非國庫,乃皇帝私庫,專門用於賞賜。過去帶“盈”字款的白瓷堪稱國寶,二十年前僅有數的幾件,分佈于各博物館。近年來出土驟增,凡拍賣市肆常見,器型品種僅限執壺,淺盞,萬年罐幾種,器型變化不大,可見唐時已成定式。

  唐明皇攜楊貴妃一路賞賜,邢窯之白瓷獨領風騷,科技含量起了決定性作用。有文字以來,文明史中多了科學追求,歷朝歷代的皇家獎勵,都注重獎品的科技含量。邢窯以其白在唐代傲視同儕,讓唐明皇下令在器底深刻“盈”字,標榜金貴。

  多貴重的東西,只要具備商品價值,早晚它會進入民間普及,經濟力量之大都可能改變政治格局。邢窯在唐,“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唐李肇《國史補》),大凡商品到了無貴賤通用的境地,它就能為社會創造極大的價值。即便在今天,千年以前的唐白瓷並不算太稀罕之物,可見當時的産量。

  湖北天門人陸羽寫過《茶經》。他一孔之見認為邢不如越,可他對邢窯的評價仍為類銀類雪,客觀描述準確。如銀似雪的邢窯畢竟是陶瓷史上白釉老大,得此評語,實至名歸。

  白瓷在唐朝較之白瓷在任何一個朝代都白,這個白是心裏之白,感受之白,境界之白,是陶瓷史上對白色這一基色或曰無色的追求與肯定。

 

上一頁《邢窯》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瓷之色——千樹萬樹梨花開》之《邢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