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翼賺蘭亭

藝術中國 | 時間:2011-09-02 11:06:59 | 文章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讀書>

唐太宗沒有辦法,常以不能得到“蘭亭”覺得遺憾。大臣房玄齡就推薦了當時做監察御史的蕭翼給太宗,認為此人才智足以取得“蘭亭”。

蕭翼是梁元帝的孫子,也是南朝世家皇族之後,雅好詩文,精通書法。他知道辯才不會向權貴屈服,取得“蘭亭”只能用智,不能脅迫。

蕭翼偽裝成落魄名士書生,帶著宮裏收藏的幾件王羲之書法雜帖遊山玩水,路過永欣寺,拜見辯才,論文咏詩,言談甚歡。盤桓十數日之後,蕭翼出示王羲之書法真跡數帖,辯才看了,以為都不如“蘭亭”精妙。

蕭翼巧妙使用激將法,告知辯才“蘭亭”真跡早已不在人間,辯才不疑有詐,因此從梁柱間取出“蘭亭”。蕭翼看了,知道是真本“蘭亭”,卻仍然故意説是摹本。

辯才把真本“蘭亭”與一些雜帖放在案上,不久被蕭翼取走,交永安驛送至京師,並乙太宗詔書,賜辯才布帛、白米數千石,為永欣寺增建寶塔三級。

何延之的《蘭亭記》記述辯才和尚因此“驚悸患重”,“歲余乃卒”。辯才被蕭翼騙去“蘭亭”,不多久便驚嚇遺憾而死。

何延之的《蘭亭記》故事離奇,卻寫得平實合理,連蕭翼與辯才彼此唱和的詩句都有內容記錄,像一篇翔實的報導文學。

許多人都認為,繪畫史上的“蕭翼賺蘭亭圖”便是依據何延之的《蘭亭記》為底本。

五代南唐顧德謙畫過“蕭翼賺蘭亭圖”,許多學者認為目前遼寧的一件和台北的一件都是依據顧德謙的原作,遼寧的一件是北宋摹本,台北的一件是南宋摹本。

唐太宗取得“蘭亭”之後,命令當代大書法家歐陽詢、褚遂良臨寫,也讓馮承素以雙勾填墨法製作摹本。歐、褚的臨本多有書家自己的風格,馮承素的摹本忠實原作之輪廓,卻因為是“填墨”,流失原作線條流動的美感。

何延之的《蘭亭記》寫到,貞觀二十三年(六四九年)太宗病篤,曾遺命“蘭亭”原作以玉匣陪葬昭陵。

何延之的説法如果屬實,太宗死後,人間就看不見“蘭亭”真跡。歷代尊奉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只是歐陽詢、褚遂良的“臨本”,或馮承素的“摹本”,都只是“複製”。“蘭亭”之美只能是一種想像,“蘭亭”之美也只能是一種嚮往吧!

即興與自在 王羲之“蘭亭序”


蕭翼賺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