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成為15分鐘的明星
波譜天皇安迪·沃霍爾語錄式自傳國內首次出版
安迪·沃霍爾是二十世紀最知名的藝術家和明星之一,也是公認的“波譜教皇”,近日廣西師大出版社推出了他親筆所寫的首部著作,被稱為“語錄式的自傳”的《安迪·沃霍爾的哲學》,是其主要的文字作品,1975年在美國出版後引起轟動,書中對愛,性,工作,藝術,名氣,美,成功等話題的表述,處處見其原汁原味的波譜精神,時隔30年後看來仍然足以引領當下的時尚潮流。
2008年8月6日,是安迪·沃霍爾誕辰80週年的紀念日,海外相關紀念活動正火熱展開,在北京、上海的“安迪沃霍爾在中國”攝影展也頗受好評,而本書的恰時出版,將會極大地促進國人對安迪·沃霍爾藝術創作觀念及人生觀念的理解,從而迎接中國“波譜時代”的到來。
安迪·沃霍爾是誰?
安迪·沃霍爾(Andy Wanhol,1928-1987),波普藝術的領袖,20世紀亞文化最主要的旗手,同性戀、雙性戀最早的支援者,此外,他還是電影製片人、作家、搖滾樂創作者,更是當時紐約社交界的大明星。
1928年8月6日,安迪·沃霍爾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父母為捷克移民,父親是礦工,平民出生的身份深深地印刻在他所有的作品之中。他原名安德魯?沃霍拉(Andrew Warhola),1949年因一次廣告的誤印,將錯就錯,將姓氏改成沃霍爾(Warhol)。
1952年,24歲的安迪·沃霍爾開始在廣告設計界展露頭角,贏得多項廣告設計獎,包括“藝術總監俱樂部”報紙廣告的金獎,並於1956年首度參加畫作聯展。60年代初開始,安迪為瑪麗蓮?夢露,貓王等人創作絲網印刷肖像,獲得巨大商業成功,以美元、罐頭、可口可樂為主題的著名版畫也是在此時問世,並首度以波譜藝術家身份在紐約舉辦個展。此後他成立了著名的開放型工作室“工廠”,成為美國先鋒藝術和社交圈的中心,各類藝術家、明星在“工廠”內自由創作走動,並推出了布裏姬?伯林(Brigid Berlin)、寶貝簡(“Baby” Jane)等多位超級名星,迷戀起攝影的他還在此期間用十六毫米攝影機拍攝了《口交》《睡》《吻》《帝國》等多部極簡主義影片。1966年,安迪成為了地下樂隊鼻祖“地下絲絨”的經紀人,隨後創作了二十世紀最佳專輯封面之一的“大香蕉”(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並安排樂隊巡迴演出。
1968年,安迪·沃霍爾在“工廠” 遭曾經合作過的一個女演員瓦萊麗?索拉納斯(Valerie Solanas)槍擊,險些送命。這個事件導致“工廠”放棄門戶開放政策,甚至在門口裝上了防彈門板。此後藝術創作數量減少,但出版了《安迪·沃霍爾的哲學》《波譜主義:安迪·沃霍爾的60年代》等著作,安迪·沃霍爾一生酷愛甜食,曾經得過膽囊炎,1987年,膽囊手術後,因藥物過敏于2月22日病逝紐約。安葬于匹茲堡,終年59歲。
在中國尋找安迪·沃霍爾
在中國,對藝術和時尚略曉一二的人,都會知道安迪·沃霍爾的大名,也都在各種媒體上見到過他標誌性的色調分離式的夢露、毛澤東頭像,以及重復排列的罐頭和可口可樂瓶,但是,似乎大多數國人對他的了解也僅限於此,安迪·沃霍爾的著作過去從未引進,很少有人完整看過他極簡主義手法的電影《睡》《帝國》等影片,目前國內也未舉辦過安迪·沃霍爾個人的藝術大展,對他整個的人生歷程及創作價值觀念的認識缺乏,就不難理解了。
這樣的局面有多種原因,包括過去國內藝術展覽市場的不成熟,圖書引進版權工作的落後等,但主因或許是中國社會商業化程度的落後。
安迪·沃霍爾所推崇的波譜藝術,即一直高舉消費主義和流行主義的大旗,是不斷反映時下商業化和工業化的大眾流行藝術,發展之猛、變化之快,很難溶于長久以來的中國傳統藝術評論體系之中,因此,過去一二十年,中國似乎只將安迪·沃霍爾當成一個流行文化的符號,一為波譜藝術的明星,而非能夠登上藝術殿堂的大師。其實,這正如安迪對自己的定位:“商業藝術乃是藝術的下一個階段。我以一名商業廣告藝術家起家,希望能以一名商業藝術家終了。”
1982年,機緣巧合的安迪·沃霍爾曾經在北京做過短暫的訪問,當時在國外已經紅得發紫的他在北京並不為人所知,因此他也可以難得地如平常遊客般在短短幾日遊覽了北京的各大風景名勝。而08年夏天持續在北京、上海舉辦的“安迪沃霍爾在中國”攝影展,正是那次訪問後的成果,在攝影師的眼中,商業社會明星藝術家安迪·沃霍爾與過去那個清一色中山服的中國社會,有著強烈且有趣的對比。
90年代以來,安迪·沃霍爾以及波譜藝術陸續被介紹到國內,受到了眾多年輕藝術家的追捧,正如著名藝術家徐冰所説:“中國的政治波譜與艷俗藝術都與安迪·沃霍爾有關係。不同的是,安迪·沃霍爾從商業波譜和社會主義波譜中借用了很多東西,中國波譜藝術家的靈感來自於自身生活經驗……”
《安迪·沃霍爾的哲學》特點及價值
2008年6月,《安迪·沃霍爾的哲學》出版,標誌著原汁原味的波普精神正式登陸中國。著名藝術家、作家陳丹青專文推薦:“安迪·沃霍爾不是作家而超越所有作家。”著名藝術家、中央美院副院長徐冰則説:“這本書差不多是一本禪的公案集。”
在此書中,安迪·沃霍爾對於性愛、金錢的描寫最為精彩,也最能體現他商業價值下的波譜精神,如“賺錢是一種藝術,工作是一種藝術,而賺錢的商業是最棒的藝術。”或“綺想式性愛遠勝於真實的性愛。永遠不去做是非常刺激的。最撩人的吸引力來自從未相遇的兩極。”
此外,他對於社會現象的種種觀念,現在看來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比如他寫合租房:“我不斷與不同的室友同住,心想我們會變成知心好友,分擔彼此的疑難雜症,但我總發現,他們有興趣的不過是找個人來分擔房租。”或寫減肥:“在餐廳點菜的時候,我會點所有我不想吃的菜,那麼其他人在吃飯的時候,我有一堆東西可以打發時間。”亦或寫傳媒:“當我買第一台電視機的時候,我就不再那麼在意跟其他人享有親密關係了。我一直沒有結婚,直到1964年我拿到第一台錄音機。我的妻子。我跟我的錄音機結婚已經十年了。”
當如今看到這些句子時,相信我們仍能為其動容,當下的中國,正在經歷30前美國從理想主義向商業主義的巨變,在網路時代,安迪·沃霍爾曾經的預言:“人人都能成為15分鐘的明星”早已靈驗,商業設計、創意市集甚至電視選秀、部落格明星大行其道,深得安迪·沃霍爾容實用主義、商業主義、明星化、産業化為一體的藝術模式之精髓。
如果説波譜一詞的本身就源自“Pop”,即“流行”之意,那麼,中國的波譜時代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