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旅行

摩洛哥美食地圖:三毛最愛的街邊小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15 11:24:54 | 文章來源: 新浪網

簡化版:酷司酷司和塔津

狄瑪愛佛納廣場的饕餮大餐固然豪華,摩洛哥人平時也吃得毫不含糊。摩洛哥的南北口味固然有所差異,但全國人民都吃酷司酷司(Couscous)。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9世紀的酷司酷司,原意為粗粒小麥粉,類似于我國北方的小米,是摩洛哥乃至北非、中東、南歐甚為盛行的主食,也指一種用粗小麥粉烹飪而成的摩洛哥主菜。

柏柏爾族人家的正宗酷司酷司
 


酷司酷司看似簡單,也就是幾種蔬菜、肉下面鋪了一層粗粒小麥粉,其實做起來工序頗多。先炮製一鍋濃雞汁,把加了雞汁的小麥粉蒸熟,敷上陳年奶油再蒸,反覆三次,直到雞汁的甜和奶油的香都被小麥粉吸收了,透出黃澄澄的誘人色澤。然後,在小麥粉上放一層雞肉,雞肉上方,用切成長條的胡蘿蔔、葫蘆瓜等瓜菜堆成金字塔形,最後蓋上圓錐形的陶罐蓋子,小火慢蒸,蒸到蔬菜和肉都鬆軟入味了才上桌。

《射雕英雄傳》裏寫黃蓉做“二十四橋明月夜”,把豆腐放入火腿內吸火腿的鮮味,而酷司酷司最好吃的也不是肉或瓜菜,而是在底層吸盡精華的小麥粉——鬆軟而馥鬱,香甜不膩,非常適合中國人的口味。這一路吃到最美味的酷司酷司,卻不是在知名飯店,而是在進撒哈拉沙漠的路上,柏柏爾族司機帶我們去他家歇腳,順便分了一點他家人的午餐給我們吃。我不由得驚嘆:原來摩洛哥最牛的大廚是鄉間農婦!

塔津(Tajine)是另一種摩洛哥主食,一般只有肉類,不放蔬菜和小麥粉,但也跟酷司酷司一樣用陶罐慢燴數小時。但營養齊全的酷司酷司才是我的最愛。

説起來,陶罐是摩洛哥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炊具,主食都是用陶罐做的。就連做遊客生意的市場,彩繪小陶罐也處處可見。常見的陶罐有兩種形狀,一種是桶裝,上下稍細,用來熬羊肉和牛肉;另一種是圓錐狀,用來做酷司酷司和塔津。用陶罐烹飪出來的菜肴特別入味,摩洛哥人甚至不用煤氣不用明火,用炭火慢慢煨,一道菜不花三兩個小時做不出來。有人説,會煲老火靚湯的廣東女人能拴住男人的胃和心,而炭火煨出的摩洛哥美食,也該讓遠道而去的中國男人討得女友歡心了。

 

自製三文治:麵包,橄欖,沙拉,鷹嘴豆和肉丸子


 

景點推薦

卡薩布蘭卡

早在摩洛哥作為法國保護國的時期,法國便將其建設成為一個龐大的現代化大都市。現存的摩洛哥傳統元素,包括現代宗教建築奇跡——巨大的哈桑二世清真寺Hassan II Mosqe,毫無疑問仍在提醒著世人輝煌的往昔。而那部著名的同名電影和歌曲,給這座城市烙上了永恒愛情的商標。

舍夫沙萬

迷人的舍夫沙萬位於裏夫山寬闊的山谷之中,一直都是各國遊客青睞的旅遊勝地。清爽的空氣,井井有條的阿拉伯城市和一輩子也抽不完的大麻。在這個富有魅力的阿拉伯城市中,主廣場是鵝卵石鋪就的Plaza Uta el-Hammam廣場,廣場上引人注目的是紅色圍墻的城堡和著名的大清真寺。城堡的內部有一個安靜、園林式的民俗博物館。

阿加迪爾

摩洛哥西南部港市,阿加迪爾省首府。阿加迪爾面向碧波浩瀚的大西洋,南距蘇斯河口8公里,背依富饒的蘇斯平原,南行不遠就是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阿特拉斯山脈在東南兩面阻隔了大漠的熱浪,使得這座沙漠邊緣的城市,一年四季氣候如春。

  阿加迪爾風景優美,氣候溫和,既是摩洛哥少有的天然良港,又是休閒度假的好所在。在許多摩洛哥人心目中,它是本國最漂亮的城市。

  

Tips

最佳旅遊時間:

摩洛哥最佳的旅行時間是4月—9月,這段時間天氣涼爽,花果飄香。

住宿:

露營設施在摩洛哥絕大多數城市附近或周圍都可以買到,卡薩布蘭卡、舍夫沙萬、非斯、馬拉喀什、梅克內斯、拉巴特和丹吉爾都有青年旅舍。

來摩洛哥旅行,至少要住一晚具有當地特色的民宿riad,一種摩爾風格的庭院。中庭是個小花園,一般中間有噴泉,四週擺滿鮮花。在中庭裏與民宿主人聊聊家常,打發中午炎熱的時光,是件很愜意的事。

購物:

週末的農貿市場是最熱鬧的,不僅可以看到出售蔬菜、水果、鮮花和日常用品的小攤,還有可以看到賣馬或者賣駱駝的商販。

 

文/圖 駱儀

   上一頁   1   2   3   4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