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感官的思索”當代藝術展即將亮相常州“競園”,大成藝術館全新啟幕

“感官的思索”當代藝術展即將亮相常州“競園”,大成藝術館全新啟幕

時間:   2023-05-05 22:35:10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訊 >

展覽海報

展覽資訊

感官的思索:大成藝術館開館首展

展期:2023.04.30 - 06.15

地點:大成藝術館(中國常州市天寧區延陵中路268號天寧競園內)

藝術家

杜松儒、馮海濤、郭輝、李津、劉佳、盧甫聖、陸春濤、彭劍、彭薇、仇德樹、任哲、申亮、沈勤、童昆鳥、王冬齡、王光樂、王勁松、王天德、魏青吉、鄔建安、徐華翎、徐累、章燕紫、祝錚鳴

身體和想像是認知的路徑,世界與我們相互牽連,倘若從認識論、精神方面探尋我是誰?我是什麼?則與這個騷動的、物理的世界的親身相遇是必不可缺的。

——米歇爾·塞爾(Michel Serres)

人類感官聯繫著怎樣的世界?感官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身處“拇指時代”,無處不在的“低頭族”,網路成為人們交流與思考的工具,正在以極端速度“斷開”的當代生活,“人”的感官能力逐漸減弱,變成了喪失身體的動物。

感官,是人類認識、學習這個世界最重要的途徑,身體、感官與心靈相連且不可分割,它們與外界環境發生聯繫,也塑造著我們的經驗,讓我們感受不同的世界。感官缺失,就無法思考,愛因斯坦早就從科學的角度告誡我們:“如果不使用五種感官,我們根本無法思考。”

在“人類唯糜集于城市”,身處逐漸異化的技術空間之際,我們的未來還有希望嗎?如何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國際知名策展人羅伯特·斯托認為:“藝術是解決多元文化、社會各方面衝突的方法。”同樣,藝術也是讓人恢復感官力、回歸本能最重要的途徑。

在探索感官的歷程中,藝術家們既是旅人,也是詩人。他們通過不同的材料、形態和表現語言,編織出屬於個人的藝術作品,傳達想要表達的思想、觀念、意境,以及對當代社會所存在問題的隱喻,讓我們回歸身體最原始的感官,讓人深思、感悟。

因感官探索而啟發的作品,自帶一種純粹而高級的藝術語言,作為創作者的藝術家,期望我們能停下腳步,回到最基本的感官體驗,回歸本能,找回最本真的視感、觸感與體驗。

大成藝術館開館展以“感官的思索”為主題,邀請24位具有開拓性、試驗性與前瞻性的當代藝術家,帶來他們的新作參加展覽。鞭辟入裏的當代視角、含蓄內斂的東方式抽象、飽滿豐盈的煙火人間……藝術家們帶來最具個人色彩的藝術作品,借此表達他們感官激發下的情感、感悟和思考。

藝術家是感官最靈敏的書寫者,他們的作品,或具象、或抽象,在技術時空建構的當代語境下,從感覺、情感、思致、創造等方面傳達藝術之美,以此打通感官的融通之妙,訓練欣賞者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激發人們的情感體驗,探討對人類感官的重新認知。

這是一種非常規的藝術敘事方式,感官的思索,最原始、最本能的藝術表達,吸引觀眾凝視深藏于作品之中的“黑洞”,引發人們對精神與肉身、自我與世界、過去與未來的思索。

這也是一次打破“規範”的藝術展覽,多元極致的視覺體驗,調動觀眾的多重感官,沉浸在藝術的世界裏,找到靈魂的歸宿。

“感官的思索”持續賦能中國當代藝術創造力,通過繪畫、雕塑、影像、裝置等多元形式,力圖呈現一個多面而立體的當代藝術圖景。展覽將藝術、文化與多感官體驗結合起來,讓視覺、觸覺、聽覺都被充分調動起來,達到全新的感官刺激,感受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本次展覽將於2023年4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持續展出至6月15日,在新落成的大成藝術館(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延陵中路268號天寧競園內)展出。

關於大成藝術館

大成藝術館坐落于詩意江南、美麗龍城——常州,是一家集藝術展覽、公教活動、美學體驗、文化消費為一體的公共學習、交流空間。

大成藝術館秉持“弘揚傳統藝術精髓、推進當代藝術發展”的理念,以富有活力的當代藝術,打造一座既注重當代藝術展示、收藏,又兼顧藝術研究、公教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新興文化藝術機構。


“感官的思索”當代藝術展即將亮相常州“競園”,大成藝術館全新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