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意·彩——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汪港清韋紅燕工作室教學研究作品展

意·彩——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汪港清韋紅燕工作室教學研究作品展

時間:   2019-12-10 10:34:56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訊 >

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意·彩——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汪港清韋紅燕工作室教學研究作品展

展期:12月18日~26日下午14:00(9:30-17:00,16:30停止入場,逢週一閉館)

地點:炎黃藝術館 1層、2層展廳(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慧忠路9號)

開幕式:12月18日(週三)15:00,炎黃藝術館2層

門票:免費

主辦: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炎黃藝術館

承辦:炎黃藝術館

協辦:北京美術家協會  朝陽區美術家協會  海澱區美術家協會  劉淩滄郭慕熙藝術館   北京工筆重彩畫會

學術支援: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  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 

學術主持:尚輝

展覽策劃:韓振剛 汪港清

顧問:任萍(北京齊白石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任率英先生之女)

          張永紅(劉淩滄郭慕熙藝術館館長)

          王曉彤(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美術教育系主任、劉福芳先生之女)

前言

以“工作室”為主體的研究生教學方式是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的教學特色,而工作室能夠穩固立足、健碩生長的根本,在於它執著而獨立的靈魂。

作為導師,我們主張繼承與貫通中國傳統繪畫最本質的特性——“寫意”和“京派”工筆畫最鮮明的語言特徵——“重彩”,同時融合拓展意筆畫與工筆畫的技法語言範疇,擴大對色彩語言認識的空間,進而打造出了“意”與“彩”共生的核心藝術理念,使之成為工作室長期秉承的學術主張,亦是工作室的靈魂。

我們兩位導師都曾師從首都師大美術學院工筆畫專業的重要奠基者劉福芳教授。劉先生曾受到民間名師家塾式畫學和中央美術學院現代美術兩條教育脈絡的哺育和滋養,尤其是師承徐燕孫、劉淩滄、吳光宇、任率英(按年齡排序)等“京派”工筆畫的巨匠,使她在“京派”工筆畫傳承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劉福芳先生的繪畫藝術及教學品格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今天工作室的教學思想。

在當前工作室的教學與育人模式中,我們努力堅守中國文化本位,指導學生研習經典,立體化地學習傳統,不斷觸摸和感受傳統的溫度,悉心培養每顆年輕的心靈對“傳統”的親近和熱愛。同時,“親古而不泥古”,我們啟發學生充分開掘真實而飽滿的內心世界,不懈地探索、思考與創造,這既是工作室一直以來所貫徹的教育思想,更是對劉福芳先生“倡導工筆畫寫意精神”的藝術思想和“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教育理念的繼承。所謂“科學”,強調學術研究在藝術學習中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用研究狀態去探索藝術的內在規律。所謂“藝術”,重在啟發及培育學生的藝術心智和創造力。時至今日,工作室已經走過了16年,先後有博士4名、碩士55名、訪問學者9名在工作室學習,並曾以工作室之名舉辦了多次主題性教學研究展。 

這次教學研究作品展以師生們的創作實踐、造型研究、古典臨摹為主要內容,收錄作品百餘幅,以及工作室成員針對“京派”工筆畫和畫家的相關理論研究文章,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教學與研究成果的展示來呈現與梳理工作室的教學思想,以期在某個方面較為深入地展示“京派”工筆畫的發展及在當代的創新。

文脈傳承和創新發展是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使命。工作室“意彩共生”的藝術主張,是對與北京地域文化相輔相成的傳統“京派”工筆畫彩繪語言的發展,同時也體現著傳統繪畫研究與當代繪畫創作緊密結合的創新實踐。我們將不斷豐滿工作室的中國畫教學研究與實踐體系,為“京派”工筆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展覽小結

一百年前,老一輩“京派”畫家們堅守與傳承著傳統中國繪畫的血脈,並且無論環境如何變化,東西方文化思潮如何交融,他們始終堅持為發展傳統、復興工筆而不懈努力,最終不僅形成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工筆畫特徵,影響了後來北京工筆的發展,並且對全國工筆畫的繁榮復興也産生不可忽略的貢獻。

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東西方藝術相互間的影響更為深入,工筆畫面臨著新的文化語境,其畫體特徵的外延也在不斷突破。然而縱觀百年來“京派”繪畫的發展,可以看出“傳統”是一個開放且不斷發展的體系。它既是圖像的載體、技藝的載體,同樣也是思想的載體和文化交融的載體。 

我們希望這個展覽,不僅是一次教學研究成果的展示,亦是一次在當代藝術教育環境下對傳統藝術文脈創新發展的總結;不僅展現出線性時間上對自身學脈的回顧,更傳達出我們對傳統的尊重、反思與發展。而這種對待傳統的態度,正是對“京派”工筆精神的繼承。

傳承“京脈”,開拓“新象”,我們砥礪前行!

意·彩——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汪港清韋紅燕工作室教學研究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