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 土地治愈 》宋陳個展

《 土地治愈 》宋陳個展

時間:   2019-11-29 21:03:29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訊 >

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 土地治愈 》宋陳個展

策展人:杜曦雲

開幕時間:2019.12.05(“世界土壤日”)

支援單位:《環境與生活》雜誌

顧問:任官平(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 周永峰(土壤專家)

展覽地點:蘇州市通達路219號本色美術館(二樓展廳)

《土宇系列手稿》宋陳

《土宇系列局部》宋陳

地氣翻新——宋陳的泥土勞作

泥土是最方便最古老的藝術材料,雖然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被賦予豐富的寓意和美學的可能性,但都和人類的基本生存密切關聯。在光怪陸離的發達都市,在人工智慧和生物科技已經生成新的日常生活的當下,藝術家宋陳長年持守著泥土這“過分樸素”的材料,反照出的,是她追根溯源的衝動之強烈。泥土在宋陳的長期運用中,不斷演繹出新的樣態和意蘊來,但都保持了非常樸素的氣息,指向生死輪迴等基本問題。

“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富有自由意志的生命,和孕育生命的大自然間的宿命關係,讓人在喟嘆的同時産生敬畏之心。宋陳用泥土來不斷叩問生命的本源和歸宿時,樸素而有力的召喚初心,環境、歷史、宗教等多個維度的資訊,順其自然的敞開來。

塵土/輪迴、土壤/孕育、環境/母體、自然/天道……從泥土引申出來的意蘊,當然和中國本土文化有關,但其實是國際性的。因為相當簡潔直接,宋陳的作品和盛行的繁複、華麗藝術趣味有明顯的差異。在獲取資訊相當便捷的當代,美學的實驗性已很難讓見多識廣的公眾興奮;矯飾而避實就虛的“觀念”,在民智上升後越來越無人問津。有意無意間,宋陳簡潔直接的不斷回到原點獲取能量,讓她的作品因樸實而感人。此外,她也心態開放的添加輔助的材料,因地制宜的利用空間和借助光影,讓作品搖曳出新的姿態和質地來。

《土宇系列手稿》 宋陳

因為執著于用泥土追根溯源,經過多種開放性的語言實驗後,宋陳傾向於把很多物件的原本材質不斷轉換為泥土。這時,她所認為被異化的複雜問題,通過“塵歸塵、土歸土”,放在了返歸原點的語境中來觀照,讓觀者能穿越滋生迷障的表皮,對真相一目了然。

“土地治愈”是宋陳這幾年持續工作的匯總,對很多具體問題的感悟和表達,如同零部件,在“土地治愈”這個大主題下組裝起來,並在新的文化語境和物理空間中煥發新意。在鋼筋、水泥、玻璃、塑膠等構建的當代生活中,人們已經遺忘了作為基底的土壤。宋陳從全球範圍內收集被人類污染的土壤,揉合出具象的嬰孩、胎盤等。在炫目都市中遺忘了“我們是誰,我們從哪來,我們到哪去”的當代人,在被視覺工作者可視化、具象化的生態危機前,懺悔並啟動救贖之思。

大道至簡,但也因“簡”而被輕視、遺忘,直到被明知不合時宜卻不放棄的執著者,用新的美學趣味再次言説、反覆言説出來。宋陳有不合時宜的一面,但不斷返回原點的衝動,讓她在收穫覺悟的過程中固守下來,在不斷刷新的表達方式中和觀者分享她的覺悟。她充滿“土氣”的作品,在價值觀上固守本源,在美學上不動聲色的兌入各種實驗,讓有心人應目會心,心動後引發行動。

文/杜曦雲

2019年11月18日于北京

《土宇系列 局部》 宋陳

《后土系列》 宋陳

《土宇系列局部》宋陳 

《土宇系列局部》宋陳 

《土上水墨系列 局部》宋陳 

《 土地治愈 》宋陳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