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短片聯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11-08 09:04:35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展覽時間:11月10日-20日

展覽地址:尤倫斯藝術中心(UCCA)、CHAO藝術中心、法國文化中心、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電影自習室、目的地酒吧(DESTINATION)、激發研究所(IFP)、攝影筆(CAMERA STYLO)、樂空間、Fruity Space等

策展人:丁大衛 李媛媛

展覽時間:11月10日-20日

展覽地址:尤倫斯藝術中心(UCCA)、CHAO藝術中心、法國文化中心、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電影自習室、目的地酒吧(DESTINATION)、激發研究所(IFP)、攝影筆(CAMERA STYLO)、樂空間、Fruity Space等

策展人:丁大衛 李媛媛

北京國際短片聯展 BISFF2017,11月,Action!

11月,首屆北京國際短片聯展(Beijing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簡稱BISFF)將在北京啟動,11月10日-20日在尤倫斯藝術中心(UCCA)、CHAO藝術中心、法國文化中心、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電影自習室、目的地酒吧(DESTINATION)、激發研究所(IFP)、攝影筆(CAMERA STYLO)、樂空間、Fruity Space等場地進行放映和展覽。此外,本屆BISFF還與加拿大國家電影局(NFB)合作,在影展期間推廣數款交互性影像作品。

BISFF面向短片影像,將脈絡伸向世界,嘗試跳脫傳統電影節模式,討論影像的任何可能性:結構,語法,邏輯,文本,聲波,像素…...紛紛從影像的先決條件中剝離,並轉變為可以被假設的語境。

短片,Short Film,在有限的時長裏蘊藏著無限的可能,這是在讀圖時代的新視覺體驗,它正以其極端性和自由性呈現了一個個開放的問題、勇敢的論點和思想的碎片。無論是敘事短片、紀錄短片、實驗短片、裝置作品、媒體跨界,抑或即興創作,在BISFF裏,一切短時間內有計劃、有預謀的旨在觸發感官的介質集合,都被我們視作短片作品。

首屆BISFF包含“展映計劃”和“藝術項目”兩大方向,由丁大衛與李媛媛共同策劃,作品選擇上兼具廣度和深度,創作者來自中國、英國、美國、法國、比利時、加拿大、波蘭、捷克、瑞典、丹麥、荷蘭、黎巴嫩、墨西哥、匈牙利、哥倫比亞等國家和地區。BISFF試圖在更為實驗性和跨領域的範疇內拓寬影像語言的可能性,以開放的形式在學術及大眾之間取得平衡。

六大放映單元

在展映部分,BISFF將分為六個主要單元放映近60部作品。在國際部分,“Nebula星雲”虛構類短片單元,“圖卷Fresco”非虛構類短片單元、“幻景Mirage”實驗類

短片單元,展映40多部作品。實際上,這些影片曾經出現在包括柏林、戛納、威尼斯、多倫多等大型國際電影節,法國克萊蒙費朗(Clermont-Ferrand)短片電影節,羅馬獨立電影節,紐約MoMA新導演新影像展(New Director New Film),以及法國電影“凱撒獎”的提名名單和獲獎名單上。這些來自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作者中有多位已攬獲過包括短片金熊獎,威尼斯短片金獅獎,克萊蒙費朗影展大獎,“讓·維果”在內的多項大獎。而華語展映部分則按照“潮汐Marée”獨立短片單元、“迴響Résonance”單元、“光暈Halo”學院短片單元的線索進行梳理,從華語短片的創作群體和創作代際上予以陳列。

【星雲Nebula】在BISFF,“星雲”單元可以算作是所有作品航行的起點。我們放棄了那些單純旨在強調敘事完成的純故事片,而選取18部更講求手法,作者意識也更為濃烈的短片,分為IN1,IN2,IN3,IN4四個單元進行展映。

幾乎橫掃法國短片重要獎項(克萊蒙費朗最佳短片,讓·維果獎,2018年凱撒獎提名)的影片《夏日的電影》,艾瑪努埃爾·馬爾(Emmanuel Marre)帶著一種百無聊賴的傷感,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家庭攝影機風格紀錄下一次高速公路上長途汽車旅行。同時這也是影展中最長的故事短片(30分鐘),單元內最短的影片則是俄羅斯科幻短片《消失的人》,全片用8mm拍攝,只有2分鐘。

來自69屆戛納“導演雙週”的短片《皇家狩獵》,剛剛在基輔電影節拿下最佳短片獎,兩位女導演用動蕩的鏡頭語言生動地描繪著夾雜在家庭與追求中兩難的少女。同樣巴西新生代導演約翰·保羅·米蘭達·瑪利亞(João Paulo Miranda Maria)的《與魔鬼共舞的女孩》用凝重的手法傳達出宗教,社會,家庭聯合擠壓下疲憊無助的個人感情訴求。同時該片也出現在“肋異”中,試圖用觀看語境的轉變去彌補和銜接影片本身的想像空間。

在本次“星雲”單元中共有來自英國、俄羅斯、瑞典、波蘭和捷克的五部動畫短片:

改編自真實探險事件的瑞典動畫《南極》,俄羅斯動畫導演伊戈爾·科瓦廖夫(Igor Kovalyov)的《愛之前》,曾獲得過安納西動畫大獎的捷剋女導演盧卡·多茜的《蘇波比亞》,克萊蒙費朗短片電影節動畫獎得主波蘭動畫《那兒》,以及自稱“史雲梅耶迷”的英國定格動畫導演阿斯特麗德·古德史密斯用8毫米拍攝的布偶定格動畫《松鼠島》。

【圖卷Fresco】本單元將分為2組放映,著重呈現總長度為228分鐘的9部影片。開幕片《時間逃亡者》是法國女導演伊莎貝爾·普多(Isabelle Putod)的最新作品,片中用獨特的聲音效果,對文獻的表現性的徵用方式,裝置化的攝影描繪著時間感被剝奪後的情景;美國導演本·羅塞爾(Ben Russell)則相反,在《吃孩子的他》中用大量不安的模棱兩可的手法探尋了蘇利南叢林裏一則聳人聽聞的傳言。《柯普拉》則將鏡頭對準困境中飽受剝奪的孩子。

《歸來的男人》是2016年柏林電影節的短片銀熊獎,在阿聯酋導演馬赫迪·弗雷菲爾(Mahdi Fleifel)粗糲而篤定的鏡中,我們看到分裂紛亂的中東亂局裏普通人的掙扎和對抗。《告別十八梯》剛斬獲2017法國真實電影節Louis Marcorelles大獎,它記錄了十八梯老區龐大的搬遷過程中兩個弱小身影的隨波逐流。美國年輕的實驗電影導演雨果·永貝克 (Hugo Ljungbäck)的《我四歲的時候》,在五分鐘內,遙想和還原了自己幼年時的記憶。中國導演嚴誠和義大利導演范飛力(Federico Franciono)共同創作的《跳水者之墓》、瓦哈格恩·哈查特楊 (Vahagn Khachatryan)的《月亮,太陽和三個火槍手》以及瑞士導演托馬斯·霍哈特和科裏納·伊裏奇的《在林間》則偏重於從人類學和景觀學角度切入,用群像式的描繪方式去探討命題。

【Mirage幻景】在本單元中,我們分IM1和IM2兩個組展示12部短片。《青蛙情歌》是葡萄牙九零後導演利奧諾·泰勒斯(Leonor Teles)力奪2016年柏林影展最佳短片金熊獎的作品。他巧妙地運用一種傷感又不失詼諧的口吻討論了民族和政治問題。獲得2016年法國克萊蒙·費朗短片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的威廉姆·拉布裏(William Laboury)的《螢》則企圖運用Lo-Fi的新媒體電腦技術將寫下被

科技不斷侵蝕的當代人記憶思維的輓歌。

出現在2018年法國凱撒獎的動畫片提名名單上的匈牙利動畫女導演雷卡·波西(Réka Bucsi)《愛》,延續著其慣用的綺麗幻象手法,分成三個章節探討了孤獨的超自然力量。另一部動畫卡洛斯·戈麥茲·薩拉曼卡(Carlos Gomez Salamanca)的《狼瘡》則混合了四種動畫手法,從波哥大市郊的野狗襲擊事件,用充滿反諷的語氣將這一慘案的責任追加到整個哥倫比亞社會。

美國青年實驗導演,影評人裏奇·鄧布羅斯(Ricky D'Ambrose)的新片《螺旋防波堤》用文獻、圖畫乃至生活本身的靜止張力來刻意營造空洞和荒誕。墨西哥女導演馬努艾拉·德·拉波爾德(Manuela De Laborde)的《若即若離》,則企圖用16mm膠片拍攝下最基礎的物質,可謂是長達25分鐘的色彩之詩。德國Found Footage(拾得錄影)實驗影像大師克裏斯托弗·吉哈爾德和馬提亞斯·穆勒的新作《無人之人》,是他們從一百四十多部影片中“拾得”的影像剪輯而成。

【華語展映單元】本屆BISFF設置了“潮汐”“光暈”“迴響”三個華語展映單元,試圖用代際和群體進行歸納和劃分:“潮汐”旨向華語創作群體中的短片創作的主要力量——藝術家和青年導演;“光暈”則選擇激勵學院作品;“迴響”單元則選擇華語語境下,近年來具有代表性和啟發性的重要短片作品進行回顧。

在“潮汐”中,我們將17部短片作品分為CM-1,CM-2,CM-3三組進行展映。我們拋棄了通常按照作品題材和體裁再行劃分的方式,而是將平時看上去無法被歸納到一起的作品重新組合,試圖勾勒和傳達出一條有趣的觀看思路。

今年十月份剛剛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的詹京霖,其新作《你的電影我的生活》將在本次BISFF首映,這部短片講述了在界限的兩側,由於截然不同而産生的張力讓整個影片處於一種有趣的對峙狀態。旅美導演王銘的新作《屋頂上的丹尼男孩》呈現了一個當代奧德賽式的離鄉故事,以克制的鏡頭語言和迴環的情節隱喻,討論了男子夙命的出離與傳續。《朱美靜》是知名攝影師瞿尤嘉的電影處女作,他用清冷沉煉的鏡頭語言通過兒童演員的視角,試圖展現出個體被電

影藝術平面化的過程,試圖創作出一部讓觀眾自覺到觀看行為的作品。

“潮汐”單元中的非虛構類作品也在努力跳脫以往的性狀,台灣藝術家吳其育探討民間觀看方式的的《自選片單 》,林仕傑紀錄沒落影院的《辛夷塢》,汪洋與吳穹共同創作的《途中的大象》,劉毅的紀錄與動畫相結合的《一隻烏鴉叫了一整天》似乎均游離在虛構與非虛構,作者性和公共性之間。

“我們希望這樣可以傳達一條清晰的線索,”策展人丁大衛説,“即短片這種創作體裁的在場和延續。它不僅僅在各個文化中被頻繁創作和傳達著,在時間線索上一以貫之,更是充分參與和支援著所有的靈性和表達。在我們這樣一個既丰韻又

面臨乾涸的時代,擁有創作的靈感和動力,哪怕是靈光一現,都已經是極其奢侈的事情;而短片在回應這種奢侈的時候已經體現出了極具説服力的輕靈與迅速。

BISFF的選片和策劃側重於作品的作者性和獨立性,丁大衛表明,“把短片當作短片,讓短片成為短片。我們希望在BISFF,短片不再是長片的幫襯,被默認為創作能力和製作能力不足的妥協産物,或者被當作延伸至長片的所謂的‘基石’;也不要走向另一個極端,由於它更易於被傳播而被過度消費和娛樂化,在大眾流行文化中隨波逐流。”

六大藝術項目

短片影像不再僅僅存在於二維螢幕,它將游離于觀者之間,在空間和時間裏觸碰、穿行、感知。本次BISFF將當代藝術與短片影像融合,推出了六大藝術項目。

【厝網膜】

時間:11月18日20:30

地點:激發研究所(北京東城區黑芝麻衚同13號院內)

藝術家:馮晨、洪啟樂、黃曦、吳玨輝、袁可如

泛娛樂的進行時,符號逾越實物,物象超過本質,影像媒體藝術也正試圖以更奪目的感官審美,重新激活人們觸碰世界的官能。原本螢幕的個人化和觀影的空間化,漸漸從投影式的時間感裏抽離,並且走向更加立體的“在場空間”。

“厝”源於閩南語,意指古老的房屋。此次影展設置在老北京的衚同,借由建築為載體,創作者的影像作品通過剝離了過剩的具象敘事,來實現一次與地緣空間的對話——藝術如何在日常景觀裏産生公共介入,又是如何透過複合媒介導向一個新感官 (new sensory)的體驗場域。觀者在與情景影像的交互中,或深或淺的推

敲藝術與景觀、生靈、自然、造物之間,隨意生成的敘事路徑。

【藝術家的電影】

時間:11月19日第一場17:30-19:00(Q&A);第二場19:30-21:00

地點:Cinema Club, CHAO Art Center

(北京市朝陽區工人體育場東路4號CHAO藝術中心地下一層)

“藝術家的電影”創辦于2016年,是一個邀請當代藝術家拍攝電影短片的非營利項目,旨在把不同當代藝術家的影像觀念及語言以電影短片這種更具親和力的方式推介給藝術圈外更多的觀眾,在當代藝術範疇的“影像”與文化工業意義上的“電影”之間尋找某種有意義的結合可能。同時也是讓藝術家們嘗試不同於展覽系統的工作方式和展示途徑,意圖使當代藝術影像實踐獲得不同於藝術圈的觀念時尚與趣味積習的活力。

【潮窺】

時間:11月10日-20日

地點:攝影筆CAMERA STYLO(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十一條64號)

創作者:方瑋、蠱師、龍穎、梁宏偉、羅靜怡、劉磊、劉思慧、秦安心、沈毅、宋雨龍、周伯豪、周艷峰

“潮窺”邀請12位青年創作者,分別使用手機拍攝5分鐘以內的實驗短片影像,並以影像裝置的形式嵌入展示空間。潮——因海水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時漲落的現象。順時順勢,漲落有時。青年創作者游離于現實與虛幻之間,堅定又迷茫,安分又出格,渴望被凝視又常退避三舍。在BISFF展映期間,這些創作者的作品,將以“被窺探”的既視感,結合“玻璃貓眼”材料質地,潛遊在展出空間。這些更隱秘的力量,在虛實空間的交互中,若即若離、似是而非、皆見靈光。

【肋異】

時間:11月10日-20日18:00-01:00(週一閉館)

地點:目的地DESTINATION(北京市朝陽區工體西路7號)

性別、情感、身體,這些關鍵詞充滿著人基礎的存在。此時,同志文化的特殊的空間語境將讓作品的意識被疊加,創作者身體行為與思維解碼的表達也因此溶解在背景中,令人無法辨清其終於何處。性與情,壓抑與釋懷,我們選取了六部短片,作為聯展的一個特別項目,在一個特別的空間將這些不甚明確的對抗或協同進行意義外延。

當影像的位置參與到影像的表達,究竟是對影像量場的強化還是削弱?當影像的位置與心理位置達成某種默契,通過不自覺進行置換;也許影像被當做身體本身,被移動、觸及、凝視、被呵護、被垂憐、被粗暴對待;我們也許就逼近了某些問題的答案。

【默視聲場·S O U N D [ E ] S C A P E S】

時間:11月14日19:30

地點:樂空間(北京市北新橋街道板橋南巷7號人美大廈北樓東側)


票價:預售40元 /現場50元

藝術家:Alkeshka&Death from Abba89(英國&美國)、Atellier II (Alex Damboianu&黃幻,羅馬尼亞&中國)、文亮(中國)、Zpax(中國)

視網膜與鼓膜如何共振?—“默視聲場”邀請實驗的音樂人和影像導演共同創作一場關於影像和聲場的對白。現場並不以律動和節奏為重心,其中忽明忽暗的幀頻,將在影像靜默跳動的頁面中聯覺觀者的感官神經。觀者在聽覺的可視化與觀看的律動裏,感受一場視聽藝術現場。

【虹吸】

時間:11月10日-20日

地點:fRUITYSPACE北京市美術館東街十三號(三聯韜奮書店對面)


“虹吸”現象是一種天然的力量抗衡,在“虹吸”中,我們展示了10部來自加拿大、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義大利、墨西哥,法國和中國的實驗影像作品——一台老式電視機將這些反常的觀看體驗橋接到日常的觀看方式中,像連貫而反常的電視節目。在最靠近螢幕內外的兩側,兩種力度達到最強,又瞬間互相抵消。

策展人李媛媛在談及本次BISFF“藝術項目”的策展思路時表示:“現在正處於一個真正簡化的漩渦裏,步伐和頻率也快得讓人越來越縮短了觀影時長——短片,同樣也受到了簡化蛀蟲的攻擊,越來越落入各種互聯及傳播中,直接觸碰最淺顯的資訊皮層。所以,在BISFF裏,我們希望大家以更開放的眼光去審視“短片”這一領域,能否擺脫它看上去無法逃脫時代性的枷鎖?另一方面是,我希望在討論影像的基礎上,融合更多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能夠剝離影像原本的語言結構,進入到其他文化領域或場地語境裏。所以我們也邀請了文學創作者、音樂人、攝影師、當代藝術家、新媒體藝術家等進行合作,也在各個非傳統影院和非展廳空間裏延展影像語境,將影像從傳統的觀感中剝離出來,又或者能夠瓦解短片原本流動於“螢幕間”的輕視感,轉而成為與觀者“互為在場”的相遇式空間。

在國際上,短片節已然成熟,比如柏林,戛納,威尼斯,多倫多等大型國際電影節都有獨立的短片節或者短片單元。而法國克萊蒙·費朗短片節更被譽為“短片戛納”,從參與人數和票房上看,該電影節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短片電影盛會。

然而在中國,儘管如今是“短視頻時代”,手機視頻、網路視頻、微型紀錄片等一系列創作早已蔚然成風,短片在傳播上的雙向探索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是短片節屈指可數,短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中國幾乎被忽視,2017年是BISFF

的創始之年,我們並不是想見證什麼時刻,只是想為平靜地參與進去到這股浪潮中,我們提出問題,也嘗試著回答,也許能為了創造更多的可能。

關於策展人

丁大衛

評論人、獨立導演;作品有:紀錄片《Confluence》(2017導演)、戲劇《四個四重奏》(編劇,2016);紀錄片《寫過幾首歌詞的人》(導演,2015);短片《面具》(導演,2010);戲劇《隨便或者死亡》(編劇,2009)及戲劇《尋找卡夫卡》(編劇、導演,2007)。

李媛媛

策展人,長期致力於當代藝術項目的策劃,曾參與策展項目包括:首屆“集美x阿爾勒”國際攝影節(廈門,2015);首屆道滘新藝術節(東莞,2016);第三屆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時間/無間(深圳,2016)等。

媒體聯繫

陸曉凡

+86-13926198772

xiaofan@bisff.co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