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活動名稱:“北京·現場”國際行為藝術節
開幕時間:2016年10月15日 14:00
展覽時間:2016年10月14-23日
活動地點:丹麥文化中心(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北路798藝術區706北一街)
第一屆“北京·現場”國際行為藝術節將於2016年10月14-23日在位於798藝術區的丹麥文化中心舉行,呈現來自17個國家的32位行為藝術家的作品,為觀眾展現當代行為藝術舞臺上多樣的表達方式與發展趨勢。
屆時,將有四位藝術家在現場呈現他們的行為作品:
14:30 黃銳Huang Rui, 中國
15:30 謝蓉Echo Morgan, 英國/ 中國
16:30 莫娜麗·米爾Monali Meher, 荷蘭 / 印度
17:30 奈傑爾·羅爾夫Nigel Rolfe, 愛爾蘭
Xiao Lu, China kopia
Huang Rui. I-Ching. Guangzhou Live 2012. photo Ou Zhihang
存在的藝術
我的朋友,英國作家、評論家約翰·伯格在他的著作《畢加索的成與敗》中寫道:“對於那些把生活當作景觀的人來説,藝術是毫無意義可言的”。此書出版于1965年,也是我出生的那一年。這句話一直伴隨著我,對我的生活及我對藝術的理解都影響深遠。
如果景觀有悖于行為藝術,那麼它也有悖于生活,它不是真實存在的,它讓人迷失自我。當藝術也成為僅僅是一種景觀,它便不再能夠給人希望,甚至淪為娛樂的工具,成為對絕望和逃避的表達。但藝術不應是裝飾品,它意味著承擔風險,人性的、情感的或是形式上的風險。對於畫家來説,每一筆每一劃都意味著一段通向未知的旅程。但是,它也可能意味著徒有光鮮外表卻毫無人性、意義與情感的一片黑暗。毫無希望。
行為藝術也不例外。它也可能是裝飾性的、空虛的、不表達任何意義與情感的姿態或景觀,辜負人類的潛能,從而與其初衷背道而馳。若行為藝術真成了這樣,它就不僅背叛了其內在本質,也失卻了其初心。
Jiri Suruvka, Czhech Republic kopia
Ali-Al-Fatlawi_2 kopia
而好的行為藝術應當是一種整體的藝術,這種整體性甚至原本就是植根于藝術之內的。忠實于它內在的特質以及我們作為人類的獨特身份,不僅僅是我們理解自己,理解別人,也是理解整個世界的一種方式。在理智和情感上,它與人類的疏離感對立。作為一種有關存在、希望、新生,有關身心合一,有關當下與同在的不置可否的表達,它實際上也是有關生活的傾心的藝術詮釋。
它彌合生活和藝術之間鴻溝的能力是至高無上的,因為它用人類的行為來反映現實。這是真的。就像生活,它不僅僅意味著活著,以及轉瞬即逝,它還囊括了時間和空間,此時此地便是藝術家創作的出發點。它不是在扮演或是代表什麼,它就是自己,真正地存在著。
在最優秀的行為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到藝術家身心的統一,真實地反映出其個人經驗。它可以囿于畫廊之中,也可以走上街去與路人相遇。作為一種有關現實的藝術形式,它是可移動的,可能存在於任何地點。它從來都不會無家可歸,同時它又是高度獨立的。雖在某個特定的時刻,特定的地點被創作出來,它卻與未來緊密相連。它與尚未存在卻即將發生的事物之間的這種關係,使得它具有開放的特性——它是對“一切皆有可能”的藝術表達,恰似我們的生活。
法國藝術史學家喬瑟·皮埃爾在他1977年的著作《波普藝術》中,將前衛定義為相互對立的藝術運動之間的抗爭。在今天,當代藝術界缺乏的正是這種對立,甚至根本就不再有藝術運動的發生。那種為了某種理念、審美或者社會問題而進行抗爭的前衛態度已被消解。這對藝術的發展及其未來來講,無疑是災難性的。所謂運動將不復存在。藝術形式之間差異的缺失,值得為之一搏的觀點、理念或是表達方式的匱乏,已經使得主流藝術界被金錢、名聲等膚淺價值標準牢牢統治。
相較于這種精神上的腐敗,行為藝術在某種程度上應該算是一片綠洲,為人類的生存提供所需的氧氣,使之可以團結起來。如果説所謂前衛仍然存在的話,它一定無法存在於主流藝術界中,但我們卻是有可能在行為藝術之中找到的,因為在這裡,藝術上的反叛態度以及人性辯證法等理念仍是有價值的。
Echo Morgan, UK-China kopia
NIgel Rolfe. Water in Face. 1998
馬塞爾·杜尚的作品及理論或許在今天比從前更具現實意義,不僅僅是因為他開創了非二元論理念下的藝術,也是因為他對藝術及其産品所持的堅定的非商業態度。如我們所知,主流藝術已經走到了它自身的反面,成為被買賣的商品,甚至更糟的是完全脫離了社會語境。但杜尚的理念仍在延續,從未褪色。或許它只是一個烏托邦,但烏托邦和希冀一直都是改變的開始。
在當今的這個被對物質、圖像以及人造需求無休止的消費所主宰的社會中,我們常感受到的異化作用,實際上早在1967年便由居伊·德波提出。在著名的宣言式著作《景觀社會》中,這位法國哲學家和情景主義者寫道:
觀看者與被觀看物體間的異化作用具體反映在:一個人觀看的事物越多,他的生活便越貧瘠;他越是接受和承認他自身的顯性需求,越是不能理解自己的存在感和慾望……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總是無法找到心安之所的原因,因為景觀無所不在。
德波在1967年所寫下的這些文字被認為極富前瞻性。而如今,我們的生活已完全印證了他所描述的那個景觀社會:一個由對物質和圖像狂熱消費所主導的社會,一個指向異化和人與人之間疏離感的社會。而社交網路及其所構建的令人生畏的遠端交流方式或許更是加強了這一效果。
德波的這些話同時也表明,我們缺乏一種對人類、對我們周圍的人及他們在現實中的行動的思考。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張張自拍,而是與疏離感相反的,面對面的情感體驗,是同在,是融合,是團結。我們需要這些永遠無法從手機上獲得的人類情感。我們需要感受到其他人類的存在,而不是僅僅把他或她當作一個物體或圖像。
這就是行為藝術作為一種人類藝術表達,能夠在其行動中所發揮的作用。我們所觀看的不是一個物體,而是另一個從事著我們正試圖去理解的事情的人。由於它是由另一個個體所創造,也許不能總是為我們所理解。它可能不太一樣,可能除了讓我們産生思考以外並無任何其他功能,但它是真實的。它是視覺藝術中最高級的現實主義。
我們能夠聯想到的,即是這一特殊的人類行動所要告訴我們的。不是講一個故事,而是一個行動,無論是否存在符號意義。也正因如此,行為藝術才得以超越景觀及其異化作用,從而讓人們感覺到歸屬、存在與被理解,感受到我們是既相同又不同的,感受到正是這些才讓我們成為人,感受到我們是在一起的。
文|喬納斯·斯坦普(Jonas Stampe)
活動名稱:“北京·現場”國際行為藝術節
開幕時間:2016年10月15日 14:00
展覽時間:2016年10月14-23日
活動地點:丹麥文化中心(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北路798藝術區706北一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