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2015年11月27日—12月20日
展覽地點:武漢美術館1號、2號館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武漢美術館
出品人:樊楓
總策劃:劉宇
策展人:李抗、薛良
展覽統籌:張文博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武漢美術館聯合策劃共同主辦的“怒吼吧!中國——李樺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作品展”將於本月27日在武漢美術館拉開帷幕,展覽將全面呈現新中國成立以前李樺先生創作的木刻版畫、水墨作品、素描寫生等精品畫作70余件,並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和歷史圖片立體的還原李樺先生在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時期的刀鋒歲月。展覽將持續到12月20日。
《怒吼吧!中國》是李樺在1935年創作的木刻版畫,這是一幅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象徵性作品。畫面中象徵中華民族命運的青年壯士被捆綁在木樁上,眼睛也被蒙上。但是他正張開嘴在怒吼;一隻手伸向一把觸手可及的匕首,一旦他拿到手中便可斬斷一切束縛的繩索,獲得解放。黑白有力的線條刻畫出民族危亡的困境與國人抗爭的決絕,這幅作品正如魯迅先生的《吶喊》一般,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卻更加形象的去呼喚同胞們的覺醒與抗爭。如今這件尺幅很小的木刻版畫已經成為中國抗戰史上的一個符號,也堪稱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
藝術家簡歷
李樺(1907.3—1994.5)
曾用名浪沙、小泉,現代版畫家、美術教育家,廣東番禺人。1924年入廣州市立美術學院,1930年留學日本,入東京川端美術學校學習繪畫。九一八事變後,憤而歸國,回到廣州後任教于廣州市立美術學校西畫係。翌年冬自學版畫,並與魯迅通信,1934年在廣州組織“現代版畫會”,是響應魯迅號召的新興木刻運動的先驅者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投筆從戎,以木刻為武器,從事抗敵宣傳活動。曾隨軍流轉于湘、贛一帶,舉辦抗戰木刻展、推動木刻運動。1938年在武漢發起和組織成立了“中華全國木刻界抗敵協會”,被選為協會理事。1947年應徐悲鴻之邀任教于國立北平藝專,之後投身到反饑餓、反內戰的行列,創作了大量富有戰鬥性的作品。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國文代會,當選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常務委員。建國後,創作了許多反映祖國建設,富有時代氣息的作品。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版畫係系主任、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顧問、中國版畫家協會主席、中國藏書票研究會名譽會長。1988年獲日本國日中藝術交流中心頒發的中國新興版畫運動貢獻金獎。1991年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版畫家協會頒發的新興版畫“傑出貢獻獎”。藏書票作品曾分別榮獲第二、三、四、五屆全國藏書票展的榮譽獎、榮譽獎、特別榮譽獎、特別榮譽獎。代表作有《怒吼吧,中國!》、《怒潮》組畫、《天橋人物》等。先後出版有《李樺木刻集》、《美術創作規律二十講》、《西屋閒話》、《木刻的理論與實踐》、《木刻版畫技法研究》等畫冊及著作。
從“巴黎畫派”到“新興木刻”
青年時期的李樺畢業于廣州市立美術學校,耳濡目染的接受的都是西方的美術教育,作為在藝壇上初出茅廬的文藝青年,李樺也對當時風靡全球的“巴黎畫派”有著很大的興趣,畢業後立志成為油畫家的他留學日本,進入東京川端美術學校學習西畫。但是僅僅入學一年,便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使李樺在第一時間便投身到抗議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的示威遊行活動中,之後他更是毅然決定放棄學業,憤而歸國。回到國內的李樺開始反思中西方藝術在根本上的差別,果斷放棄對於西方現代藝術的追求,將自己置身於祖國大地火熱的現實生活中。並在魯迅先生“當革命時,版畫之用最廣,雖極匆忙,頃刻能辦”的提倡下,李樺開始自學木刻版畫,還在自己任職的廣州市立美術學校裏籌備組建了“現代版畫學會”,以一幅幅堅實有力的版畫作品和實際的組織行動掀起廣東地區新興木刻版畫運動的燎原之勢。
從青年軍官到民主鬥士
抗日戰爭爆發後,時局緊迫。李樺不再滿足於手執木刻刀的革命工作,而是帶著自己刻刀和畫筆投身到抗日戰爭的一線,在第三戰區擔任文職官員。八年從軍期間,李樺從未間斷木刻版畫的創作,同時還積極的組織、參加新興木刻的相關活動。他以勝利的刀鋒刻繪出廣大中國人民謀求解放的呼聲,像勝利的號角,震撼著普通民眾的心靈。這一時期李樺在創作取材的視野上也比以前開拓了,此次展覽中的許多水墨畫,其中不僅有直觀表現抗日戰爭場景的作品,還有大量描繪社會生活和自然風景的題材。他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了戰爭帶給人們的種種磨難和不幸,也用作品寄託了對祖國美麗山河深沉的熱愛。
討花姑娘 35×48 cm 紙本水墨 20世紀40年代
獄中 41.3×30.2 cm 紙本水墨 20世紀40年代
抗戰結束後,李樺離開軍隊來到上海,積極加入到爭取民主和反對內戰的運動中。這一時期也是李樺藝術創作生涯中的高峰期,大量富有鬥爭性的版畫作品不斷面世,《怒潮》組畫、《糧丁去後》、《快把他扶進來》等等都展現出李樺身上堅貞不屈的抗爭精神與探索人民民主的執著,這也使得李樺的作品充滿了力量感,更是在作品的深度和厚度上給人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
李樺以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悲天憫人的情懷投入到救亡圖存的革命宣傳中,無論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他的藝術創作都在努力尋求與現實生活、革命鬥爭相結合,更是以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書寫出中華民族反對壓迫、追求和平的呼聲。值此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全面回顧李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作品無疑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部分作品欣賞:
逃難 10.5cm×7.5cm 木刻版畫 1940年
糧丁去後畫稿 28×39cm 鋼筆紙本 1945年